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第159节

  接下来,刘禅又开始给众臣分发府邸、田地,彻底在洛阳定都。

  在关翊随着刘禅迁都之际,李靖几人领着军队正在幽州,与司马懿交战。

  面对李靖的大军,司马懿选择了和公孙渊结盟,在令支与汉军交战,不过即便是二人联合,依旧不是汉军的对手。

  令支,司马懿眼神凝重,身旁众将一个个也是面露惶然,这些日子,他们被李靖打得一路败退,此时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意。

  “公孙将军,正所谓唇亡齿寒,若是老夫被汉军打败,你的辽东亦不得久安,希望你我能够同心同德,共抗汉军。”

  司马懿看向公孙渊,几次战斗失利。公孙渊似乎有了要退兵辽东的意思,这让司马懿十分不满。

  公孙渊闻言,冷笑道:“司马公,汉军势不可挡,我公孙渊大不了上表称臣,反正辽东苦寒之地,我若是能够进入中原为官,那也是求之不得,倒是你,你杀了曹魏那么多的宗室子弟,又灭杀了那么多的世家子弟,你要是战败,你司马家,怕是难存了。”

  原来,在李靖大军刚刚进入右北平的时候,一些世家准备暗通李靖,投降汉国,不想行事不秘,被司马懿察觉。

  司马懿一怒之下,下令诛杀了上百名世家子弟,就连卫臻、蒋济也死于那场动乱。

  其余世家看出司马懿已经穷途末路,可为了保住性命,只能选择臣服司马懿,不过尽管如此,想让他们替司马懿卖命,那自然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司马懿也清楚,世家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己大肆屠杀各大世家,即便向汉投降,那些世家也不会容下自己。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保住右北平,保住自己的势力。

  不过汉军实在太强大了,司马懿从来没有想过,身经百战的自己,有一天会被人在战场上如同耍猴一般,一败再败,甚至看不到一点胜的希望。

  “公孙将军,关翊不比旁人,别人可能看不上你那辽东之地,可关翊不同,他如果灭了我司马懿,绝对不会容忍你公孙渊继续割据辽东。”

  司马懿的语气变得有些冷漠,他指着地图说道:“公孙将军,此时我们二人应该放下嫌隙,努力求存,莫要为了以往的旧怨,反害了自己的性命。”

  公孙渊看着司马懿所指的地方,眼神略微一变,说道:“司马公,你是想要……引段部鲜卑入卢龙塞!”

  段部鲜卑,东部鲜卑中最强大的势力之一,首领段日陆眷,野心勃勃,曾数次进攻卢龙塞,不过都被魏军打退。

  穷途末路的司马懿决定,引鲜卑入境,借鲜卑之力,达成自己割据幽州的目的。

  公孙渊见状,严厉反对,他与段日陆眷乃是旧识,知道此人暴戾残忍,段氏鲜卑更是残虐嗜杀,若是放他们入关,很有可能导致整个幽州乃至辽东,血流成河。

第276章 论功行赏

  公孙渊知道段日陆眷的残暴,所以拒绝了司马懿引段部鲜卑入关的提议,不过后来在司马懿奉公孙渊为主的诱惑下,公孙渊终究还是同意了写信招段部鲜卑入关。

  原来,司马懿一直知道公孙渊和鲜卑人有联系,所以想要引鲜卑入关,只能由公孙渊为主导。

  所以司马懿告诉公孙渊,只要他能够借来鲜卑军队,自己便愿意将大司马的位置让出,甚至让曹芳拜公孙渊为父,让他成为魏国的相国。

  虽然说此时的魏国已经日落西山,可能够成为皇帝的父亲,这个诱惑还是让公孙渊无法拒绝,于是他连夜修书一封,派人送到塞外。

  与此同时,李靖和薛礼、秦琼、尉迟恭及麾下十余名将领,此时也已经来到了令支城外。

  “药师,此时不过才九月下旬,这幽州之地便已经如此寒冷了,这样下去,将士们怕是吃不消了。”

  岳飞哈着白气,脸上露出焦虑之色。

  关翊麾下的汉军都身着重甲,在寒冷的天气下,重甲穿在身上的感觉可想而知。

  李靖早在十多天前就已经上书关翊,请求关翊送来一些厚实的衣物,可一时间关翊也没有办法立刻筹集数万套厚实的衣服。

  因此,如果天气继续这样恶劣下去,即便是李靖等都是世间名将,也只能暂且退兵了。

  “幽州苦寒,的确不能久待。”

