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第157节

  张苞闻言,心中一惊,他看着满脸自信的关翊,心中涌出一个奇怪的念头。

  关翊点了点头,说道:“如今我大汉兵强马壮,若只止步于所谓的十三州,岂不可惜,在大汉之外,还有无穷的疆域。”

  赵广闻言,说道:“显弼莫非指的是鲜卑?”

  关翊点了点头,说道:“鲜卑人占据着大片草原,若是不在我们强盛之时彻底征服他们,早晚他们必定为祸中原,而除了鲜卑人外,还有羌、氐、乌孙、丁零、坚昆等游牧部落,这些,还都是距离我们近的,在更遥远的西方,还有着一个个强大的国家,那些,都将是我需要征服的地方。”

  张苞和赵广被关翊的话彻底震惊了。毕竟,汉自开国以来,占据的领土已经算得上是广袤无比了。

  大漠那片草原,汉国也不是没有想过要征服他们,只是一来大漠苦寒之地,没有汉民愿意迁居大漠,二来则是皇帝不放心手下将领带着大军远征大漠。

  毕竟,打下来多少土地且不说,若是一旦出征的将领拥兵自重,那对于皇帝来说,可是一件天大的麻烦事。

  “可是……陛下会允许你继续开疆扩土吗?”

  张苞有些迟疑,毕竟,要征服那些地方,需要的军队可不是一两万,少说也得几十万大军,刘禅怎么可能放心将几十万大军交给关翊。

  关翊说道:“陛下绝对不会拒绝的。”

  张苞和赵广不知道关翊的自信究竟来自什么地方,但见关翊并非完全没有打算,二人也算是放心了。

  天色已晚,二人告辞离去,对于关翊的雄心壮志,二人也是感觉热血沸腾,不过他们明白,这种大志,想要完成,绝非是一朝一夕,刘禅,根本不可能同意远征。

  “到时候,可就由不得他了。毕竟,祖父让我光复的汉土,我已经做到了,接下来的汉,可不是他老刘家的了。”

  关翊望着眼前的烛火,眼中,燃起了熊熊的战意。

  第二天,关翊和黄权领兵开始前往荆州,而皇帝刘禅,此时也在成都兵马的护卫下,动身从成都离开,随行的,还有朝中百官。

  原本刘禅是准备从汉中进入洛阳的,可一来汉中道路险峻,二来汉中附近多有羌、氐出没,为了防止遭遇危险,最终刘禅决定,从荆州进入洛阳。

  有着百官和家眷,刘禅的队伍行进的非常缓慢,每日只能前进二十里。

  一路上各地大小官员为了迎接圣驾,也是纷纷以黄土垫道、净水铺路,动员百姓,观摩圣驾,生怕有一丝意外,会断了自己的前程。

  如此一来,本就缓慢的队伍,变得更加缓慢了。

第272章 皇帝刘禅

  “臣李严,恭迎陛下。”

  刘禅的玉辇行到江陵,李严携荆州官员一同迎接御驾。

  刘禅这些年来贪图享乐,虽然有诸葛亮时常劝解,但依旧变得有些肥胖,坐在玉辇上都有些直不起身。

  得知前方李严领着荆州官员前来迎接,刘禅想了想,让李严和桂阳太守刘封上前见驾。

  刘封得知刘禅要见自己,有些意外。

  自从刘备死后,刘封自知刘禅不可能重用自己,索性也在桂阳享乐起来,娶了十几个小妾,生了二十多个儿女,也算是享尽天伦之乐。

  这次刘禅迁都,经过荆州,刘封本不愿意来此迎接,可又担心因此遭到猜忌,所以只好熬了几天不眠不休,让自己看起来像是重病模样,以此来降低刘禅的戒心。

  果然,等到李严和刘封上前见驾的时候,刘禅望着这个在父亲口中以勇武著称的兄长,发现刘封面色憔悴,眼中布满血丝,分明是一副病入膏肓的模样,顿时心中戒心大去。

  “兄长可是身体不适?”刘禅清了清嗓子,关心的问道。

  “承蒙陛下挂念,刘封身体还算安好。”

  刘封赶忙回答道,声音有些沙哑,说话间,身体竟有些颤抖。

  “兄长久镇桂阳,如今天下承平,也该好好享受了。”

  刘禅见状,命身旁的黄皓取来一封诏书,打开看了看,盖下印玺。

  刘禅将盖好印玺的圣旨命黄皓递给刘封,刘封接过圣旨,上面赫然写着加封刘封为长沙王,准许刘封返回长沙,安享晚年。

  “刘封谢过陛下。”

