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57节

对于自己的“下线”,董牧师在近日攀上了神秘的“外国公主”,甫化人也有风闻,甚至也曾远距离地看到他和老沈在艾琳娜的孤儿院里活动进出。随着艾琳娜和黄克在上海滩越来越出名,越来越靠近炮党上层,甫化人仗着敏锐而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这时也意识到了这条新出现的隐蔽战线的重要价值。

出于保护这条线的原因,甫化人一直努力地压抑着自己和董牧师重新联系的冲动。哪怕是今天回家的路上,他看到董牧师和那对上海滩的“新宠”男女混在一起,正在大张旗鼓地搞慈善义诊,他都没有动了恢复联系的心。

“这很可能是我们未来地下工作极重要的一条新线!”

“而现在这个所谓的上海临时中央......”

他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

此时的这个所谓的上海临时中央,刘仲华(中(蟹)央(蟹)军(蟹)委干部)、贺昌之(中央特科干部)、浦化人(中央宣传部干部),也是一个另类的三人团。

架子很大,名头听起来很吓人,实际上能直接指挥的,也就是上海地区的几十名党员。经费,人力,都已低到了历史的最低潮连饭都快要吃不起了,就是他们面临的最大窘状。

在这样的情况下,莫斯科的那位远距离革命家,还在不断地发出指示,要他们在这里搞出“大新闻”出来,理由说得冠冕堂煌:支援正在长征中的红军,让炮党围剿部队分心。

“其实这是为了向斯大林显示,我们在上海的组织还存在,还有活动,并没有被剿灭吧?”

这是黄克在听了网友的解读,在后世看到这段历史时的心里想法。在仔细深度解析了这段历史后,黄克这才理解,少年时历史课本上讲到这段时间时,为什么给出了“白区地下组织在王明的思想指导下也损失惨重”这般的评价。

本来,黄克对这群已被中统特务盯上盯死的地下党,是不打算耗费精力去救的。

原因无他:数学问题。

他们只有39人,再努力救也就39人。而川北那边现在有十万缺医少药的红军,他早一天带着物资过去,就可以救活无数人。虽然冷酷,却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不过,当他把这个想法,当成小说的剧情创意,作为剧情大纲,发在网上时,虽然大部分网友都认为他的选择没错,但有一个网友脑洞大开的想法,却提醒了黄克。

“这个临时中央三人组,按照历史原计划是要去莫斯科的。而这段时期,苏联正在进行大清洗,无论是米夫还是王明的日子其实都不好过。而这几个人如果主角救了他们,他们就是最好的信使。运作得好的话,你可以........”

那个ID名为“半只青蛙”,脑洞大开的家伙,在网上啪啦啪啦打出了一大串想法建议,直看得黄克眼神发亮.......

"上次有穿越者,在小说里回中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一枪崩了常凯申,而这一回,就让另一个我,开局就弄死这几个混蛋吧!"“远距离革命家王明同志,内务人民委员部欢迎您!”

******而开完了那个不愉快的会议,回到家中的甫化人,此时的心情更是沉重无比。

“组织里一定混进了叛徒和特务,在查清楚前,我们不能再胡乱行动,暴露更多的同志了!”

在三人会议上,甫化人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结果却是,另外两位上级,一位反对,坚决要求执行莫斯科的指示,另一位却是在和稀泥,最后是闹得不欢而散。

这段时间,其他二人,也不是真的什么也没有做,也确实地想努力地找出叛徒和特务。

可是在组织结构遭遇全面破坏,如今只余下残兵败将,所有的人员都是七拼八凑的散兵游勇,所谓肃清叛徒,找出特务,根本无从作起。甫化人更悲观地认为:甚至我们现在正在执行审查任务的那个同志,都很可能是叛徒。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上海滩的所有同志,都营养不良,面有菜色,但有几个人却是例外,其中也包括那位。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判定那人是叛徒的理由......