  李靖点了点头,可司马懿一心死守令支,想要快速攻破令支,也非易事。

  “李将军,我擒住一个奸细。”

  一个魁梧的身影骑着大宛马从远处奔来,手中还提着一个裹着兽皮的男子。

  来者正是王双,他刚才在巡视的时候,发现一个人鬼鬼祟祟的在外面转悠,因此将此人给擒了下来。

  “你是何人?”李靖看向那个男子,开口问道。

  “小人……小人公孙骆,拜见诸位将军。”

  很快,李靖等人就问出了男子的来历。

  这个男子,名为公孙骆,是公孙渊的家臣,奉命去段部鲜卑送书,回来时却正好撞见王双领兵巡逻,本想回避,没想到反而被王双察觉到不对,直接给擒了下来。

  “给鲜卑人送信?送的什么信?”

  李靖一听公孙骆给鲜卑人送信,顿时心中一惊。

  公孙骆摇头,表示并不知道信中的内容,不过他从毡帽中取出一块兽皮卷,上面是鲜卑人给公孙渊的回信。

  李靖接过兽皮卷,发现上面全是歪七扭八的怪异文字,自己根本就不认识。

  李靖将兽皮递给薛礼、秦琼等将,众将看后纷纷摇头,都表示不认识上面的文字。

  “你们在看什么?”

  就在众人望着兽皮卷一筹莫展的时候,尉迟恭口中哈着白气从帐外走来,满脸好奇的问道。

  秦琼随手将兽皮卷递给尉迟恭,说道:“子全刚才擒获一名奸细,从他身上得到一封书信,但上面的文字我们都不认识。”

  尉迟恭接过兽皮卷,突然脸色一变,怒声道:“好贼子,安敢如此。”

  尉迟恭平日里大字不识几个,众人本不指望尉迟恭能够认识上面的字,可让众人惊讶的是,尉迟恭居然真就认得上面的文字。

  李靖好奇的问道:“敬德将军,你认得上面的文字?”

  尉迟恭点了点头,说道:“俺自幼生在雁门,时常和鲜卑人打交道,这上面的文字,是鲜卑人用来记事的文字,我虽然不能全部认出,但也能勉强辨别上面的信息。”

  “上面写了什么?”

  薛礼好奇的问道,他不知道上面究竟写了些什么东西,能够让尉迟恭如此暴怒。

  尉迟恭说道:“上面写的是鲜卑祭司算出,近日将有百年难遇的雪暴,军队无法征战,说要等来年开春,冰雪融化之后,才能够进兵。”

  “最近有暴雪将至?不好,我们必须要退兵。”

  李靖一听有暴雪将至,顿时大惊失色。

  如今的他们大多数士兵都还只是穿着单衣御寒,如今没有下雪,便已经冻得失去了大半战力,若是真要遇到暴雪,那可真就麻烦大了。

  薛礼、秦琼等人也深知此间干系,当下不敢耽搁,立刻命令军队拔寨,连夜返回渔阳。

  令支城内,司马懿得知汉军退了,不由十分奇怪。恰在这时,天空突然落下一片雪花。

  “原来如此。”

  司马懿看着天空飘落的雪花,顿时明白了汉军为何撤退。

  “往年都是十月开始下雪,不想今年却是早了十多日。”

  公孙渊也有些意外,因为今年的暴雪,似乎来得早了一些。

  一场暴雪足足下了二十多天,寒冷的天气打断了李靖征伐司马懿的脚步。

  关翊得知因为天气原因,李靖不得不撤兵后,也是一阵无语,连忙下令收集各地布匹,制造御寒的衣物,送到渔阳。

  洛阳,刘禅升朝,这是刘禅迁都后第一次正式朝会。

  关翊穿着朝服,和关平一起进入大殿。

  大殿上,刘禅大肆赞扬了关翊一番。随后,命令黄皓捧起圣旨宣读起来。

  圣旨的大意就是关翊讨伐魏国有功,加封关翊为武安侯,食邑七千户,赏赐府邸一栋,宝马三匹,赐金银、布匹若干。

  除了关翊之外,关翊麾下的大将李靖、秦琼、陈庆之、薛礼、尉迟恭、郑和等人也都有封赏,不过即便是封赏最高的尉迟恭,也只是得了镇护将军的职位。

  封赏完了关翊,刘禅又加封关平为大司马,增邑三千户,黄权为太尉,接替关平之位。

  这次的朝会主要就是论功行赏,虽然说司马懿还没有彻底覆灭,不过在朝中众臣眼中,天下已经平定,该是分享胜利的时候了。

  “加封将军魏延为骠骑将军、新城侯……”

