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第95节

  关翊吹响了手中的号角,这号角,正是骑兵号角。

  尉迟恭听到号角声后,眼睛一亮,此时辅兵们也已经用铁索将重甲槊骑兵连接完毕,见麾下的铁甲连环马已经准备好了之后,尉迟恭戴上面甲,扬起了手中的丈八点钢槊。

  “全军突击。”

  “轰……”

  铁甲连环马发起冲锋,锁甲弓骑兵两旁策应,射出了手中的羽箭。

  “嗖嗖嗖……”

  密集的魏军士兵遭遇弓箭袭击,张见状,命令盾兵上前,可依旧被锁甲弓骑兵射杀了不少士兵。

  随着铁甲连环马逐渐逼近,魏军士兵的脸上渐渐露出了恐惧之色,尤其是铁甲连环马上那些戴着狰狞面甲的骑兵,更是让这些魏军士兵心中倒吸一口凉气。

  就连张的脸上,也逐渐露出紧张之色,他感觉自己面对的,似乎并非普通的骑兵。

  “轰……”

  很快,张就证实了心中的想法,铁甲连环马直直的撞入了张准备好的长矛阵,一名名魏军士兵直接被撞飞,那些长矛根本无法刺杀铁甲连环马上的骑兵,也无法伤害到披甲的战马。

  “噗噗……”

  铁甲连环马上,重甲槊骑兵根本不需要多余的动作,他们只需要握紧手中的马槊,就可以借助马力,轻松将魏军士兵杀死,身上的铠甲逐渐变得血红,交战仅一瞬间,魏军前阵便彻底崩溃。

  魏军士兵们丢盔弃甲,选择了后退,锁甲弓骑兵在后面追击,不停的以弓箭射杀敌人。

  “全军出击。”

  关翊见尉迟恭那边的战斗已经分出胜负,手中令旗一挥,重甲槊兵和铁甲盾兵开始冲锋,准备配合骑兵,一举歼灭张兵马。

  “这怎么可能!”

  张满脸不可思议之色,他根本不曾想到,骑兵,居然也能如此使用,更不曾想到,自己的军队,居然如此不堪一击。

  “将军快走,我们上山。”

  魏军开始溃散,一名魏军将领满脸惊骇的来到张面前,让张随自己撤退。

  张长叹一声,眼眶含泪,说道:“某受先皇厚恩,无以为报,今日轻敌,害得三军将士死伤惨重,还有何面目回去见陛下。”

  “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将军还在,我们一定能够报的此仇。”

  在几名魏军将领苦苦劝说之下,张终于卸下战甲,随乱军逃入山林之中,不知所踪。

  战斗结束,张率领的一万多军队近乎全军覆没,仅千余兵马逃入了山林之中。

  关翊命令军队清理战场,突然,一名士兵来报,西方出现一支打着汉军旗号的兵马出现。

  “汉军兵马?莫非是汉中军队?”

  关翊心中想着,却也不敢大意,命令军队暂时停止清理战场,做好战斗准备,以防有诈。

第163章 魏延

  “可是关翊将军?某家乃是征西将军,魏延,魏文长是也?”

  一支汉军缓缓列阵,汉军阵中,一阔脸长髯的大将拨马出列,大声说道。

  “魏延?他怎么来了?”

  关翊闻言一惊,魏延作为汉中太守,征西将军,地位比起关翊可要高上不少,更何况魏延还有着一个遥领雍州刺史的官职,当下也不敢怠慢,上前和魏延见礼。

  “关翊见过魏将军。”

  关翊翻身下马,对着魏延行了一礼。

  魏延也不托大,当下也下马与关翊叙礼。

  当得知关翊已经打败张后,魏延脸上露出惊疑之色。

  他和张一路交战数次,全都互有胜负,张的强大,魏延可谓是十分清楚,堪称是自己的劲敌。

  魏延没想到关翊居然能够一战便击溃了张,心中对关翊不由生出一丝敬佩,大感关公后继有人,汉室当兴。

  说话间,魏延不时打量关翊麾下军队,见这些军队面色刚毅,身上的甲胄比起自己这个征西将军还要贵重,脸上更是露出莫名之色。

  辅兵们继续清理战场,看着那一个个死状极其凄惨的魏军士兵,魏延心中更加震惊,他从来没有想到,关翊居然在荆州,训练了一支如此恐怖的军队。

  “魏将军,你怎么来新城了?”关翊见魏延一直盯着自己军队的战甲,不由开口问道。

  “啊!哦,是大将军命我一路迟滞张军队,给小将军争取时间,却不想张在将军手中,居然一战而没。”

