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从枪挑邹氏开始 第297节

“师傅,早成型了,应该可以用了,只不过还没试过,不知道行不行呢!”徒弟答了句。

说完,他取出一对钢块。

而这对钢块最中间,正是一个圆形的洞。

“有烧好的钢水么?准备灌钢水。”老铁匠不苟言笑,很是郑重。

“有,徒儿这就准备。”

说着,他带着人开始忙活起来。

整个过程,张绣目不转睛,他属于外行,没资格多说什么。

好一会,模具打开,一颗火红的钢珠掉落在张绣面前,因为过氧,表明开始多了一层黑色的物质。

“快,回火!”老铁匠指挥说道。

回火,老祖宗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可以增加兵器的韧度。

张绣略微皱眉,他虽然记不清回火的专业名词,不过这里应该先进行淬火,然后在回火才对。

淬火,也就是把这东西从新加热到临界值温度之下,然后拿出来急速冷却,一般是水冷。

这样,可以增加钢材的硬度。

不过这样也会变得更脆,所以这里又需要回火,增加钢铁的韧度。

张绣没有说话,日后他实验过后再指出不迟,当下最主要的是钢珠。

好一会,钢珠温度降了下来。

其看上去和后世钢珠光溜溜反光不同,这玩意看上去显得有些昏暗,灰湫湫的。

“主公,你看,这个可以不?”老铁匠用东西被包住,生怕烫到张绣,试探性递了上去问道。

“表面有些粗糙,可能需要抛光,减小摩擦力度。”张绣捏起来看了眼,沉声说着。

这种太糙了,钢珠的目的就是增加滚动摩擦,降低摩擦力,若是这么糙去用,效果不会很好。

“这个不难,小李,立刻带人去把这钢珠抛光,不过务必减小损耗。”老铁匠叮嘱说了句。

“好勒!”

“不用这么着急,先多弄几颗,到时候一块抛光,我要试试轴承。”张绣眼中有些火热道,

虽然精度可能稍微差了点,可是放在这个年代用应该可以了,把轴承弄出来,很多东西都可以做了。

“嗯嗯!”小李应下。

当即,众人在炉火的烘烤下,见证着一颗颗钢珠面世,回火,后来张绣又让先淬火试试。

不过淬火需要控制火温,这个过程用了很久。

良久,等全部抛光后,张绣拿着之前准备好的两个大小圆环,将一把钢珠放入后,然后转动,整个人笑了。

可以转,虽然达不到后世一下转无数圈,可就这样,已经可以节省很多摩擦力的损耗,

而这一弄,足足弄到了后半夜。

回到房间睡觉前,张绣还带着欣喜,可没一会儿,却是鼾声如雷,那是累的,实在太累了。

不过好在这玩意有些效果。

第345章 看傻了的文武百官

接着,一连三天,

张绣吃住都在铁匠营。

不过这几天,张绣倒是把一些意见提出来进行思维碰撞,收获良多,倒也不枉自己在这忙活几天。

此时,襄阳北岸。

樊城外,此刻聚拢了不少人。

天子刘协,以及诸多武百官,公卿大臣皆是过来,因为卧龙岗就在附近,周瑜郭嘉也是谈笑而来。

据张绣言,

此物可救万民与水火。

不过,张绣却还没到。

“这个张绣,怎么还不来,竟然让陛下等候多时,真是岂有此理。”一个大臣有些愤愤说着。

“嘘,朱御史,你小声点,不要命了?要是被张绣那屠夫听见了,你这脑袋不够他砍得啊!”旁边大臣,边说边左右扫视。

他怕啊,朝堂上张绣独断专行了。

而且其和董卓不一样,董卓是不得百姓爱戴,也遭世族记恨,而张绣在荆州的民望实在太强了,百姓可以不知道天子,

但是不会不知道张绣。

“哼,他敢做难道还怕别人说么?大不了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二十年后老夫又是一条好汉。”朱通有些烦躁说着。

“蒽,朱大人刚才再说什么啊!”贾诩那阴沉得声音从后面传来,其似笑非笑,看着朱通问道。

“嘿嘿,没,没事,下官正在讨论对丞相大人的敬畏之心,吾对丞相的景仰就就宛如这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朱通说着,看向后面的汉江,连忙灵机一动,高声道。

“呵呵,如此最好。”贾诩轻笑,拍了拍朱通肩头,可却让人脊骨发汗,满朝武,谁不知道贾诩的手段最为狠毒。

“呼!”朱通吓得脸色惨白。

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无数,胸膛也快速起伏着,他原本只是想装个逼,可险些把自己给搭进去。

龙辇上,珠光宝玉。

玉珠后面,刘协神色慌乱。

这个大汉,还有多少是他刘家得基业?估计都成了张绣的了吧?