  “加封将军李严为太傅……”

  “加封将军张苞为前将军……增邑……”

  “加封将军赵广为辅国将军……”

  “加封将军张嶷为安远将军……”

  “加封将军关兴为卫尉……”

  “丞相诸葛亮治国有方,加封为琅侯……”

  一连串的加封,文武百官都得到了封赏,尽皆兴高采烈,跪地谢恩。

  关翊看着兴奋的朝臣,脸上露出一丝莫名的微笑,如今的关家,还真是到了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地步。

  大司马、大将军、卫尉,加上关索的益州刺史、右将军,关家一门,可谓是权势滔天,无人能及。

第277章 刘禅的野望

  关家的府邸位于皇宫之外,与宫门仅一墙之隔,在关府的旁边,则是丞相诸葛亮的府邸。

  关翊将妻女接到洛阳安置,并且开始在大将军府中布置起来。

  关翊安排了四百陌刀兵和五百铁甲盾兵、五百铁甲强弩兵守卫大将军府,这些军队足以应付任何突发事件,再加上大司马府中安排的军队,仅在关家,关翊就布置了足足三千兵马。

  刘禅似乎有些顾忌关翊的军队,在洛阳坐稳之后,便谋划着招募新军。

  对此,关翊并没有阻止,甚至大力支持,这让刘禅不由怀疑,关翊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刘禅不知道的是,在刘禅组建新军的时候,招募的军队中,大部分都是关翊的招募士兵,他们穿着布衣,操着一口地道的洛阳话,凭借着健壮的体魄,十分轻松的就进入了刘禅的新军。

  新军统领正是诸葛恪,那个诸葛瑾的儿子,他亲手训练新兵,想要建立一支能够抗衡关家的军队。

  刘禅也是大手一挥,从国库中拨出大批钱粮,又命令匠作司不惜一切打造鱼鳞重甲。

  这一切都被关翊看在眼里,对此,他一直毫无表示,甚至是有些关家派系的官员开始转投别的派系,关翊也没有丝毫表示。

  关翊在等,他的心中,并不想对刘禅动手,但为了自己能够安心征战四方,关翊需要一个为自己提供粮草、玉石的后方。所以,他必须要有一个听话的皇帝。

  关翊不愿意主动出击,但是一旦刘禅真的决定对关家动手,那么关翊也绝对不会客气,大不了换一个皇帝罢了。

  在关翊的建议下,关平开始推病,在家休养,对此,刘禅自然是喜闻乐见,赏赐了一些人参、灵芝,安慰关平,让关平好生休养。

  整个洛阳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新春刚过,弘农传来战报,有一伙乱兵聚集,诸葛恪奉命带着新军去平乱,大胜而归。

  刘禅见新军立功,心中大定,认为新军已经拥有了不弱于关翊麾下军队的实力,纵然稍弱,但也不会差得太多。

  深夜,一辆神秘的马车停在了丞相府后门,从马上下来一个头戴黑纱的男子。

  后门打开,一少年左右看了一眼,随后领着黑纱男子进入了丞相府。

  “臣诸葛亮拜见陛下。”

  丞相府中,诸葛亮、诸葛瑾、陈、诸葛恪、黄权等人赫然在列,而那黑纱男子,正是皇帝刘禅。

  刘禅看着诸葛亮等人,摆了摆手,说道:“朕招众卿来此,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臣等愿意替陛下分忧。”

  诸葛亮等人齐声应道,他们知道刘禅的意思,天下太平了,大汉的将军们权势太大,该消减了。

  刘禅说道:“大将军麾下兵多将广,若有不臣之心,朕之生死,尽系于他一念之间。”

首节上一节159/1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