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第161节

  关翊的声音很平淡,可听到刘禅耳中,却如同惊雷一般,震耳欲聋。

  而此时,一支军队正从长安方向逼近函谷关,为首一人,身披狼袄,手持一柄大刀,身后打着金城太守马岱旗号。

  “我乃金城太守马岱,奉旨入京。”马岱望着紧闭的关门,开口喝道。

  关上一片静寂,突然,一个人从关上探出头来,朗声道:“我乃函谷关高胜,马将军,我知道你的来意,不过我还是劝你一句,回去吧。”

  马岱闻言,身体一震,他看着关楼上的高胜,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高将军,我乃奉皇命回京,你若是阻我,岂不有违皇命?”

  马岱咬了咬牙,他自然知道自己为何进京,也知道刘禅让他进京的目的。

  高胜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马将军,你自便吧,打开关门。”

  函谷关的关门缓缓打开,可望着打开的关门,马岱却感觉脖子一寒,下意识的后退几步。

  “马将军,关门以开,进与不进,皆在你一念之间。”

  高胜在关上说了一句话后,转身消失。

  “叔父,我们应该怎么办?”马岱身后,一年青将领催马来到马岱身旁,低声问道。

  马岱沉吟不语,许久之后,马岱突然拨转马头,大声说道:“回金城。”

  马岱领着金城军队绝尘而去,望着马岱离去的身影,高胜摸着下巴,感叹道:“倒是个谨慎之人。”

  洛阳,北营外,诸葛恪骑在马上,眼中不时闪过担忧之色。

  “将军,西门处并无动静。”

  一名汉军校尉来到诸葛恪身旁,语气凝重。

  “该死的马岱,果然不可信,不管了,此时陛下已经动手,我们也不能耽搁下去了。”

  说着,诸葛恪领着军队直奔北营,手捧圣旨,大声喝道:“奉皇命,陈庆之接旨。”

  北营中,关翊麾下军队早就已经集结完毕,陈庆之摸着腰间佩剑,坐在校场,听到诸葛恪的声音后,他的脸上,露出一抹寒意。

  “放他们进来。”

  陈庆之语气淡然的说道,营中士兵立刻打开寨门,放诸葛恪的军队进入。

  诸葛恪见寨门大开,略作犹豫后,领着兵马进入营寨。

  “陈庆之,司马懿进犯幽州,陛下命你前往幽州坐镇,立刻启程,军队暂由本将军接掌。”

  诸葛恪看到陈庆之和营中严阵以待的军队后,心中略微一沉,不过他仍旧相信,自己的计划并无差错。

  陈庆之看向诸葛恪,说道:“可有大将军调令?”

  诸葛恪摇头道:“事发突然,还不及通知大将军。”

  陈庆之笑道:“既无大将军调令,请恕某不能从命。”

  “大胆陈庆之,你乃大汉之将,并非大将军家臣,今本将军有陛下圣旨在手,你若是胆敢抗旨,即便是大将军也保不住你。”

  诸葛恪怒喝一声,身后士兵立刻举起兵器,朝着陈庆之逼近。

  可没等他们上前,陈庆之身后的铁甲强弩兵便举着弩箭冲了出来,将手中弩具对准了诸葛恪。

  “陈庆之,你们莫非是想要造反不成?”

  诸葛恪见身后的军队不敢上前,心中也有些犯怵,下意识的躲到了几名士兵后面。

  陈庆之站了起来,竟也从身上取出一卷圣旨。

  “诸葛恪图谋造反,尔等士卒,若是不知情者,放下兵器,可免罪责。”陈庆之举着圣旨,朗声说道。

  诸葛恪身后,半数士兵突然扔下兵器,宣布投降,剩下的半数士兵见状,面面相觑,最后也扔掉了手中的兵器。

  “你……你竟敢假传圣旨!”

