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从枪挑邹氏开始 第99节

“那你说怎么办?我杨家每年开支巨大,若是张绣断了我杨家各地税收,那我杨家如何养活这么多门生、死士?”

杨神情有些恼怒,气愤道。

“就是,襄阳城我习家并无多少良田,全靠各地门生纳贡,若是张绣砍了他们,让我等如何?”

习祯应喝道。

“好了,”蒯良摆手,旋即喝道:“张绣此举不过是杀鸡儆猴,他也不敢得罪整个荆州世家。”

“你们此番归去,让各地象征性上缴一些税收,最起码不要让张绣找到借口,渡过这些时日再说。”

“至于反叛,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他张绣不是刘表之流,岂是吾等轻而易举能诛杀的。”

说完,蒯良又道:“就这样吧,张绣最近在严苛法度,回头让族人近些时日莫要惹是生非,否则被杀没人能救。”

“!”众人甩袖重喝。

此番结果他们不满意,看来今年他们是要吐一些肉出来了。还是刘表当政时舒服,税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蒯兄,我等先行告辞!”众人纷纷抱拳,踱步而走。

蒯良抱拳,同时转头道:“异度,送送他们。”

蒯越点头,伸手示意。

望着众人离去,蒯良瞳孔阴翳了下来,望着府外星空,他深思着,张绣这做的确实有点过分了。

数日后,四家斩首。

而荆州各地,他们先后收到两份书信。

一份襄阳发出的,另一份就是他们上面人的,内容都差不多,适当性的割些肉出去,不能太多,但也不能太少。

对此,他们皆是叫苦连天,恨不得能吃了张绣,他这简直是在他们心窝子上挖肉啊。

他们当官可不是为了济世救民,更不是为了那些俸禄,要是指望那一点点俸禄,活脱脱饿死的节奏。

指望的就是贪污税赋啊,查下来他们直接隐瞒人口,如此就能剩下一大笔赋税,再加上田亩,一年赚几百万钱不难。

除去上缴,他们能净赚百万钱,万斛粮,美滋滋,只不过看着那书信他们美不起来,皆是牙口紧咬。

取过账本,先后对田亩,人口,赋税进行核对。他们这个账本是最新的,人口数量,新开垦的田亩皆有。

之前算的几家,真正意义上贪污七成不止,寻常县城,也都五成左右。

盘算良久,他们有的准备再上缴两成,有的三成不等,他们仅仅只留下两三成,这数目已经不少。

然而贪久了,被挖肉没人舒服。

第一百四十六章 鱼死未必网破

十日后,襄阳城。

将府内,张绣翻阅着各地从新呈递上来的税赋报告,脸色挂着喜色。

补缴税赋各种借口都有,有百姓没交后补的,有道路太远没运过去,甚至还有说自己看少了一些。

总而言之,张绣钱粮多了起来。

这才是占地盘该有的效果,税收,没钱占他干嘛。

看来这波杀鸡儆猴还是很有必要的,若是自己坐视不管,往后荆州税收只会越来越少,全被下面一群吸血虫给吸走了。

不光光是这乱世,就是灵帝当政时,各地税收也都是一个迷,贪污腐败越来越大,上缴的税收越来越少。

以至于朝廷没钱,灵帝甚至以买卖官爵去赚钱修建宫苑,一个三公动辄上亿。

曹操老爹不就是干的这勾当,买了个三公,要知,一个三公年俸禄两千石,换成盛世铜钱,也才四十万。

然而,一个三公需要亿钱,也就是二百五十年的俸禄。啧啧,可想着贪污腐败到什么程度了。

见张绣欣喜,陈群捋须轻笑道:“主公,此番荆襄各地上报的补缴明细,共有粮四十六万三千斛,钱两亿一千五百多万。”

“哈哈,壮哉。”

张绣开怀大笑,这可是两个糜家的资产,旋即朗声道:“如此多钱粮入库,那我荆州将大有可为。”

想着,他转头看向诸葛亮,沉声道:“孔明,开春后,各地运往荆州的钱粮全权由你进行核查,若有想蒙混过关者,重罚之。”

“另外,抽调一笔钱粮交给糜家,由其负责为我采购铁矿石,战马,火油,柞木等战略物质。”

“诺!”诸葛亮抱拳应下。

张绣挑眉,恍然想起,看向贾诩问道:“哦对了和,前些时日发出的请帖,城中诸多世家可有回应?”

这也是张绣所关心的,三日后便是自己大婚,自己吸了他们一口血,也得看看这群吸血虫反响如何。

毕竟汉朝不用世家是不可能的。

闻言,贾诩起身抱拳道:“主公,除了黄家,马家,蔡家以及他们下面的一些附属家族外,其余世家大多只派人送来了贺礼,皆是声称寒冬里染了风寒,在家养病。”

“呵呵,一块在家养病?恐怕这是在做给我看的吧?”张绣冷哼一声,将手中书狠狠摔在桌上。

贾诩无奈摇头,旋即道:“主公应该早就猜到了,主公你此番废了诸多世家的财路,他们早就恨的主公牙痒痒了。”

陈群同时抱拳沉重道:“主公,世家做大原因主要靠税赋,以及兼并良田。如今主公扼杀了其中一条,实乃断了他们财路。”

“正如和所言,恐怕他们已经恨的牙痒痒,主公日后行事,需要时刻堤防他们心怀不轨才是。”

“他们敢!”张绣冷哼。

“主公,长所言极是,还是小心为上为好。”贾诩点头道。

“嗯,我心中有数。”张绣点头,旋即道:“他们既然不来,那和便代我登门拜访,顺便带些补品过去。”

“呵呵,主公这是想喝口他们老血,在给他们补回去一口啊。不过恐怕这点心意补不回去啊。”贾诩苦笑摇头。

人家是大棒配红枣,自己主公倒好,铁棍砸的,砸完都脑溢血了,吃啥都不顶用啊。

“咳咳,能补多少是多少,顺便帮我探探他们的口风。”张绣尴尬一笑,目前看来,想短时间内推广摊丁入亩不太可能了。

贾诩狐疑看了眼张绣,旋即抱拳应下。

“好了,安排下去吧!”张绣挥手,旋即再度拿起书扫视着,这段时间他内政方面精进良多。

一些问题,再也不会局限于理论,而是可以结合实际去实行,这点难得可贵。

出府,贾诩望了眼陈群,抱拳轻笑道:“长,你说主公特地让我去拜会几大家族究竟是何意?”

