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第106节

  关翊得知孙权亲自领兵,不由乐了,笑着说道:“若是陆逊领兵,我们可能还需要谨慎一些,但既然是孙权领兵,那我们大胜之日,便已经不远了。”

  关兴对孙权的能力也十分不屑,当即二人各自领兵,兵分两路,前往芜湖,准备一举歼灭孙权军队。

  镇湘水军也同时出发,汉军水陆并进,直取芜湖而去。

  孙权在芜湖分扎三营,由孙韶领一万兵马屯扎赭圻城、唐咨、阚泽领八千丹阳兵屯兵春谷,自领其余兵马,坐镇芜湖。

  关翊兵马抵达赭圻城,在赭圻城外二十里安营扎寨,同时郑和的水军也抵达赭圻城,和濡须坞的吴国水军隔江相对。

  双方都没有率先开战,而是各自做着战斗准备,关翊与吴军对峙的时候,关兴则领兵横扫宣城、广德、永平诸县,最后将军队驻扎于宣城,和关翊互为犄角。

  “将军,吴郡送来战报。”

  秦琼走进关翊军帐,递给关翊一封战报。

  关翊打开战报一看,不由大笑道:“太好了,交州军已经包围了吴县,吴县若破,孙权就再也没有了一丝机会。”

  关索包围了吴县,吴县守将朱据死守不出,但随着关索的猛攻,相信无需多久,关索就能夺下吴县,到时候,便可与关翊、关兴兵马会合,共取建业。

  孙权同样接到了吴县的战报,得知吴县被围,孙权只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便开始召集众将,商议和汉军决战的事情,至于吴县,孙权只能期待朱据能够多守一些时间,等自己打败关翊、关兴后,再回援吴县。

  “报,孙权亲自领兵一万,于赭圻城外结阵,孙韶、唐咨也各自领兵出战。”

  天色刚明,孙权便已经领兵出战,得知吴国叫阵,关翊自不会畏惧,当即领兵于寨外集结。

  关翊麾下近两万军队分列结阵,双方数万大军对峙,旗幡遮天蔽日,就连飞鸟也不敢靠近。

  关翊骑着嘶风赤兔马,领陈庆之、秦琼、尉迟恭、王双等将立于阵前。

  “那青罗伞盖下的人就是孙权,你们若是能够取下孙权首级,势必名扬天下。”

  关翊指着吴军阵中的一处说道,那里,正是孙权的辇车所在。

  尉迟恭和王双闻言,当即请战,要带着兵马直取孙权。

  关翊拦下了二人,此时双方都还没有动手,几万大军相持,可不敢随意发起进攻,一旦乱了阵型,即便以关翊麾下兵马之精锐,也很容易造成严重损伤,关翊可不想自己的军队,损失在一场必胜的战斗中。

  孙权坐在辇车上,对于战争,孙权一点都不陌生,他自幼随着父、兄征战,虽然自己领兵没有胜过,但孙权对于用兵,还是有着自己的见解的。

  孙权深知此时吴军士气不及汉军,所以必须要当先鼓舞士气,看了看身边的诸将,孙权决定要先从斗将上,找回士气。

  “你们谁敢出战?”孙权看了一眼身边的将领,开口问道。

  “末将谭雄愿往。”

  一名吴军将领应声出战,他名为谭雄,虽然并没有什么名气,但正所谓初生牛犊,他对于汉军并没有丝毫畏惧,当即拍马而出,来到了两军阵前。

  “本将军乃是吴郡谭雄,何人敢出来与我一战。”

  谭雄横枪立马,大声叫阵。

  尉迟恭见状,拍马而出,倒拖着丈八点钢槊,来到阵前。

  “某乃雁门尉迟敬德,鼠辈,速来领死。”

  尉迟恭来到阵前,手中丈八点钢槊微微一晃,冷笑着望着谭雄。

  “好胆,看我如何斩你。”

  谭雄见尉迟恭面露不屑,心中暗怒,当即挺枪杀向尉迟恭。

  尉迟恭举槊相迎,双方枪槊并举,战在了一起。

  “铛……”

