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华夏! 第349节

后来威胜州解除戒严,赵成才溜出城,找到身在彭原的大哥李孝忠。

李孝忠本就是义气之人,不然也不会结交那么多江湖豪客,听到赵成将姐姐家的惨状,还有为她打抱不平的好汉也被朱太守抓了起来。

李孝忠当场就拍板要救出雷横和马麟二人。

这个世道难得有挺身而出的英雄。

可不能让英雄被贪官污吏给害了。

他立即召集一帮江湖兄弟,潜入威胜州打探消息,发现朱太守和陈都头竟然早就有了准备。

李孝忠不是一个莽夫,见官府已经有所准备,硬来肯定不行。

就在他想办法的时候,城外的兄弟传来消息,一队皇城司的人马突然出现在威胜州的城外。

原来是宿元景当日剿灭田虎势力的时候,一些将领见晋王大势已去,就带着一部分人马潜伏了下来。

郓王赵楷见山西还有零星战斗,就主动请缨带着皇城司的人马前来剿灭田虎余孽。

这货在梁山一战,和高俅大败水泊梁山贼寇的水军和马步军,回去之后接受万民的夹道欢迎,整个人都飘了,认为天下贼寇都不过如此。

加上此刻童贯剿灭江南方腊成功,回京城接受封赏,赵楷态度很坚决,一定要为大宋扫清内患。

可是他再坚决也没有用,皇帝老子不答应,不想让他再像梁山那样亲自犯险。

不过好歹是自己痛爱的儿子,宋徽宗还是为了给他保留一份面子,允许皇城司的人马进入山西,协助当地官府剿灭田虎余孽,这样的话功劳依旧可以算在赵楷头上。

由于大量的人马就走出京城向山西一带开来。

这也正是皇城司的人马为什么会出现在威胜州的原因。

李孝忠他们碰到的只是众多来山西人马当中的一队而已。

当李孝忠得知皇城司的人马出现在城外官道的时候,灵机一动,就想到了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绝妙计策。

他先是带人将这队人马劫持,拿了这帮人的身份铭牌和证明。

一般人想得是以皇城的身份进城,想办法救出雷横和马麟二人。

李孝忠不同,在探知朱太守的计划之后,他想了一个计中计,把人马分成明暗两条线。

明的这条线,表面上以江湖人的身份进城,引起朱太守的注意,等官府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他们身上,把绝大部分兵力都调到法场的时候,暗处那条线就趁机救出还在死牢的雷马二人。

明的那条线在成功拖延时间之后,就在最关键的时候主动亮出皇城司的假身份来震慑官兵。

除了人是假的,衣服,文书,印信这些都是真的。

如果朱太守不信,那好,明线这边就会派出一个人前来报信,说死牢被劫,死囚被人带走。

此时的朱太守必定方寸大乱,就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为了弥补过错,他一定带兵出城去追。

这个时候就是他们趁机逃出城的机会。

可以说李孝忠不愧他名将的称号,所有的计划都策划的天衣无缝,甚至连退路都想好了。

只不过天算不如人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没有想到更加隐秘的梁山军会在最关键的时候出手,将人救了出来。

不过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更好的全身而退。

两方人马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很好的相互配合着给朱太守演了一出大戏。

但在这其中王铁觉得李孝忠做得最好、也是最厉害的一点,那就是不管时迁这种梁山情报之王怎么查,居然都没有查出他们是做什么的、是什么来路。

要不是王铁是后世来的,又恰好对李孝忠有点印象,他是绝对不会怀疑到他的头上。

“是李大哥等人高义,为了救我兄弟,不惜得罪皇城司的人,还冒险进入城中与朱太守等人周旋,此等义举才是我辈的楷模。“

王铁站起来,向李孝忠等人一一鞠躬道谢谢。

“哗……“

随着王铁这个主公站起来,他身后的梁山一众头领纷纷都站了起来。

“梁山玉麒麟卢俊义”

“梁山神枪史文恭”

“梁山黑旋风李逵”

“梁山小温侯吕方”

“梁山赛仁贵郭盛”

“梁山丧门神鲍旭”

“梁山没面目焦挺”

“多谢兄各位好汉救我梁山兄弟”

梁山众人全都站在王铁身后,也和他一样,冲几人深深一鞠,整齐的声音直冲云霄,令人动容。

李孝忠等人愣了半响,梁山个个都跟豪杰一样,实在令人佩服。

相比之下,他们一帮豪杰聚集就有些小打小闹了。

“王寨主,李某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过了一会儿,李孝忠等人才回过神来。

“李大哥有事不妨直说,你们于梁山有恩,只要有任何差遣,王铁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王铁觉得他跟未来的名将已经拉近了好一段距离。

“李某人有一个高攀的想法,从第一眼看到王寨主的时候就觉得与你义气相投,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不如你我结成兄弟如何?“

李孝忠身处边关,大宋与西夏接壤之一,非常了解大宋之外那些国家对大宋的看法,占着中原之地,就跟绵羊一样柔弱,大宋的大多数人看别国的又畏惧如虎。

而王铁竟敢跟金国决斗,此等气魄,就足以令人钦佩。

就凭这一点,他也有跟王铁结拜的理由。

什么……

李孝忠竟然要跟我结拜?