  诸葛恪看到这种情形,脸色变得有些苍白,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陈庆之一句话,就让自己麾下的军队失去了战意。

  几名士兵上前,将诸葛恪从马上扯了下来,面对这种局势,诸葛恪没有选择抵抗,他心中还在期待着,如果陈成功制住关翊。或许,自己还有获救的希望。

第280章 祸乱平息

  “太尉,这么晚了,你带着这么多军队,是要往哪里去?”

  洛阳东街,黄权领着数千兵马直奔关府而去,然而才刚转过一个街头,便被一支军队拦下。

  黄权定睛一看,认出拦下自己的正是翊军将军赵广。

  “赵将军,你又为何领兵在此?”

  黄权心中不妙,偷眼朝四周看去。果然,发现两边房屋中人影闪动,竟好似有无数军队隐藏其中。

  赵广说道:“太尉,某来此,是为救你性命而来。”

  黄权闻言,尴尬一笑,说道:“老夫好好的,何劳将军相救?”

  赵广将手中长枪刺入身前地面,说道:“太尉,你若是不过此枪,自然平安,若是过了……一切皆休。”

  赵广的话,让黄权身体一僵,他知道,这是赵广在逼迫自己做出选择。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黄权的内心不停的挣扎着。突然,他捂着胸口,一头从马上栽下。

  “父亲……”

  黄权身后,一男子面色一变,连忙翻身下马,上前扶住黄权,此人,正是黄权之子黄崇。

  黄崇刚刚扶住黄权,便见黄权对着自己眨了眨眼睛。

  黄崇微微一怔,随后醒悟,领着兵马沿着原路返回军营。

  看着黄权等人离去的背影,赵广探手拔出长枪,随后领兵转身离去。

  皇宫,刘禅默默地瘫坐在地上,关翊似乎说累了,起身道:“陛下,臣乏了,就先回去了,臣以为北地王刘谌机敏聪慧,可为太子,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就依……大将军……”

  刘禅闭上了眼睛,按照计划,此时黄权已经拿下关府,诸葛恪则已经擒下陈庆之,但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好消息传来,刘禅明白,没有好消息,说明,他们已经败了。

  公元239年春,镇军将军陈意图谋反,被大将军关翊察觉,派兵生擒陈,斩首示众,其家族中人被流放交州。

  太尉黄权年事已高,辞官返乡,返回阆中,皇帝加封其为江阳侯,赐田宅百倾,准其在阆中养老。

  诸葛恪同样涉嫌谋反,被剥夺爵位、官职,贬为庶民,诸葛瑾教子无方,也被夺去官职。

  同年四月,丞相诸葛亮递上辞呈,告老还乡,领着家眷返回琅,大将军关翊亲自将诸葛亮送到虎牢关前,二人惜别。

  五月,皇帝刘禅宣布册立年仅七岁的刘谌为太子,关兴为太子太傅,入东宫为官。

  关外,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一名名穿着兽皮,背负弓箭的骑兵正在朝着一个地方集结,那个地方,被称作白狼山,乃是段部鲜卑的聚集地。

  “大汗这次为何如此紧急召集我们,莫非是宇文部打过来了?”

  战马上,一名满脸胡渣的壮汉挠了挠头,满脸疑惑的对着旁边一名男子问道。

  男子闻言,皱眉道:“应该不是,如今宇文部正和慕容部争夺牧场,应该没有那个胆子敢来招惹我们段部。”

  “那为何大汗这么急着召集我们?”

