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从枪挑邹氏开始 第169节

只见他朴刀倒握,挥扫斩断那枪杆,同时握着那半截入肉的枪杆狠狠拔了出来,那撕心裂肺的声音看的周遭众人愣住。

接着,他甩手将枪头钉在了一人身上,同时他一个箭步上前,把刚才那几人砍翻,勇武异常。

“去死!”

正面,好几人齐齐刺来。

程普目光决然,他奋力荡开,同时侧身闪躲,接着栖身手起刀落砍下几颗头颅。

只不过,就在他大口喘息时,旁边两根长矛已经刺来,他转身欲招架,可却没有来及。

噗呲!

两根长枪直接刺入他腹部。

顿时,殷红的鲜血汩汩涌出,同时他口腔中也已经染满了鲜血,满口白牙配上他那狰狞的面容略显惊恐。

程普瞳孔猛然一缩,鲜血顺着牙口落下,他瞳孔略显涣散。

噗呲!

背后,又是几根长矛刺来。

程普只感觉身体的痛楚在渐渐降低,身体机能的流逝让他有些不适应,他目光暴瞪着,扫视周遭一圈,看向张绣。

汩汩,嘴角又是吐出鲜血。

他吃力的扬起手中朴刀,接着只听一声撕心裂肺般的嘶吼传出,他奋力甩出手中的朴刀,直奔张绣。

随着他甩出朴刀,那两侧的士卒齐齐用力把他给穿在了空中,可他瞳孔至始至终都看着那远去的朴刀。

望着朴刀飞来,张绣目光平静如水,至始至终没有倒退一步。而他身侧胡车儿及亲卫却是拦在身前。

锵!

朴刀落下,斜插在距离张绣一丈外的沙地上。

见状,程普瞳孔中最后一丝神色涣散,整个人如同一只死去的虾米,软在空中。

“将军!”

顿时间,众甲士齐呼。

他们皆是程普一手带出来的,当即拼死要抢回程普尸首,只不过他们势单力薄,却显得有些吃力。

远处,蒋钦一刀砍翻一人,望着远处被刺死的程普,他不由眼角一眯,心中不禁有些发憷。

他并不蠢笨,当下孙策大势已去,他又何必为之卖命。或者说,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了大多数都想选择的路。

投降,

他相信,以他的才能,就算不能独统一军,也可以担任部将,最起码他日拜将封侯不算难。

“孙策有此等将军相助,算为人杰。去,将之厚葬。”张绣神情平静,将军当以马革裹尸为荣,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诺!”亲卫应下。

“主公,敌将蒋钦愿弃暗投明,归降主公。”说话的是甘宁,此时他神情兴奋,扛着大刀笑喊道。

说完,他不忘对蒋钦道:“公奕,还不速速拜见我家主公。”

蒋钦不忘感谢的看了眼甘宁,其与甘宁也算略有交情,之前他也是江贼,和甘宁打过些许交道。

“败军之将蒋钦,愿归降明公,还望明公不弃。”

张绣上下打量了眼蒋钦,只见其皮肤黝黑,略显精干,眉宇间并非愚笨,反而尽显精明。

历史上他好像是十二虎臣之一。

“公奕不必多礼,”张绣亲自搀扶,若想一统天下,他必须有容人的态度,更何况蒋钦并非庸俗之辈。

“公奕能降,乃吾之幸事。这样,从即日起汝便是我荆州水师副都督,同甘宁为我统掌荆州水军。”

蒋钦愣住了,水师副都督?

这尼玛一投降就给这么高的待遇?

不光光是蒋钦,赵凡、甘宁等都是一脸茫然,不由皱眉,如此提拔定会让人心生不满,可他们却不好多言。

“公奕,不过在这之前,到有一件事需要你去解决。”张绣眼角微撩,他张口给蒋钦副都督自然是有深意的。

“将,主公但说无妨。”蒋钦铿锵喝道。

“据我军细作打探,孙策尚且在彭泽湖面布置了近万人舟师,我意派你将他们尽数劝降,同时领他们拿下豫章,不知能否做到。”

张绣温和说着,这才是他用意所在。当然,他让蒋钦担任副都督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做给孙策麾下诸多将军看。

让他们知道,投降他张绣高官厚禄想之不尽。再加上蒋钦的投降,必然会有更多人离心离德。

就算有些人可坚守底线,可多少也会动摇他们的心,如此当是一箭双雕,所以给个副都督不过分。

毕竟蒋钦接下来代表的是扬州派。

蒋钦皱眉,有些犹豫,这么做实在太狠了,他也清楚张绣给他这副都督是有目的的,一咬牙,他抱拳道:“主公放心,吾必不辱使命。”

“好,甘宁,去把东吴降兵抽调三千出来给蒋钦。”张绣说完,看向蒋钦喝道:“公奕,我给你一个月时间,务必全据豫章。”

“诺!”蒋钦应下。

安排完这些,正面战场已经随着蒋钦的投降渐渐平息。

张绣也不做停留,他领着数千甲士在后面疯狂追杀着,虽然孙策已经跑出去老远,可远处的壶口尚且有一道伏兵。

不管如何,今日孙策必死。

远处,孙策神情阴寒,整个人一言不发,只是领着甲士逃窜着。

他心中压抑,此战打的他很难受,他愧对江东父老,愧对自己麾下将军。

其余诸将也都一言不发,其中黄盖神情黯淡,他清楚留下来断后的结局,恐怕此时程普已经战死。

他与程普生死与共十余年,已是生死之交,可此时他却只能看着程普战死,心痛如绞,无人能理解。

第233章 江东死战孙策亡(求订阅)

