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彻清楚这一点,这也是他敢于在始皇帝面前提出广印书籍遍发天下的根本因素。
不是在所有君主面前提出推恩令都有用,也不是君主都敢于改革敢于变更。
“印刷术和造纸术依旧要严防死守!”赵彻先提出根本问题。
其实想要达成广印书籍遍发天下,只需要公布造纸术和印刷术,贵族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能阻止廉价知识冲击市场。
但这并不是赵彻想要的结果。
“其一!由关中始!为天下表率先!”
“关中为大秦百年根基,政策推行驱使,无人敢于阻拦!”
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大秦虽然对天下掌控力不足,但是对于关中地区的掌握力极为深入。
所以广印书籍,遍发天下自关中始,这个阶段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即为天下表率。
让天下人都看出来大秦是真实要办事的态度,并且予以实行推广,此举为立信!
“其次,自关中而向天下,书籍定价不用太低,第一批书籍肯定会出问题。”赵彻开口说道。
始皇帝听到赵彻的话点了点头,然后示意赵彻继续开口。
“有关中表率在先,六国余孽的一切行为只会激起贫寒士子的怒火!二者矛盾骤升!”赵彻继续开口。
“待阿耶大巡天下,驾辇回转之时,公布印刷术和造纸术,则六国余孽自然而然分离崩析!”赵彻笑了一下。
始皇帝沉吟片刻,刚想要开口指出赵彻的一点小疏漏,忽然发现,赵彻好像已经把这个疏漏补上。
六国余孽的应对手段只有一个正确选择,那就是顺应大秦的政策,联合起来,以渔轮优势,化大秦政策为自己的政策,施恩于贫寒士子。
通俗点说就是大秦印书他们也跟着印书,大秦便宜甩卖,他们也便宜甩卖,利用渔轮优势打价格战,这是六国余孽的唯一一条出路。
但是……
赵彻将这个口子堵住了,大秦只需要守住造纸术和印刷术六国余孽天然就输了。
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控制成本。
大秦刊印书籍,六国余孽难道去刻竹筒么?
那么六国余孽,只有一条路走!
实际上他们本来也不可能联合起来!
即恶意破坏大秦的政策!
通过各种手段,譬如大规模购买书籍,或者恶意损毁书籍……
但这一切行为只是在激起贫寒士子对他们的怨愤。
而这个时候,有关中表率在先!
贫寒士子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大秦是真的要办这件事的。
但是这件事迟迟没有办法落实!
问题出在谁身上?
怒火发在谁身上?
随着政策推行,肯定有贫寒士子受到实惠,当然因为六国余孽的从中作梗,会有更多贫寒士子而受不到本该属于他们的实惠。
当然,这个时候,因为六国余孽从中作梗,知识无法短时间内大规模流入市场,他们还是占据主动权的。
但是!
当怒火酝酿到高潮之时!
公布印刷术和造纸术!
在整个社会的推动下,知识市场的廉价化已经无法被六国余孽阻止!
六国余孽将会在怒火的最高峰,受到最致命的打击。
知识定价权将被大秦夺走!
而被他们视为牛马的贫寒士子也将不再为他们所用。
可以说是环环相扣!
“不错!”始皇帝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并不767是阴谋,事实上哪怕赵彻明牌打,六国余孽也会按照赵彻为他们规划的路走下去!
因为!
六国余孽,怎么可能真的愿意把知识廉价的让给牛马呢?爷孙俩达成一致……
在始皇帝即将出巡之时……关中……
一种新奇的产物诞生了!
纸张!
可以书写的纸张!
轻便柔软书写更加方便的纸张!
以及,纯白色的纸张!
相比较于竹筒,纸张的优势不必多说!
当这种产物流向市场,对竹筒的冲击力度可想而知!
早就受够了竹筒书写储存麻烦的贵族开始了主动更新换代!
而与此同时!
一块流入关中市场的……
还有,廉价到无以复加的,刊印好的书籍!