  两人心中嘀咕,他们都是隶属于段部的鲜卑族人,平日里分居于各地草原,此时接到段部大汗段日陆眷的召集,正带着族人往白狼山聚集。

  白狼山,一个满头乱发,身形魁梧的老者默默地坐在一张王座上,在他身旁两边,各自盘坐着十多名男子,这些人,都是鲜卑部落的大人。

  这老者,正是段部鲜卑大汗,段日陆眷。

  一个满脸画满图腾的女子正在火堆中跳着古老神秘的舞蹈,手中挥舞着一根藤杖,藤杖上,一只锦鸡正不停滴落着鲜血。

  女子一边跳着,一边用古怪的腔调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

  段日陆眷凝视着女子,眼神中透露着期待之色。

  这女子,是段部的祭司,此时,正在为段日陆眷此次出征,占卜吉凶。

  段日陆眷原本只是乌桓一个奴隶,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可他凭借着一身勇武和运气,他以数十个奴隶起家,一路征伐,建立了如今的段部鲜卑,成为了鲜卑族中东部鲜卑中最强大的势力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段日陆眷武勇消退,开始变得愈发相信鬼神,平日每次有什么大事,他都会招来祭司,占卜吉凶,但凡有一丝凶兆,段日陆眷都会变得十分紧张。

  “啊”

  突然,祭司摊开双臂,眼神变得十分狰狞,大叫一声,吐出一口鲜血。

  段日陆眷见状,大惊失色,连忙命人上前扶住祭司。

  祭司却突然又跳了起来,高举着手中藤杖,口中神神叨叨的说道:“天神即将到来……白狼山将化为血……”

  祭司的话还没有说完,突然一支羽箭从远处射来,正中祭司的胸口。

  “噗……”

  祭司倒地而亡,看着死在地上的祭司,段日陆眷大怒,连忙派出数十名骑兵去查看刚才是何人射箭。

  远处,射箭的是一个满脸傲气的壮汉,此人一身狼袄,头戴狼头毡帽,正是大汗段日陆眷的亲弟弟,段乞珍。

  原本气势汹汹的骑兵们在发现手持铁胎弓的段乞珍后,一个个面露迟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段乞珍挥了挥手,骑兵们如蒙大赦,纷纷退去。

  “大汗,此次是我族进入幽州的好时机,绝对不能错过,这妖女妖言惑众,迷惑大汗,我将她杀了,你若是要罚!便罚我吧。”

  段乞珍来到段日陆眷面前,开口说道。

  段日陆眷看着这个自己从小拉扯大的兄弟,叹了一口气,随着段日陆眷的身子越来越虚弱,这个弟弟,也开始越发放肆了。

  “乞珍,既然如此,我命你领十三部落大军为先锋,进入卢龙塞,与辽东人会合,本汗领其余三十六部,随后便来。”

  眼看族中各位首领都露出跃跃欲试之色,段日陆眷知道,进入幽州一事自己已经无力阻止,只好让段乞珍带着十三个部落的鲜卑军队为先锋,去试一试汉军的底细。

  段乞珍大喜,带着十三个部落,五万鲜卑骑兵,浩浩荡荡的杀向卢龙塞。

  渔阳,随着天气好转,李靖也开始准备彻底平定右北平,战事,一触即发。

第281章 鲜卑之患

  鲜卑大军在段乞珍的带领下,来到右北平,与司马懿、公孙渊会合。

  三方共集结大军十余万,进攻渔阳。

  李靖得知鲜卑大军已经入关,立刻与薛礼、岳飞、秦琼、尉迟恭等人商议,抵御鲜卑大军。

  幽州战起,关翊见洛阳之事基本平定,宫中有高力士,宫外有关平,百官也有沈炼带领的锦衣卫监察,基本没有什么人能够搅起什么风浪,便决定亲赴幽州,以便彻底平定司马懿。

  关翊与陈庆之领兵一万,渡河北上,前往幽州,并带上了姜维、张苞、赵广三将。

  与此同时,告老还乡的诸葛亮回到老家琅,在琅山中建立琅阁,传授弟子治国安邦之策。

  诸葛亮很清楚,关家在朝中的势力已经难以拔除,所以便想培养一些人才,等到关家衰落之日,便是琅阁弟子入朝肃清朝野之时。

  此事自然无法瞒过锦衣卫的眼线,不过关翊对此倒是无所谓,反正等彻底平定幽州之患后,关翊准备在各郡建立官学,推行科举。

首节上一节161/1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