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105节

没用几分钟,整个营就全线溃散,然后大把大把的士兵,就在两分钟后跟上来红军的枪口下,成片成片地趴在地上,举枪投降。

而第二旅旅长黄杰,其和其部下一身的军官服实在太显眼,太容易被认出。在开战后仅十五分钟,就被M2A3冲到跟前,在坦克并列机枪指着鼻尖的情况下,带着一干旅部参谋、团长、营长,一起举起了手,其投降的速度,不但超过李铁军,也超过了第二旅第一团第一营的大部分士兵,堪称是全旅第一。

红军抓住第一旅的“猪头”李铁军用了两小时,而俘虏他却只用了十五分钟。而第二旅的覆灭,也比第一旅快:一小时三十分,而后这片战场上就再没有枪声了这并不意外,昨晚一夜没睡,赶了一天一夜加半个早上的路,然后马上遇伏击,整个第二旅全体上下早就是疲兵中的疲兵。一开战又被人直接端了旅指挥部,群“猪”无首之下,“铁甲战车”再一亮相,现场红军用高音嗽叭再高呼你们的“旅座已经投降”,直接士气清零。

乘座着步兵坦克“玩”上瘾的叶帅,指挥坦克对着第二旅的阵地进行了两次前后通场,贯穿其整条防线的突击,哪里敢反抗就往哪里冲,四处乱绞,绞得战线全崩,根本无法建立稳固防线。跟进的红军步兵趁机完成穿插,切割,粉碎。

只用了一个半小时,五千头第二旅的“猪”,就这么被红军抓光了......

见第二旅已全线崩溃,杀得兴起的叶帅直接命令艾琳娜驾着坦克赶往下一个围歼独立旅的战场。

M2A3坦克时速超过六十公里,即使是在川北的山道地形,也能轻易地跑出三四十公里的时速。当时艾琳娜仅用了十分钟,就把坦克开到第二个战场加入下一场围歼战,象对付第二旅般“如法泡制”一番。

和第二旅一样,已经一夜没睡还跑了个长途马拉松的独立旅官兵,在红军四面八方的打击下,再挨这么一记“钢坦克”的“无双铁锤”,很快也士气清零。没过多久就在响彻战场的“缴枪不杀”声中,大片大片地投降。接下来的,不过是抓捕余下的“5000头猪”的垃圾时间。

不过由于有第二旅金玉在前,独立旅覆亡的时间永远都没法打破黄杰的新记录。

至于胡宗师第一师战力最弱的新编补充旅。这支部队是去年年末才刚组建,从军官到士兵都是新兵,武器也是用其他部队淘汰下来的。训练不足,战斗力本就很差,红军一开打就直接四面溃散。

更要命的是,其电台组倒霉地在开战时。“正好”站在某陀“洋粪”上,然后被一发炮弹带着整个电台组炸飞上天这也是胡宗南无法联系补充旅的原因。

不过由于地形原因,补充旅并没有陷进两头一堵就无处可逃的山潮里遇伏毕竟三个旅一万五千多人在行军,拉得太长太宽,红军的包围圈没法张得这么大。

比起被重点打击的第二旅和独立旅,处于垫后位置的补充旅,情况相对好很多。以新兵为主的补充旅,遇伏没多久就直接“蚁崩”。整旅的人马直接向四面八方所有能跑的地方溃逃,反而比“五千头猪”要难抓多了。

不过,由于他们全师上下一夜没睡,又刚刚急行军近百里跑完“马拉松”,蚁散溃逃时,跑没几步,这群“天子门生们”就集体跑不动,宁可投降也不想跑了......然后大部分人也在天黑之前,被四面八方围过来的红军追上,进了俘虏营。

围歼胡宗南第一师的战斗,在八月十日早上十点十六分爆发,到十二点时战场只余下零星的枪声,第一师成建制的抵抗已不复存在。

余下的,就是红军在“漫山遍野”的“抓猪”的垃圾时间。

本来红军是能以两小时抓到一万五千人打破昨天李铁军创造的纪录的,可是就是因为最弱的补充旅跑得太散浪费时间拖了后腿,最终遗憾地无法破昨天的纪录。

至于身在后方第一旅前旅部位置的胡宗南,这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是他人生中最难熬的两小时。他先是疯狂地发电报,想和前线的三个旅联系询问战场情况。

结果补充旅刚开战电台组就被炸上天,第二旅的旅部开战十五分钟后就集体被俘......只有可怜兮兮的独立旅为了“拖住老长官别跑”,勉强支持到近两小时后,旅部才在红军的“缴枪不杀”中投降,和胡长官联络中断。

四行仓库“800壮士”的老长官,神行太保孙元良,拥有“见机不妙“,立刻弃师“远遁千里”的天赋神行技。若是他在此,在意识自己所部主力全部陷入重围,无药可救时,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迈开长腿直接喊“跑”。就凭着这招,北洋军追不上他,日本人追不上他,解放军追不上他,就连阎王都用了103年才追上他......

和他相比,胡宗南在这一点上就差太远了。几乎就在前方三军被包围遇袭的消息传来的同时,南边松潘老窝方向,同样也用电台传来了大批红军猛攻的消息的。

主力被围,老窝被端,这就是只余一个孤零零师部和一点警卫营的胡宗当时面临的窘境。

十一点时,胡宗南的副官,参谋,这时已经一个劲地在围在旁边,规劝胡宗南:“师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情况不妙,赶快撤吧!”