《论语》《荀子》《韩非子》《道德经》《诗经》《尉缭子》各种各样的书籍出现在咸阳的街头!而价格……
一本仅仅只要几钱!这是以前……
足以传家的经典,而现在,只需要几个大钱!
(始皇帝改法并非作者臆测杜撰,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最新出土的秦竹筒。和商鞅法差别十分明显。其核心可谓是天壤之别。)。
第139章 卑微的胡亥!
廉价书籍的出现对关中贵族开始了第一轮的冲击!
关中,作为大秦的龙兴之地,也是大秦的根基所在。
历经商鞅变法,李斯改法,说一句天下政令自关中起绝对不过分。
大秦对关中的掌握是最深的,同时关中的贵族也好,百姓也罢,对改变的接受程度也是最高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关中贵族其实和六国余孽贵族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关中贵族也是知识垄断的一份子,廉价书籍的出现,同样伤害了关中贵族的利益。
而且这是一个地图炮!
包括且不限于老氏族以及新氏族,都受到了来自于廉价书籍的冲击。
这当然引起了关中贵族的强烈不满。
当然,因为习惯了始皇帝的强势,以及大秦几百年律法的统治,不满归不满,但是大家都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
大秦对关中的统治力不是简简单单靠着演讲,是靠着大秦历代君主坚定的信心,是公子虔被邢鼻,太子师被处死!
是法无外人,一视同仁!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试图阻挠廉价书籍的倾销。
“公子!此无异于断勋贵之根基啊!”
一个老氏族皱着眉头……
是的,因为扶苏失势的影响,在赵彻身份未公开的时间内,也有一小部分老氏族选择放弃扶苏投入胡亥的怀抱。
其实这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坚守底线。
事实上如果没有蒙毅蒙武稳定军心,老氏族再怎么忠心,过个十几二十年,他们也会放弃扶苏。
毕竟他们要为自己的家族考虑,忠诚有时候需要付出代价。
而这极少数投靠胡亥的一批老氏族,本质上也没有任何错误。
毕竟一直以来始皇帝都没有作出明确的表态,大家各有选择罢了。
相比较于大多数新晋贵族和普通贵族,作为大秦根深蒂固的老氏族,大秦大量刊印廉价书籍,利益受损最严重的就是老牌贵族和大学阀。
老牌贵族不满意自己把控的知识被廉价送出。
而百家学阀则不满意于自家知识纲领被廉价出售。
而恰好……
胡亥手底下并不缺少这两种人。
于是不管是老氏族,还是百家弟子,都隐晦的对胡亥表达出对这件事的不满。
但是胡亥其实是没有胆量阻止始皇帝政策实施的。
毕竟大哥扶苏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扶苏仅仅提出两次分封制就彻底于储君无缘。
那可是扶苏,公认的储君继承者!
胡亥虽然因为如今大哥失势而逐渐放飞自我,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倒是绝对干不出来和始皇帝公然作对的事情。
但是百家弟子自然不乏清楚胡亥性格,拿捏胡亥痛处之人。
“公子何不问清楚陛下何意?我等也好做个应对?倘若公子能够稍加劝告,何愁老氏族和百家大学不称颂归附也、?”
于是……胡亥心动了!
他自衬始皇帝对自己确实还算不错,另外自己现在也算有了几分气候。
最关键的是,胡亥认为自己并不像自己大哥。
胡亥心里是希望可以继续扩张自己的势力的。
这件事明摆着对老牌贵族伤害十分沉重,胡亥也想借机收货众多老牌贵族和百家大学的好感。
当然,胡亥选择的是不那么激烈的劝说。
而非像扶苏一般头铁,上来就对着始皇帝一顿输出。
这是胡亥第一次劝诫始皇帝,所以内心还是略带着忐忑不安的。
胡亥字字句句,带着旁敲侧击,带着胆战心惊,末了带了三分劝诫,并没有说让始皇帝尽快停止这种行为,而是告诉始皇帝这群人的惶恐不安。
思来想去,觉得没有任何问题的胡亥这才递出了自己的奏折。
“阿耶……十八公子的奏折。”始皇帝旁边的小板凳上,赵彻正在为始皇帝诵读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