  魏延回过神来,连忙说道,虽然论地位,魏延还要在关翊之上,但关翊毕竟是关家的继承人,身份自然不能与一般的将军相比。

  “三爷爷……”

  关翊没想到张飞居然派出魏延亲自给自己争取时间,心中不由涌出一股暖意。

  关翊命令士兵设宴,在西城款待魏延及其麾下将领,魏延欣然赴宴,接受了关翊的邀请。

  “显弼啊,魏某今日托大,唤你一声贤侄,不知你可愿意赠我几副战甲……当然,若是不行,魏某绝不强求。”

  宴席上,魏延脸色微红,他实在有些眼馋关翊麾下军队的战甲,那一件件明光铠、鱼鳞甲,都让魏延十分喜爱。

  关翊闻言,略作迟疑,然后大方的说道:“这有何难,等宴会后,我便命令军士取几具铠甲给将军便是。”

  魏延作为三国后期的猛将,关翊自然不愿意交恶,再加上魏延地位不低,又身居汉中太守之位,区区几具铠甲,换来一位猛将的友谊,这绝对是物超所值。

  “多谢贤侄。”

  魏延闻言,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魏延并没有在西城久待,仅仅歇息了一晚后,就拿着关翊送给魏延的十具鱼鳞甲,返回了汉中。

  “想不到和三爷爷交战的,居然会是曹洪。”

  魏延走了,从魏延口中,关翊也了解了如今汉中的战斗情况。

  张飞屯兵武都,在武都和魏国骠骑大将军曹洪交战,曹洪联合羌氐,分列数寨对抗张飞,两军对峙两个多月,难分胜负。

  “如今三爷爷健在,汉军兵权大多数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这对我的发展有好处,若是真等诸葛亮掌权,我反而没有了如今的自由。”

  关翊摸着下巴,心中默默的想着。

  和原本的历史不同,由于关翊救下关羽,并夺下交州,使得汉国的势力大增,关、张两大家族在刘备称帝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尤其是张飞,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张飞此时已经成为了汉国太尉兼领大将军一职,位列三公,而诸葛亮虽然也是丞相,但却不掌兵权,权利远远无法和原本历史上的诸葛亮相比。

  张飞手握大权,坐镇朝廷,关兴、关索、关翊等人也都为各郡太守,手握兵权,执金吾关平,如今更是执掌着成都禁军。

  可以说,如今的关、张两家,就是汉国地位最为显赫的外戚。

  “报,城急报,徐盛中了魏将郭淮的诱敌之计,败归襄阳。”

  一名士兵来到关翊面前,带来了南阳战报。

  原来郭淮故意示敌以弱,设下伏兵,将徐盛引入翁城,若非徐盛察觉到不妙,及时后退,恐怕连他自己都要折在城之中。

  徐盛战败,折损兵马无数,不得已,只好返回了襄阳。

  “郭淮,这倒是个不错的对手。”

  关翊微微一笑,既然吴人攻不破南阳,那么南阳就合该自己所有。

  关翊再次集结兵马,准备进攻南阳,然而兵马未动,又一个消息传来,让关翊不得不终止攻打南阳。

  辽东公孙渊投降了,和公孙渊一起投降的,还有公孙渊的盟友,鲜卑慕容氏,司马懿大获全胜之后,就被魏帝曹派到了南阳。

  与此同时,进攻广陵的陆逊由于久攻不下,被孙权撤去大都督一职,并命令吴军撤兵,孙权上书魏帝曹,请求休战。

  曹由于新城郡大败损失惨重,也需要时间恢复元气,再加上正在训练新军,得知孙权要求和,自然是正中下怀,两军修好,曹休领兵也朝着南阳而来。

  眼看南阳集结了司马懿和曹休两路兵马,关翊此时麾下兵马不过万人,虽然得到竹山玉矿后,能源大增,但军中粮草维持着万人兵马和上万矿工已经有些捉襟见肘,关翊自然也不敢继续招募兵马。

  而另一边,张飞虽然占据上风,却奈何曹洪死守不出,再加上羌氐不时袭扰张飞粮道,在得知孙权和魏国修好后,张飞也只能领兵返回汉中,自此,大战结束。

  汉国成功夺回原本属于汉国的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皇帝刘禅将其改为汉兴郡,派出后将军吴班为汉兴太守。