  刘封眼眶一红,虽然刘封这个长沙王没有实权,甚至不允许建国,只有一个虚爵。

  但刘封还是十分激动,因为这样一来,自己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算是稳了,自己的子嗣,也将彻底成为大汉长沙王一脉,日后不说权势如何,至少不用担心遭到清算。

  刘禅看着激动的刘封,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对于如何安置刘封,刘禅心中也是十分矛盾。

  刘备临死前,曾嘱咐刘禅不得兄弟相残。因此,刘禅虽然对自己的两个弟弟颇为忌惮,但自始至终都没有做出兄弟相残的事情来,只是将两个弟弟闲置在成都。

  而刘封虽然不是刘备的亲子,但也是入了刘备族谱的从子,只要刘禅没有将刘封开除族谱,那么刘封名义上也是昭烈皇帝的儿子。

  这个身份,作为皇帝的刘禅自然可以剥夺,但刘禅一直没有这么做,只是让刘封当一个贫瘠小郡的太守,远离朝堂。

  如今天下太平,刘禅觉得刘封一直以来也没有表现出对自己有什么不满,终于决定给刘封一个名分。

  将刘封封为长沙王,并且允许刘封的子嗣继承王位,刘封也自此,真正成为了正统的汉室宗亲。

  “你我都是兄弟,不必多礼。”

  安抚了刘封后,刘禅又接见了李严,好生夸赞了李严一番。

  李严治理荆州虽然没有立下什么大功,但毕竟也无过错,刘禅心情大好,也准许李严随驾入洛阳,接受封赏。

  “禀大将军,圣驾已经到了江陵,距离我们不到二十里。”

  此时的关翊和黄权,也抵达了襄阳境内,得知刘禅的队伍已经抵达江陵,关翊和黄权立刻命令大军加快了脚步。

  “众将士听令,随我前往迎接圣驾。”

  为了迎接刘禅,关翊这次带了三千锁甲弓骑兵,八百陌刀兵和三千铁甲盾兵、两千铁甲强弩兵、两千铁甲强弓兵。

  这些军队都是四级精锐,衣甲鲜明,虽然只有一万多,但看起来却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

  相比之下,黄权的一万军队虽然也算精锐,但走在关翊的军队旁边,这些军队就显得有些畏畏缩缩,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两万大军一起朝着刘禅的圣驾靠近,刘禅很快便探知了二人的大军将至,当即命令二人将兵马暂且屯扎在二十里外,让关翊和黄权领着军中将领前来见驾。

  关翊这次迎驾只带了陈庆之一人,黄权则带了张翼、张嶷二将,其余如魏延等人,全都停留在洛阳,在那里等待刘禅接见。

  得知刘禅不准大军靠近,关翊并没有什么意外,当下停下兵马,留下陈庆之统率军队,自己则与黄权、张嶷、张翼几人一同,前去江陵见驾。

  关翊骑着嘶风赤兔马,头戴亮银紫金兜,身披雁翎甲出现在刘禅等人眼前时,所有人眼中,全都流露出了羡慕嫉妒之色。

  刘禅看着正在朝自己靠近的那个年轻人,眼中也流露出复杂之色。

  对于关翊,刘禅是又爱又忌,爱的是关翊能征惯战,所向披靡,忌的也是关翊太厉害了,几乎无人可治,他能够以一己之力覆灭魏吴,如果有一天他想当皇帝,刘禅觉得,似乎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关翊太强了,如今天下太平,刘禅唯一的担忧,便是如何安置关翊了。

  关翊在军中声望太高,并且现在正值壮年,少说也能活个几十年,刘禅不知道,自己究竟用什么位置,才能让关翊心满意足。

  异姓王?刘禅并非没有想过,虽然刘家有异姓不得封王的祖训!

  不过以关翊的功劳,破个例完全没有问题,可王位,真的就能够满足关翊了吗?