  战了四五个回合,谭雄额头不由浮现汗珠,他感觉到自己的双臂好像已经完全不属于自己了。

  尉迟恭则越战越勇,手中丈八点钢槊接连刺出,杀得谭雄手忙脚乱,眼看就要落败,吴军阵中两名小将纵马杀出,前来救援谭雄。

  这两名小将,一个叫做李异,一个叫做谢旌,都是吴军中颇有勇名的小将。

  “无耻之徒。”

  关翊见吴将想要围攻尉迟恭,便命王双、秦琼出战接应尉迟恭。

  王双挥刀拦下谢旌,秦琼持枪挡住李异,六将混战。突然,一名将领当先坠马,正是谭雄,他的胸口被尉迟恭一鞭打碎,俨然已经丧命。

  眼看谭雄战死,正在和秦琼交战的李异心中慌乱,被秦琼抓住机会,一枪挑落马下。

  谭雄和李异一死,正在和王双交战的谢旌心中不由生出退意,只是他想退,王双却不给他机会,手中大刀接连劈出,谢旌无奈,只能持斧招架。

  尉迟恭和秦琼击杀了各自的对手,对视一眼,尉迟恭开口说道:“叔宝,杀几个吴将算不得本事,你可敢与我一起去宰了那孙权?”

  秦琼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战意,说道:“有何不敢!”

  “那我们就上吧。”

  尉迟恭闻言,哈哈一笑,纵马挺槊,直接朝着孙权伞盖出杀去。

  秦琼也不甘示弱,拍马与尉迟恭并行,孙权见尉迟恭和秦琼竟敢如此狂妄,不由大怒。

  “杀。”

  尉迟恭和秦琼杀入吴军阵中,所过之处,无一合之敌。

  关翊见状,担心尉迟恭和秦琼有失,当即挥舞令旗,发起了攻击。

  “杀啊。”

  五百铁甲弓骑兵当先出阵,直奔吴军中军,铁甲盾兵、重甲槊兵也接连出阵,杀向吴军。

第183章 吴军败退

  吴军阵中,孙权见汉军勇不可当,连忙传令孙韶、唐咨发起进攻。

  孙韶和唐咨接到命令后,当即挥军加入战场。

  数万大军厮杀,战场上血雾弥漫,秦琼、尉迟恭二将当先,所过之处,无人能挡。

  二将一路直奔孙权伞盖,在亲兵的掩护下,二将很快来到了距离孙权不过数十丈外的地方。

  孙权望着浑身血污的秦琼、尉迟恭,心中不由一慌,下意识看向身旁的周泰。

  周泰紧握手中大刀,眼神凝重,若是再年轻十岁,周泰此时早已经冲杀在前,可此时的周泰,早就已经不负年轻时的勇武,现在的他,久病缠身,之所以撑着病体上阵,不过是担心孙权罢了。

  孙权看着周泰发白的鬓角,也是幽幽一叹,他也明白,周泰已经无法为他冲锋陷阵了。

  “杀啊。”

  尉迟恭和秦琼挥舞手中兵器,宛如两尊杀神,接连斩杀吴军数名将领,吴军见状,再也不敢阻拦二将。

  “杀啊。”

  唐咨领着丹阳兵直扑汉军左翼,关翊见状,正要分兵迎敌,却突然看到左边尘土飞扬,一将一马当先,手中青龙刀挥舞,杀得吴军人仰马翻,来者,正是关兴。

  “将士们,杀啊。”

  关兴领兵截住丹阳兵,丹阳兵虽然善战,但毕竟是仓促成军,面对汉军的攻击,他们显得有些混乱,混战中,关兴瞥见唐咨身影,当即催动胯下卷毛赤兔马,直取唐咨。

  “唐咨匹夫,吃吾一刀。”

  关兴纵马杀到唐咨身旁,挥刀斩向唐咨,唐咨大骇,连忙挺枪迎战,双方战成一团,一时间难分胜负。

  关翊见唐咨已经被关兴拦下,顿时放下心来,然后命令陈庆之领兵抵挡孙韶军队,自己则率领陌刀兵朝着孙权的伞盖推进。

  “噗……”

  关翊挥舞手中赤血凤嘴刀,在陌刀兵的掩护下,关翊无需顾及防御,只需要不停的挥刀,不知道多少敌人倒在了关翊刀下,关翊也不记得击杀了多少敌人,他此时只有一个念头,斩杀孙权。