为了节省经费,甫化人也早早搬出了原来的住处,住在租界外一平民区的房子。房子是当地一户人家的单间出租屋,很是破旧,只是价格便宜。打开房门,只有一床,一桌,一顶蚊帐,一把椅子,一盏油灯,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住处十分地寒酸。

作为董牧师的上级上线,甫化人也曾风光过,但现在落到这样田地,他并不后悔。

带着满腔的忧愁,甫化人回家后熄灯睡下。

睡了不知多久,甫化人在突然然听到窗门打开的声音,他心中一惊,正要从床上坐起,已被人按住嘴压回了床上。

“别大声,是我!”

“老董?”

“嗯!”

本书首发为息壤,有毒为渠道,有毒的读者如果有息壤帐号的,建议你们用息壤的号看这书。这样省掉渠道费,对作者有利

第49章大营救

四一二后的十年内战时,在炮党上层眼中,共党最重要的几个“匪首”是谁?

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的悬赏的身价,以及在报纸上的出镜率,被击毙次数可以看出来。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朱毛二匪,二者的项上人头价格,最高时都达到二十万现大洋!

“完美男子”的头颅,价位也不低,也有八万大洋到十万大洋左右。

除此之外,其他人的价格就要低了一个档次。

至于1931年起就开始在苏区和上海胡搞的王明,博古这两位,说句比较羞辱人的话。

炮党首脑常凯申,虽然微操屎一般,大局观屎一般,但是在看清对手方面,却是不差的,很早就知道自己的生死大敌是谁。

如果这时有人告诉他,朱毛二匪早就是红军中的吉祥物,真正的匪首是王明博古什么的。校长这时大概也只会很不屑地哼一声:“王明,博古,这两个是谁,我怎么没听说过,哪里冒出来的?”

而在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眼中,对于上海地下党组织现在的情况,其实他已摸底得相当清楚。

“大头目早跑光了,只余下小猫小耗子两三只,全部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家伙,抓住了报上去,从常委员长那儿也拿不到多少的奖赏。”

若不是为了“等大鱼”,他早就大手一挥,手下一拥而上,把现在的这个“草台班子”上海临时中央一网打尽了。实在是现在的上海地下党组织,真的太寒酸了,抓住了也没有多少油水功绩可捞。

历史上上海地下党组织在七月22日被一网打尽,主要在原因在于,在七月九日这一天,上海的三人团接到莫斯科的来电,要求他们撤出上海,首脑先乘船去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的第七次大会。

但这则情报在第一时间又泄露了出去,“养了这么久的鱼”,没等来大鱼,原来的鱼却要跑了,得到消息后的徐恩曾,这时才发动了抓捕行动,在众人动身离开上海的前几天,即7月22日,将重建的第四次“临时中央”一网打尽。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由徐恩曾对这个所谓的临时中央渗透太久,了解太深,知道这伙人不过是“刻个萝卜印”就自称中央的“草台”班子,全部都是“脑袋不值钱”的。所以也只是“随便抓抓”关起了来,上报给常光头时,也没拿到多少奖赏不说,光头也不是很重视这群人。也因为如此,浦化人在第二年,就被他的好友冯玉祥托关系救出监狱。

上海“三人团”里,小黄克选择了浦化人作为最初的接触联络人,一是因为他和董牧师的关系,第二却是从史料中得知,在中统特务对上海局的全面渗透监控中,浦化人是在最后的大抓捕行动中才被捕的。而在拿到他的资料后,老沈已经派人暗中监视了浦化人几天,在反侦察中,发现了其果然也在特务们的监控中。

事实上此时的上海总部三人团,每一个人都被特务们严密监控着。想要和他们取得联系,风险简直大到无边。黄克和董牧师用了整整四天的时间,才算找到了相对安全的联络方式。

经过反跟踪调查,黄克等人发现,监视甫化人的特务,就住在他租房的对门,共有四人,实行的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监控。

但是,要做到真的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控,而且还是长期坚持。这个组织可以叫契卡克格勃,可以叫FBI,CIA,也可以叫盖世太保,但肯定不会叫中统军统,因为他们没有这么敬业。

黄克等人很快就发现,晚上甫化人睡觉的时候,负责值班的特务也都在打盹摸鱼睡觉了。

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

首节上一节57/2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