“和岂会不知?”陈群捋须不信,旋即朗笑道:“主公这是让和你去缓和下关系,安抚下几大家主,最起码现在荆州安稳还得看这些人脸色,而只有你能代表主公。”

贾诩捋须沉思,旋即拜谢归府。

日进晌午,蒯府。

书房内,听着家仆通报。

蒯良皱眉,缓缓放下手中竹简,自喃道:“贾诩?是替张绣来的?”

蒯良略微沉思,道:“去,让他至偏厅候我。”

按理说他抱病在床,不应会见,可他却偏要让张绣知道,自己并非生病,而是不想去参加婚宴罢了。

“诺!”家仆应走。

不一会,偏厅外。

蒯良阔步而来,脸上挂着笑意,抱拳笑喊道:“和久等了,何事值得和亲自跑一趟?派人捎句话吾过去便是。”

贾诩眼中闪着精芒,上下打量了眼,抱拳轻笑道:“我主这不听说子柔受了风寒,特让诩过来探望一二。”

“不过子柔兄并不像染病之人啊,莫不是病情好转了?”

“和啊,你也是西凉望族,你我之间说话就无需这般遮掩了吧?张绣此番得罪的可不止我蒯家。”

“和,实话不满你说,前些时日城中几家至我府说过此事,皆有不满,不过被我给压下去。”

“可若长久下去,我可不敢保证这些人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情。”蒯良阴翳双眸,沉冷道:“还望和代为转达。”

说完,蒯良温和一笑道:“当然了,该缴纳的税收我们会缴纳的,只希望主公他心中有个度,不然鱼死网破对谁都不好。”

“呵呵,子柔放心,你的意思诩一定代为转达。”贾诩皮笑肉不笑说着,旋即眼中闪着精芒,阴冷道:“不过诩也多言一句,有些时候,鱼死,未必会网破。”

蒯良瞳孔一缩,紧盯着贾诩。

他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张绣是想对他们动手?或者说

“子柔,主公有雄才大略,倒不如看的远一些,你说呢?”贾诩没去解答,爽朗道:“这些是主公给予的补品,子柔你且安心养病。”

说完,贾诩抱拳转身离去。

原地,蒯良望着贾诩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冷。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婚之日洞房花烛

三日后,襄阳城内。

这一日,张绣大婚,整个襄阳城锣鼓喧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让原本死寂的襄阳变得热闹起来。

张府内,铜镜前。

邹氏替张绣整理着衣袍,若仔细观察,却可见她那美眸中噙着的泪花。她挤出笑容,拿着梳子替张绣一下又一下梳着发冠。

“婶婶,你怎么了?”张绣握住她那柔夷,转头望着邹氏发红的美眸,不由关切道。

“没,没事!”邹氏抽了下鼻子,旋即挤出一丝笑容道:“我只是有些开心。”

“真的?”张绣狐疑。

“嗯,真的没事。”邹氏道了句,旋即替张绣披上红袍,哽咽道:“时间不早了,抓紧去迎亲了。”

张绣目光有些担忧,俯首在她那洁白的额头上吻了下,旋即阔步而走。

望着张绣离去的背影,邹氏深吸口气,她不能再留下了,她若只是惨败之身无妨,可她却是张绣叔婶。

如今张绣成婚,她得离开了。

她背靠门上啜泣,她不舍,真的很不舍,那个男人给了她很多很多,那种由心的关怀令她悸动。

可越是如此,她越得离开。

出府,张绣瞳孔转动,有些狐疑,不由眼角一眯,闪过一丝冷冽。

“胡儿,去让府内人盯着,不准邹氏离开半步,若让她走了,所有人赐死。”张绣声音冷冽,他能感觉到邹氏的不对劲。

恐怕她是担心蔡氏、黄氏等人入门,人多眼杂,毕竟她是自己叔婶,真要传出去对自己名声不好。

不过古代,没有证据,那就是他说的算,大不了以后收敛一些,不在屋外干什么不该干的就是了。

“诺!”胡车儿应下。

跨上战马,披着红袍,身后迎亲队伍延绵数百米,赵云更是带着一支骑兵随行,一方面彰显武力,另一方面也是担心宵小。

迎亲队伍浩荡,走出一会,后面跟了无数百姓家孩子,这群孩子被冻的口鼻红紫,却兴高采烈跟着后面。

张绣军卒不犯秋毫,与城内百姓也算活络,这也算是百姓少有不怕的军队了,故敢让自家孩子跟后面玩耍。

迎亲过程无趣,先是蔡家,其次黄家,最后还有个樊氏,张绣此番姻亲已经拖了不短时间,也算是了却不少人心的担心。

蔡府,

听着外面锣鼓喧天,蔡氏眼睛不由自主的有些发红,她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她有种喜极而泣的感觉。

她日夜担心,担心那个男人不来了,可终归还是来了。她摸了摸已经很大的肚子,她笑着了。

首节上一节99/3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