可惜节操偏偏太好的他,这个时候还在想尽办法“自救”。

包座这一带,炮党军的机动兵力,并不只有包座南边的第一师,包座北边,原49师驻地那一带,还有好几股“杂七杂八”,由地方土司,招安土匪,地方土豪,地方民团各种乱七八糟部队临时编制出来的“杂烩师”,总人数加起来也有上万人之多。没错,就是"杂烩师",说他们是杂牌师都污辱了杂牌师。

“包座战役”打了这么多天,这些“杂烩师”最远的离包座也不过百十里地,爬了这么多天早就爬到包座周围,纯粹是为了捡便宜才观望不前的。

昨晚开始,“包座大捷”的消息传出,这帮子乱七八槽的“杂烩师”们,一改先前“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风范,个个忽然全都勇猛了起来,兴冲冲地聚集向包座围过来,大叫着要来抢那一堆堆的“行走的X万银元”。

胡宗南此时就是在向包座北方的49师师部所在地疯狂地发送电报,通过那儿的49师留守人员给这些杂烩师发出指令他们赶去支援。

能不能救到人他不知道,但多送一些友军送到红军枪口下,让红军分心,他的第一师还能多一点“希望”。在这一点上,胡宗南还是继承了常校长的衣钵真传的。

只是,胡宗南不知道的是,这些乱七八糟的各种民团组成的“杂烩师”,在这个时间点,同样也象他的第一师的般,正在川北的山潮里,山道上,正被红军杀哭爹喊娘的。

围歼他们的,是昨夜战报里已被“击毙”,现在再次复活的彭帅指挥的红三军团此时的红三军团,是在张国焘倒台后扩编的,其以旧红三军团人员为核心,按“一老带三新”的原则,吸收了大量的红四方面军转移过来的前非战斗人员。其整体战斗力并不强,但武器弹药却十分充足(原因大家明白的)。

实力下降的红三军团,打胡宗南的正规旅可能有些吃力,但在预伏阵地上,打这帮子民团,土匪,土司组成的“杂碎部队”的伏击,却是相当地轻松。

红军主力部队在南线围歼胡宗南的主力第一师时,因为“吃不上大肉只能咬杂碎”而郁闷的彭帅,此时把全部的怨气都放在这帮“杂碎”身上,全师上下一开战就全力猛攻,疯狂地拿这些杂碎部队狂刷经验。

红三军团的补充兵虽然是“新兵”,但那只是“相对的”。本质上,却全是经历了数千里长征的“老兵”,只是战斗经验稍缺,但意志并不差。在一群红三军团“猛虎”级别老兵的带头下,个个至少也是“军犬”级别的战斗力。调整补充后仅六千余人红三军团,没费多少力气就直接撕碎了数量比他们还多一些的“杂碎师”。

当日十二点时,红三军团已经攻下49师的原师部所在地,把49师留在那儿的最后一点家底都掏空了而这个时候,49师的少数的留守部队已提前做鸟兽散,丢下师部疯狂地向北逃窜,然后又是“追猪和抓猪”的垃圾时间......

十二点半的时候,一个早上就赌光了所有的赌本的胡宗南才经意识到,自己这时已清洁溜溜,仅余一条裤裆了。

“师座,派出去的侦察兵已经回来了,他们说远处的枪声全听不见了,我们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他的副官和参谋们,几乎是哭着求他道。

“撤,撤到哪?南边的松潘也要完了,北边全是共匪......”

这个时候,和松潘的无线电通讯也已中断,不用猜也知道,那儿现在肯定是凶多吉少。

某参谋出主意道:“我们可以往西北边走,去西康!也可以往东南方向走,避开共匪主力,过草地,南下.......”

“去西康,过草地?”

胡宗南面皮抽了抽,眼里尽是绝望。

“过去了又如何?校长把第一师交给我,结果我半天之内,全丢光了......”

刚刚接到的,来自成都方向的战况询问电报就摆在他面前,那是常凯申发过来的。包座战局急转直下,“大捷”变成了天大的笑话,更变成了往刚刚对着全世界吹大牛的常委员长脸上一记又一记的大耳光子.......

胡宗南几乎可以想象出,此时的常委员长的脸,一定已肿如猪头,怒火冲天的表情。

“废物,娘希匹!胡宗南这个废物,我要毙了他.....”(想象画面)胡宗南闭上眼睛,不敢想象自己见到他时的场面。

他摆摆手道:“你们先撤吧,往东南方撤!不,是往西边走,去西康,先在那里躲躲,红军不会去那的.......”

胡宗南摸了摸自己腰上的配枪,考虑要不要自杀......

“师座,不要这样啊!”

好在身边的随从还算忠诚,按住了他的手,一番规劝,又浪费了几分钟的时间后,一行人这才匆忙地离开师部,在一营警卫的护送下,仓惶弃部而逃。

只是,他的部队离开寨子才走不到两里地,经过一个小山潮时,四周突然枪声大作,两翼的山道上射出密集地火力,瞬间扫倒上百名毫无防备的护卫。

山道两测,早就有大批伏兵藏在那儿,最近的离他的警卫部队甚至不到六十米远。

仓惶逃窜的胡宗部师部此前哪有可能预派先头部队“搜索”前进,直接中招。而对手凶猛无比的弹雨,让遇伏的胡宗营警卫营几乎以为自己遇上了一个旅的部队的集火射击。

首节上一节105/2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