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卖烧饼,朱元璋求我当皇帝 第90节

“只不过是有些官员为了防止舞弊泄题等原因才不允许商人再次经商而已,这是私自规定,并非明令禁止,淮王,你弄错了,不信你可以回去翻阅历朝历代的资料可知!”

朱环看了朱允一眼,朱允依旧神色自若,朱环便接着朝着士子说道。

“然而,这文渊街不许贩卖东西,却也有不少不便之事,比如不少士子在来赶考时,忘记带笔墨等东西了,或者临时需要购买个物件,然而这四周却没有贩卖的,这经常导致不少士子因此含恨落榜!”

“诸位考生,你们说是不是!”

这话一说完,虽然大部分士子没有做声,但是却有一部分考生心生同感,他们就是在赶考时突然发现自己忘记准备一些东西了,只不过这话他们不敢说出来而已!

“哼,这是他们咎由自取!”

哪知道朱允却冷哼一声说道:“这科举考试可是士子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他们居然还会忘记带备考工具,这样导致落榜,不足为惜!”

第134章 人心

淮王朱允这话说得算是有些严厉了,虽然说得冠冕堂皇,但是却仅有少部分士子认可了朱允的这番话。

朱环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他发现大多数的士子在听到朱允这话后,脸色明显有了一丝尴尬!

只不过因为这话是淮王朱允说出来的,而且这次科举考试本来就是由淮王来主持,因此他们不好明显的表示反对而已。

而这却给了朱环反击的好机会。

“将这些士子忘记带考试工具的责任推卸给士子,淮王你这可真的会甩锅呀!”

朱环这回说话已经很不客气了。

“你这什么意思,吴商!”

这样的说话语气,朱允可还从未听人这么朝他说过,在面对朱环这样质问的语气,朱允心情也肯定是很不佳了。

因此,朱允也毫不客气的回击道:“吴商,这些士子忘记带考试的东西,责任不在他们身上,莫非还在我身上?”

“呵呵,这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吴商,好谬论呀!”

朱允朝着朱环讽刺道。

“是啊,看来吴商果然是不亏为吴商,这推卸责任的商贾本事,吴商学的淋漓尽致了!”

方孝孺这时也走了上来,这方孝孺本来就是善于辩论的好手,见朱允和朱环杠上了,自然上来帮一把了。

朱允见方孝孺上来了,脸色也大变,他不安的看向朱环。

只不过方孝孺也是朱允的老师,所以朱允也不好直接开口让方孝孺离开。

而朱环却丝毫不惧,继续说道:“说我这是推卸责任,那我就要说说你们了!”

朱环指着方孝孺他们说的:“你们一个个身为朝廷官员,被皇上寄予厚望来主持这次科举考试,但是你们做的是些啥,什么都没做!”

“结果呢,还把责任随意推卸到士子的身上,还不允许我们这些身负皇命的商人来帮助这些士子,你们这些人口口声声说是大儒,一个个彻底都脱离民众了!”

“黄口小儿,休得无礼!”方孝孺见朱环直接指着他训斥,脸上那副谦谦君子的神情也彻底绷不住了。

他气的脸都红了,朝着朱环训道:“你一个圣人之学都没有学过的粗人,居然还敢随意诽谤我们这些朝廷官员,你算什么东西!”

朱环本来和朱允辩论,心情还好好的,但是当看到这个方孝孺上来了,顿时火大了。

这天下第一大坑货,朱环是十分鄙视的。

这家伙为了自己的千古流芳,居然要朱棣诛他十族!

这狗东西,自己确实是千古留名了,但是那无缘无故被株连的人呢,现在还有几个人记得他们的名字。

人家不就是和他做过邻居,成为朋友而已,无缘无故就被牵连,结果这群文人还大书特书,将这方孝孺刻画成了不畏惧强权的清流!

朱环每次看到这历史,就特别无语,那些和他只有点头之交的朋友,邻居被押上刑场的时候,不知道心情如何!

反正如果是他朱环被这么牵连了,绝对下了地狱要太阳他八辈祖宗!

所以,朱环在看到这方孝孺后,说话就十分不客气了。

他冷笑道:“我说你脱离群众还算轻的了,我要说你是腐儒,你还真的实至名归!”

说完,朱环不等方孝孺辩驳,直接朝着方孝孺和淮王说道:“我想问下诸位,你们在这科举的时候,有张贴告示要这些士子准备些什么东西么?”

“你们什么都没有说,是吧!”

“这些还需要我们说么,作为科举士子,考试需要带些什么东西,难道他们不知道么?”

朱允像是看白痴一样的朝着朱环说道。

“哼,这就是你以为,但是这群士子,特别是第一次参加考试的士子,又有几个知道这考场的具体情况!”

朱环朝着朱允和方孝孺他们说道。

“笔墨纸砚这些,人家的确是知道的,但是你们考场贡院的具体情况,有和这些考生说过么!”

“你们的号舍里面有没有草席,需要准备挡雨和遮阳的帘子么,这些你们有说过么?”

“这些你们都不说,这些新来的士子又有几个知道,结果一到开考,傻眼了,准备不充足,最终落榜!”

“这难道不是你们的责任!”

朱环朝着朱允他们这一番说教,虽然下面的士子没有说话,但是不少人脸上却露出了同感!

这些都是朱环这段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所了解到的信息,这科举考试的场所叫做贡院。

而贡院里面,每个科举士子考试的地方叫做号舍,而因为古代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每个地方的贡院其实修建的规格都不一样!

有些地方的贡院是新修建的,屋檐很低,所以往往能遮住太阳,而有些贡院则是宋朝时修建的,年代久远,虽然有些经过后世的修缮。

但是环境肯定是比不上新修建的!