王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都是什么好事啊,突然间就掉在自己头上。

就从这个收获来讲,山西这一趟来得值。

“王某正有此意”

生怕李孝忠反悔,王铁忙不迭的答应下来。

命令史文恭打来一只野山鸡,取了血,堆起一堆黄土,就地与其结拜成异姓兄弟。

既然结拜了,双方就得相互送礼。

李孝忠给王铁送的是一匹宝马,那是他从西夏兵手里夺的,中原很少见到。

王铁也不含糊,他送了李孝忠一块金大坚和萧让为他量身打造的寨主令牌。

“持此令牌,除了四大军师,六大猛将,可调动梁山任何人,物资,战马,兵器,铠甲,粮草……大哥可任意调动。”

第554章 大宋征辽国1

王铁送给李孝忠这个令牌,就目前来就是块黄金腰牌而已,但是日后金国南侵,陕州城成为一座孤城,在李孝忠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时候,他就可以凭借此令牌调动中条山的雷横和马麟,少华山的穆弘和陈达,两支训练已的兵马。

还有梁山设立在北方各处的大明商社,他们囤积的物资也会源源不断运往陕州。

那个时候,李孝忠和他的部下才恍然大悟,王铁送了一件多么珍贵的东西给他。

可以说王铁这块令牌可比宝马有意义多了。

要知道王铁的令牌也只有在攻打祝家庄的时候,曾经给扑天雕李应使用过一次,而且后来还收回了的。

见此令牌如见寨主,知道这个令牌威力的头领个个都羡慕不已,看王铁递给李孝忠的时候,眼睛都快闪出花来。

不过现在,在还不知道梁这块牌子的真正威力之前,在李孝忠他的这帮江湖兄弟来看,王铁这块令牌比不上一匹宝马。

在李孝忠看来,礼轻情义重,他看重的是王铁这份情意。

至于可调动梁山的军队,物资,战马,兵器,铠甲,粮草……这些东西,他没有往那一头想。

梁山的势力现在都在海外,他没有向海外发展的心思,根本就用不上。

结拜之后,双方又拉了一些家常,聊聊家国大事,痛斥大宋王朝被蔡京,朱,高俅……这些奸臣把持,很多有志之士报国无门,只能隐蔽山野。

两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间王铁又跟他在山中待了一天,这才告别离开。

李孝忠先是回到关押皇城司那一队人马的地方,用很巧妙的方法将衣服还给这帮家伙,然后又用很大意的举动让他们逃跑。

直到暗中将他们护送直威胜州的城门,李孝忠才带着人马离。

至于皇城司和朱太守之间怎么处理的,具体情况李孝忠并不清楚。

好像是皇城司被劫一事他们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并没有宣扬出去。朱太守也没有深究雷横和马麟逃跑一事。

这两件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不过从那以后,他就对一帮兄弟下达的封口令。

不许将见过王铁一众梁山兄弟的事情传出去,至于原因,不说他们也知道,梁山很多头领都已经假死,李孝忠不想王铁还活的消息从他这里传到高俅等人耳中。

……

花开两落各表一枝。

再说王铁跟李孝忠分别之后,就带着人马先去中条山的营盘查看一番。

下达了在不同的山头多建立一些营寨,多存粮,多练兵的指示之后,他又带着人众头领匆匆下了山。

不过在下山之前,他将花荣这员大将留了下来以镇军心,直到雷横和马麟伤好之后直接还回海防城。

处理好这些事情之后,王铁又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实地考察了一番太行八陉。

所谓太行八陉,是连接着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的险要通道。

这些陉口大多异常险要,关隘当道,在历史的烽烟中拱卫着中原农耕民族不被游牧民族所劫掠。

这些关口分别是军都陉,飞狐陉,蒲阴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

在未来的金国和大宋大战的时候,有些关口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很多大小战役就发生这些关陉之中。

不要看不起宋人,很多宋人其实很有血性和骨气的。

除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宋高宗几个软蛋皇帝之外,很多大宋的武将和文臣在孤立无援,明知是死的情况下都跟金国血战到底,展现出应有的气节。

就像跟王铁结拜的李孝忠,他和他的六大部将邵云,吕圆登,宋炎,贾何,阎平,赵成,在陕西州城破的时候,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

最明显的就是老将宗泽,后半生都为了收复失地而奔波,临死之前曾经大呼三声“过河”,场面极为的悲壮。

王铁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走遍八陉各地,白天看,晚上记,用笔画,取得了第一手的资料。

卢俊义,史文恭,吕方,郭盛,李逵,鲍旭,焦挺和时迁这些头领跟在王铁的身边,有幸见到自己家主公亲力亲为,做事认真仔细的一面。

多年以后,这件发生在祖国北方的事情就成了他们向下子孙后代和属下将军们吹牛的谈资。

做好这些之后,王铁才率领一众战将和三百精锐从井陉通道离开山西高原来到华北平原。

具体的路线是从山阳泉出发,中间分别经过娘子关,固关,东天门关和土门关。

这条陉道最为复杂,也是八陉中的交通要道。

首节上一节349/3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