  一群身披鱼鳞重甲,手持盾牌、长矛的军队拦住了尉迟恭和秦琼的攻势,这支军队,正是孙权的近卫,解烦军。

  “有点意思。”

  杀红了眼的尉迟恭望着解烦军,没有丝毫犹豫,当先催马杀向解烦军。

  秦琼担心尉迟恭有失,也连忙跟上,随着尉迟恭一起杀入解烦军中。

  “噗……”

  尉迟恭挥舞手中丈八点钢槊,将一名解烦军直接挑飞,解烦军作为孙权亲卫,装备精良,可又如何能够挡得住尉迟恭的神力,落地之后直接吐血而亡。

  秦琼手中湛金枪接连刺出,逼退解烦军士兵,和尉迟恭会合,二将聚在一起,抵御着解烦军的进攻。

  孙权见敌将终于被困住,松了一口气,大喜道:“孤有解烦二部,何惧汉军。”

  话音未落,一群手持陌刀的精壮杀至,正是关翊领着陌刀兵杀到。

  见秦琼和尉迟恭被困,关翊没有犹豫,直接领着陌刀兵杀向解烦军,解烦军虽然精锐,但又如何抵得住陌刀的劈砍,更何况陌刀兵后,还有铁甲盾兵与重甲槊兵的存在。

  尉迟恭和秦琼见关翊亲自领兵来救,心中战意更足,尉迟恭望着远处的孙权伞盖,突然大吼一声,抬手将手中丈八点钢槊掷出。

  “嗖……”

  丈八点钢槊化作一道乌光,掷向孙权。

  孙权瞪大了眼睛,眼看丈八点钢槊就要射中孙权。突然,一柄大刀出现,撞击在了丈八点钢槊上。

  丈八点钢槊被撞偏,直接插在了孙权的辇车上,吓得孙权脸色煞白。

  “快,后退、后退……”

  孙权一名近侍下意识命令车夫带着辇车后退,周泰正要开口阻拦,却突然感觉胸口一紧,一口鲜血喷涌而出,原来是他挡下丈八点钢槊的时候,用力过猛,身体不堪重负,震伤了肺腑。

  在孙权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被车夫们推着向后退去,正在死战的解烦军见孙权的青罗伞盖正在后移,顿时士气一滞。

  “孙权已死,孙权已死。”

  关翊见孙权的大纛正在后撤,当即大喜,命令士兵大喊孙权已死。

  吴军士兵闻听此言,回头看时,果然见孙权的大纛已经移位,顿时失去了战意。

  “吴王死了……怎么可能……”

  孙韶正领着军队和陈庆之所率兵马缠斗。突然,一名浑身是血的吴将来到孙韶身边,告知了孙权已死的消息。

  吴将哭道:“吴王被汉将以槊击杀,将军,我们败了。”

  “败了……败了……”

  孙韶闻言,整个人变得失魂落魄,最后下令撤出战场。

  右翼的吴军败退,左翼的唐咨也想要后撤,却被关兴追上,慌乱中,被关兴一刀拦腰斩断,惨死于乱军之中。

  吴军开始溃败,关翊见状,趁势掩杀,吴军根本无心迎战,哪怕是解烦军,也因为孙权的消失,失去战意,或是战死,或是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与此同时,长江上,陆逊正领着吴国水军,和郑和统领的镇湘水军对峙,双方都没有率先发动攻击。

  楼船上,郑和嘴角含笑,他看得出来,这次的对手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不过郑和不在乎,因为他知道,敌人大势已去,胜利,迟早是属于自己的。

  陆逊也站立在楼船上,他望着江面上那支整齐的水军,默然不语。

  “陆伯言,为何还不发起进攻?”

  突然,一艘小船划到吴军楼船旁,一名满脸愤然的吴将登上楼船,满脸不满的质问道。

  陆逊看向来人,见是都护将军孙咨,心中不由一叹。

  孙咨是吴王孙权堂弟孙皎之子,深得孙权喜爱,被委以重任,统领濡须坞水军,虽然名义上隶属于陆逊,但陆逊却也没有办法轻易调动此人。

  陆逊还没有来得及开口,一旁的周鲂连忙说道:“汉国水军将领对水战颇为精通,大都督正在等敌人露出破绽,孙将军莫要着急。”

首节上一节106/1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