  关翊领兵返回长沙,在返回长沙之前,关翊在汉兴郡组建了一支商队,负责开采竹山玉矿。

  “吴班,前将军吴懿的堂弟,看来蜀人发现在朝廷上斗不过张飞等人,开始染指边境兵权了。”

  关翊看着来接掌汉兴郡的吴班,吴班看起来是个十分豪迈的男子,身为皇后吴苋的亲族,吴班在汉国的地位很高,后将军之位虽高,但在成都却没有多少兵权,这次能够被派到汉兴郡,想来也是多方权衡后的结果。

  “哈哈哈,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大汉有关将军这样的少年英雄,何愁汉室不兴啊。”

  吴班和关翊对视一眼,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第164章 封侯、建立马场屯田

  汉魏之战暂时结束,关翊因夺回汉兴郡有功,被加封为武安亭侯,食邑三百户。

  “武安亭侯。”

  关翊摸着下巴,关翊原本便是关内侯,并无封地,如今虽然只是被封为亭侯,但也算是进入了列侯之列,加上关平的汉寿亭侯,关家一门两列侯,在如今的汉国,也属少有。

  不过虽然都是亭侯,但关平的食邑早就已经达到了千户,封地则位于益州广汉的汉寿县,这个地方,还是刘备刚占据益州时,为了让关羽那个汉寿亭侯名副其实,特意将葭萌县改成了汉寿县,用作关羽封地。

  关翊的武安亭侯,封地则在交州郁林,这一点,关翊比起很多列侯都要好很多,如马超、吴懿等人,虽有封地,但封地如今却都在曹魏的掌控之下,也就相当于一个虚名,远不如关翊这个亭侯。

  既然得了侯位,关翊本着不能浪费的原则,派人前往郁林建造侯府,刚好负责统筹交州的玉石开采工作。

  并且作为侯爷,关翊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在侯府驻扎一支几百人的家兵,充作护卫。

  关翊封侯之后,关索、关兴等人都送来礼物、书信庆贺,并且关索还送来一个消息,那就是他有子了,鲍三娘替他生下一子,起名关综,算是关翊的堂弟。

  除了关索外,关兴也诞下一子起名关统,二人如今都有了子嗣,关家的人丁也算是越来越兴旺了。

  对此,关翊自然也十分高兴,在这个时代,家族是十分重要的。

  不管是曹魏还是孙吴,身后全都是一个个世家扶持起来的,如果说曹操没有曹氏和夏侯氏扶持,他早年也不可能刚一起兵就能够得到上万兵马。

  “将军,城南马场已经建好了。”尉迟恭来到关翊面前,开口说道。

  新城郡之战,关翊从匈奴、乌桓处获得战马一万多匹,除了受伤无法继续上战场的马外,关翊还剩下一万三千多匹战马。

  如此多的战马可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资源,关翊为此特意在城南选择了一处空地,建造马场,用来养马。

  重甲槊骑兵十分耗马,这些匈奴和乌桓的战马,正好用来充当马源。

  “是吗?我们去看看。”

  关翊闻言一喜,当即召集众将,一起去马场巡视一番。

  如今关翊麾下,除了招募的尉迟恭、秦琼、郑和、陈庆之外,还有降将徐质、徐盖、石韬,洞庭湖被擒后投降的留赞、留略父子二人,以及在竹山被擒,后来也选择了投降的陇西猛将王双,可谓是人才济济。

  留赞和留略通水战,被关翊安排给了郑和当帮手,一起训练水军,石韬则是关翊目前唯一一个擅长处理内政的帮手,王双投降后,则被关翊安排为骑兵将领,算作尉迟恭副将。

  徐质武艺高强,虽然不是系统招募的将领,但关翊对他也是十分信任,往往在出征时,留下徐质看守城池,至于徐盖,在关翊建造侯府的时候,被关翊安排到了交州,负责打理玉石开采。

  关翊带着尉迟恭、秦琼、陈庆之和王双来到马场,看着马场里的一万多匹战马,关翊的胸中涌出一股豪气,唯一让关翊有些无奈的是,如此多的战马中,真正能够当种马的,不过一两百匹而已。

  战马大多数都会经过阉割,但匈奴和乌桓的战马中,往往会留下一些马王,不进行阉割,以此来统治马群,这些战马,就成为了最好的种马。

  “将军,长沙并不适合养马,这些战马若是长时间养于长沙,无需多久,恐怕便会失去奔驰的力量。”

首节上一节95/1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