三军沉寂,锐气尽失。

此时,阵后面一匹快马狂奔而来,临近,其翻身抱拳高声道:“主,主公,程老将军战死,敌军已经追上来了,不足十里。”

语出,诸将就算料到了,可心中还是一阵绞痛,面容露出痛苦,多年战友的死讯,直接令他们双目赤红。

孙策五指紧紧攥着,紧握钢枪的关节处皆是泛白,那是用力过猛导致,程普战死了,他心痛如绞。

长枪高举,他勒马而立。

转身,他望向身后两千多的残兵,只见他们面色无神,脸上挂满疲惫,更多的是败仗导致他们如同蔫了的茄子。

“汝等皆乃吾江东儿郎,岂可如此疲惫懈怠,今,虽三军受挫,可吾江东儿郎当挺拔脊骨,持枪矛而战。”

孙策声嘶力竭喝着。

语落,三军甲士看向孙策,不由的身形挺拔了几分,刚才的茫然从他们眼中消散,战意恢复些许。

“而今,荆州贼子穷追不舍,程老将军喋血沙场,吾心甚痛,吾心难平。”孙策声音铿锵却略带痛苦。

“吾身为江东之主,已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今,愿死战荆州贼子,捍卫吾江东儿郎的威名。愿死战者,随我原地列阵。”

“若心有牵挂,怀旧家乡者,吾亦不阻拦,只愿诸君待吾战死后,继续守卫江东父老,受策一拜。”

说完,孙策翻身下马。

长枪倒插一侧,目光如炬看着三军甲士,旋即作揖而拜。

他一生侠气,以义当先。更何况经此大败,损兵折将,他又如何对得起江东父老,又有何颜面归吴。

周遭,黄盖等人见状,眉宇皆是一皱,旋即他们抱拳,单膝着地,叱喝道:“吾等愿随主公死战。”

哗啦啦!

三军目光直视,竖立手中枪矛,齐齐单膝着地,看着远处那男人,他们高呼喝道:“吾等愿随主公死战!”

“杀,杀,杀!”

声震九天,飞鸟惊绝。

这一刻,其三军上下无怕死之人,有此主公,他们死亦何惧。

一侧,周瑜神情惶恐,望着孙策急声道:“主公,万万不可啊。”

“主公,江东尚且需要主公主持大局,若主公拼尽全力战死此处,那我江东数百万父老乡亲又该如何?”

周瑜说着,声音都近乎哀求。

此战虽败,可九江加上各地驻军尚能集结三五万人,虽然这些人比不了孙策原先麾下的精锐,可守城绰绰有余啊。

可一旦孙策战死,那整个江东恐怕恐怕将无人能抗、也无人敢去抗衡张绣啊!

“公瑾,此番兵败,至数以万计的江东儿郎身陨,吾以无颜面归吴面见江东父老,今日后,还劳烦公瑾多加操劳。”

孙策语重心长说着,

以他的心性,已经无颜归吴,可他却有着自己的安排。

“伯符,此战乃瑜之过,与你何干,当下我们应尽快撤往彭泽县城。彭泽县城虽小,可却能支应些时日,到时”

不等周瑜苦口婆心说完,孙策挥手打断,他已经无心再逃,沉声喝道:“周泰,凌操,汝二人领一队哨骑互送公瑾归吴,若公瑾有什么损伤,吾拿尔等试问。”

二人一愣,他们面色激昂,已经做好与孙策同生共死的打算了。

“诺!”二人有些痛声道。

“伯符,伯符你要作何?就算你不愿撤,那我周公瑾便陪你死战与此。”周瑜顿时瞪目看着孙策,神情凝重。

他并不是怕死,可孙策已经打定主意,那他又岂会临阵而逃。

孙策对周瑜的话充耳未闻一般,仿佛自顾交待道:“绍儿年幼,不足以接管江东。”

“公瑾你归吴后,务必扶持孙权接管江东大权,权弟虽年少,可其心思缜密,并非吾与父亲这般鲁莽,江东在其手中,必然会远胜与我。”

“若,若事不可为,还请公瑾你归与张绣,若有可能,尽量保我孙氏一族安危。”

孙策声音不大,可每句话都有些痛声,此刻的他就是在交待后世一般,令众人无比痛心。

说完,他抽出利剑,斩下一截黢黑的白袍。

割开手指,孙策以血代墨,在那黢黑的白袍上书写着,只见上面留有两行字。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写完,孙策目光灼灼看着周瑜,接着把这白袍递了过去。

“伯,伯符,恕瑜今日不能答应。”

“你我曾立誓,愿囊取这大汉江上,立不世之功。虽难成,可我周公瑾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伯符,江东日后如何与我无关,今日,吾当随主公死战。”周瑜没了往日儒雅,反而有些狰狞说着。

孙策深吸口气,目光却是给他身后的周泰使了个眼色,后者咬牙,抬手直接给了周瑜一巴掌。

“你,”

周瑜瞬间眼前一黑,昏倒前说了句。

“幼平,此行你二人务必看护好公瑾,另外这白袍和兵符将印带着,若有人不尊孙权为江东之主,你二人务必清扫。”

首节上一节169/3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