  刘禅不知道,诸葛亮也不知道,甚至满朝文武,都不知道,不知道关翊的志向,究竟是什么。

  “臣,关翊,拜见陛下,请恕臣甲胄在身,无法全礼。”

  关翊在距离刘禅两百步外下马,走到刘禅面前,拱手一礼。

  黄权也赶忙行礼,他们身上都穿着厚重的铠甲,连弯腰都十分困难,自然无需多礼。

  刘禅微微一笑,示意黄皓扶自己起身,从玉辇上走下,亲自扶住关翊。

  “大将军征战沙场,劳苦功高,朕如何受到大将军之礼。”

  刘禅微笑着,拉着关翊的手来到玉辇前,对着玉辇后的百官说道:“众位爱卿,还不速速见过我们的大将军。”

  “陛下的礼遇……过了……”

  关平见刘禅对关翊如此礼遇,脸上露出一抹忧色,享有这样礼遇的臣子,在历史上,可都没有什么太好的下场。

  诸葛亮微眯着眼睛,仔细的观察着关翊的神情,似乎想要确定什么。

第273章 关翊的军队

  关翊也有些意外刘禅的礼遇,望着百官那一个个看似恭维,却又好似嘲讽的笑容,关翊的脸上,突然露出了微笑。

  关翊此时的笑让身旁的刘禅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正要开口,却见关翊突然径直走向人群,停在了关平身前。

  “孩儿拜见父亲。”

  关翊对着关平行了一礼,关平连忙扶住关翊,在关翊的耳边低声说道:“似乎有小人在陛下耳边进献谗言。”

  关翊微微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道。

  刘禅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刚才关翊对自己行礼时,也不过微微拱了拱手,而对关平行礼,却是躬身。如此一来,却是让刘禅有些不悦。

  关翊回头,似乎看出了刘禅脸上的不快,但关翊显然并不是十分在乎刘禅的想法,只是上前告诉刘禅,大军已经肃清了前往洛阳的道路,希望刘禅尽快启程。

  刘禅很好的掩饰了自己的不快,笑道:“久闻大将军兵马精壮,今日,正好一观。”

  关翊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请。”

  刘禅返回了玉辇,随后挥手示意出发。

  除了刘禅外,百官中享有车驾的,都是那些秩俸达到千石的官员,也就是所谓的三公九卿,至于其它官员,就只能苦逼的骑马或者走路了。

  诸葛亮和关平都享有车驾,并且二人的车驾并列于刘禅的玉辇之后,而在二人后面,则是大汉的司徒、司空、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等官员。

  关翊骑着嘶风赤兔马跟随在刘禅的车驾旁,在关翊身旁,还有着一名年轻的将领。

  “你是何人?”

  关翊有些好奇此人的身份,因为此人的官位为镇军将军,这个位置,非皇帝的亲信不可为。

  “末将陈,见过大将军。”那将领见关翊发问,连忙恭声答道。

  陈,已故大司徒许靖兄长的外甥,被丞相诸葛亮收为弟子,如今已经成为了皇宫的禁军统领,大汉镇军将军。

  “陈将军倒是年少有为。”

  关翊对着陈笑了笑,虽然他感觉陈看向自己的目光中有些奇怪,但关翊并没有将陈放在眼里。

  对关翊来说,不管是刘禅的宠臣还是诸葛亮的弟子,这些身份,都不重要,此时的关翊,早就已经不是刚刚来到这三国乱世,需要依靠关家的身份才能生存的那个少年了。

  拥有了沈炼组建的情报网和庞大的商会,关翊每年可获取的玉石,都足以开启一场战争,唯一能够限制关翊发展的,已经只剩下了粮食。

  关翊麾下陆陆续续招募的军队加起来,如今早就已经超过了十万,其中在交州、扬州、青州等地方,关翊都留下了一些军队,用来屯田,积攒粮草。

  只要关翊愿意,他已经完全可以脱离汉国,自成一国,只是碍于刘禅此时对关家还算礼遇,关翊不愿意让关平为难,所以才一直没有表现出对刘禅有任何不满。

  但如果刘禅真的想对自己动手,关翊自然有办法,轻易的换一个皇帝。

  毕竟,有兵有粮麾下还有各种猛将的关翊,本身掌握的力量,实际上早就已经超过了刘禅。

  不仅是各个地方,就连成都,这些年来,关翊也不动声色的塞了不少士兵,包括刘禅的禁军。

  那些一个个跟脚清白的益州良家子,其中不少也是关翊招募的益州籍士兵,只不过他们是用另一种身份,被刘禅选为了禁军。

  十多年的时间,关翊早就完成了自己那用系统军队替换大汉军队的计划,毕竟关翊招募的军队,全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即便卸去战甲、兵器,他们也能轻松成为军中的精锐。

  这些年来,不管是益州招募的军队,亦或者是其它地方招募的军队,其中都有关翊的招募士兵混入,只不过数量有多有少,毕竟关翊的军队,对玉石的消耗,还是很大的。

  “当皇帝多累啊,我的兴趣,在于开疆扩土,在于征服四方,若是真当个皇帝,每天就只能待在皇宫治理国政,哪有我现在自在。”

首节上一节157/1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