想到这,刘协有些黯淡。

不过转首间,却又带着欣慰。

因为他还有一个爱妃,而且爱妃怀有龙嗣,他刘家,他大汉江山还有希望,想到这他摸了摸董妃小腹,笑了。

此番,他带董妃出来,主要是为了证明董妃怀有生孕,算是利用这微弱的点,让张绣不要乱来。

倒是董妃,神色有些恍惚。

她看见了董承,自己父亲,她是多想和董承说清楚,她真的怕董承做傻事,如此只会害了董家。

“爱妃,为何忧愁?”刘协见董妃心不在焉,不由问道。

“没,没事!”董妃低头。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着。

而此时,张绣带着人乘船而来。

船上,拉运着不少四轮车,也是让不少人为之一凝。

“奉孝,你说张绣这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他准备学秦朝那样,用战马拉扯乎?可就算如此,运力也有限啊。”

周瑜摇头,苦笑说着。

“别忘了,那可是张绣,岂能以常理去揣测?”郭嘉露出苦涩的表情,他算是在张绣手中吃过亏的。

“也是,倒是我狭隘了。”

周瑜清楚,战马拉扯若是跑驰道,其实速度并不快,而且运力增加,跑二三十里,战马可能就需要休息。

有这个功夫,倒不如用牛来驼车,如此赈济灾民效果会更好。更何况,历朝历代,赈灾最关键的永远不是灾粮,

而是贪污!粮食到不了基层。

此时,张绣已经上前见过天子。

“爱卿不必多礼,朕听贾爱卿说,你研制了一样物品,可加速运粮缓解灾情,解救万千百姓与水火,可有此事啊!”

刘协温和试问道。

“回陛下,确有此事。”说完,张绣招手,直接让人把方才几辆四轮车给抬了上来,高声道:“入轨道。”

说完,铁匠营中人开始忙活。

一辆,两辆,三辆。在众人目光注视下,一共五辆车被推入轨道,而且每一辆都有卡扣首尾相连。

“这这车为何没有马鞍?”

“不用马驼怎么运粮?简直胡闹。”

不等张绣说话呢,这群大臣纷纷议论起来,一个个皱着眉头有些不善,只感觉张绣在耍他们。

而且这么多辆车连一块,战马也驼不动啊!这不净胡闹么?

不过周瑜贾诩等人,却是略带好奇,他们可清楚,张绣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至于具体怎么样,他们也不清楚。

而这四轮车,这几日又被改进了一番,主要是增强动能这块。

原本张绣是想利用脚踩然后齿轮配链条带动四轮车前行,不过这四轮车重量不轻,单纯依靠链条恐怕容易掉链子。

为此,张绣同铁匠营,将这四轮车改成了双动力装置,两个传动装置,一来可以减轻链条的作用力,二来增加运力。

而这改进,在原有链条传动的基础上,又依照近现代手摇火车进行改进,粗厚的大齿轮边上,连接着一块铁,

铁则链接着传动装置,同时大齿轮可以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便是后轮,上面人只需要来回压着铁杆,就能带动四轮车前行。

如此一来,直接双传动装置。

而原本安排前后都有人,不过随着双传动装置,只需两个人在后面,一边踩踏板一边压着铁杆,传动效率翻倍。

“爱卿,这是”刘协挤出一丝笑容,弱弱开口道。

“回陛下,这便是赈灾运粮之物,”张绣答了句,然后信誓旦旦看着身后人道:“装粮!”

语出,甲士开始搬运粮食。

一个个呼哧呼哧,不一会就堆满了五辆车的车斗。

这可是把周遭大臣吓了一跳。

这一车估计少说也得有两三千斤汉斤,寻常战马都很难驼动,就算驰道,也不是这么运粮的啊。

而且这一连五车连在一块,岂不是破万斤了?万斤得什么东西驼?估计大象来了都不好使吧?

“张丞相,你这也太哗众取宠了吧?劳心劳力不说,你费尽心思搭建这般驰道,就是为了用几个小车?”

“敢问,这几个小车如何才能把粮食运走?难不成让民夫在后面推不成?”董承甩袖有些不屑说着。

此话一出,不少公卿大臣附和。

这万斤口粮,推都TM费劲,估计分开一车车拉,利用牲口还有点效果。若是这般哗众取宠,只会自取其辱。

“董将军,既然脑子不好使,还是少说两句,免得让人以为你已经老年痴呆了。”张绣轻嗤一笑道。

“你”董承气不过甩袖:“哼,我倒想看看,张丞相你指望什么运粮。”

张绣没说话,而是招手,让跟来的铁匠上车,一个个纷纷坐好,双手扶着铁杆,双脚踩着踏板上,等待。

在铁匠营外围的轨道上,张绣测试过这车的运力,双传动装置,配力士,一车最高拉运重量3400汉斤,也就是1700斤。

首节上一节297/3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