而这应天府的贡院则是始建于南宋时期的贡院,经过几百年的风雨,虽然在大明建国后进行过一次扩建,但是还是有将近一般的号舍是过去的老号舍!

这些考生一旦在这老的号舍内考试,夜晚风大,白天太阳直射进来,而且一旦遇到下雨天,那雨水会被风吹进来,所以如果在老号舍考试的考试,那么帘子是必须要带一个的。

这些都是一些考场须知,但是由于此时的大明根本没有后世考试的那种考场须知等提示,以至于不少第一次参加科举的士子往往会准备不足,铩羽而归!

“我可是准备在今后的考试前,会售卖一些考场须知,和考试用具,将一些必备的考试用品都写在考场须知上,替你们这群只知道口吐圣人之学,实则脱离群众的腐儒挽回一些朝堂的尊严!”

“对了!”

说到这里,朱环突然朝着朱允说道:“你记得我说的这些话,回去就和皇上禀报一番,最好是由朝廷下旨做个考场须知,今后你吴王每次考试的时候,就印刷一批考场须知,发给那些士子,也是可以的!”

“好的!”朱允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这话一说,不仅方孝孺气的眼睛都鼓起来了,就连一直都以儒雅神色示人的朱允都脸色苍白了起来!

第135章 弄巧成拙

朱允本能的想要开口驳斥,但是朱环说的这些,却也不是没有道理!

他朱允一直以来都在吕氏的熏陶下,揣摩皇爷爷的心思。

他知道,如果这番言论被皇爷爷听到了,皇爷爷一定会大赞吴商的聪明才智的。

朱元璋一直都心系百姓,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朱环刚才说的这些话,每一句都是站在士子的角度考虑的。

不得不说,如果朱允一旦将朱环的这些话说给皇爷爷听,那么朱允肯定会获得皇爷爷的嘉奖。

今后考场须知肯定也会成为惯例,在每次科举前都要进行一次刊印!

朱允脸色惨白,但是内心却产生了一丝恐惧!

这是朱允第一次和朱环正面交锋,他发现自己已经失败了。

而且他发现,朱环最厉害的就是在于他每次都能和皇爷爷的想法站在一块,或者说,完全都是跟皇爷爷的思维是一样的。

这就让他产生了浓厚的无力感,这还怎么打,连思路都一样,还对抗个屁呀!

朱允内心在挣扎着,而这边,这群士子虽然不敢直接赞同朱环的言论,但是大家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那就是,这吴商说的话,才是人话呀!

“吴商,既然朝廷没有明文规定不许商人在文渊街卖东西,那我要买你这个炒面!”

一名胆子比较大的士子率先开口说道。

他这话就如同丢在热油锅里的一滴水,瞬间炸开了锅。

不少士子纷纷响应起来,当着朱允的面开始疯狂的抢购朱环的炒面。

此时,他们已经不在质疑朱环的这个炒面为何要一两银子一袋了,他们只是想要通过这种行动来告诉朱允他们。

朱环的这番话才是他们认可的,民心在朱环这里。

随着这群士子开始疯狂的采购,朱环和朱允顿时忙碌了起来。

一个负责收钱,一个负责拿货,彻底将朱允和他的那帮文臣给晾在了一边。

这代表什么,已经昭然若揭了。

方孝孺见状,朝着脸色阴晴不定的朱允小声说道:“殿下,我们先走吧!”

朱允脸色挣扎了一番,最终不甘心的冷哼一声,带着这群文臣离开了。

朱环表面上没有理会朱允,但是眼角的余光却一直注视着朱允,见他们离开了,朱环嘴角扬起一抹微笑,这一局他胜利了!

……

文渊街的这一幕看似只是一段小插曲,但是就在这事情过去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就有锦衣卫将这事情原封不动的汇报给了朱元璋。

皇宫,书房内。

一名锦衣卫将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听完后,挥了挥手,示意锦衣卫下去了。

随着锦衣卫的离开,朱元璋也停止了批阅奏折,而是朝着刘三吾说道。

“三吾,你怎么看?”

刘三吾心中叹了口气。

对于这种涉及到太子之争的事情,刘三吾一向都喜欢将自己摘出去的。

这种事情,对于他刘三吾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一个说不好,还容易被嫉恨!

奈何自己这个中书舍人的职位,现在没事就陪着皇上在书房里一起批阅奏折,而这些事情一旦来了,自己也是躲不过呀!

朱元璋敏锐的看出了刘三吾的心思,他朝着刘三吾说道:“三吾,你有啥就直说,你说啥,咱都不会介意,咱两岁数差不多,所以这事关皇孙的事情,跟你没啥利益关系,所以你说啥,咱都不会有意见的!”

“好的!”刘三吾心中暗叹,他知道今天是躲不过去了。

于是,刘三吾说道:“皇上,这吴商去卖炒面,是你直接批准的,所以吴商此举也没有什么过错,淮王是这次主考官,他在那里也是没有什么错的,只是黄子澄等人为何会参与进去?”

“此次考试,本来就是淮王和礼部负责科举的官员的事情,他们这群翰林,大学堂的人参合进来做什么?”

“他们是淮王的老师,但不代表什么事情,他们都要参合进来吧,他们这属于越权了!”

“你说得对!”朱元璋对刘三吾这话很满意,其实这也是朱元璋的意思。

淮王、吴王以及吴商,这一次狭路相逢,发生了争执,虽然在朱元璋看来这样的事情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朱元璋也知道,随着他的标儿死了,这新晋太子之位花落谁家,肯定是会引起有心之人的惦记的。

所以他们的争斗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他朱元璋阻止不了,但是只要影响别太大,那么对于他来说还是能够接受的。

首节上一节90/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