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匈奴只怕已经占据河内郡全郡!”
“只怕不日便会兵发河东郡!”
刘协勃然色变。
他腾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颤声道。
“若是河东郡一破,则长安危矣!诸位爱卿可有破敌良策!”
殿内众人一个个交头接耳。
“度辽将军耿祉乃我大汉专门用来对付南匈奴的。不想居然被南匈奴所破!”
“南匈奴拥兵二十万,更有王庭部队为其锋锐,其势只怕难以抵挡!”
“若是河东郡一失,下一个便是我长安城了!”
“为今之计,如之奈何?”
众人一个个面露忧色。
光禄大夫杨彪出列道。
“陛下,老臣以为,袁本初占据冀州,兵多将广,可以命他前往河东郡,收服匈奴!”
刘协脸色稍缓,满意地点点头。
“爱卿所言甚为有理!”
王允面露苦笑之色,长叹一声道。
“陛下,袁本初与匈奴大战于黎阳!本来形势一片大好,奈何王庭部队突然冲出,致使功亏一溃,最终落败!”
此话一出,大殿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众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便是王允和杨彪这两员老臣,也没了主意。
刘协也是慌了神,他苦叹道。
“如此看来,只能请董太师出手了!”
董卓一手抚在腰间的长剑之上,大踏步地迈入了大殿之内,朗声笑道。
“陛下勿忧!匈奴刚刚在河内郡遭逢大败!”
“左贤王呼厨泉战死!左贤王三万匈奴骑兵全军覆没!”
“哦?此乃天大的好消息!”
刘协长舒了一口气,面露欣喜之色道。
“董太师劳苦功高!朕当重重有赏!”
董卓哈哈大笑道。
“本太师坐镇长安城,却是未曾出手!此事乃是王旭所为!”
“王旭?”
刘协满脸的问号。
他看向了殿内众人道:“诸位爱卿,你们可有人识得那王旭?”
众人一个个直摇头。
刘协看向了董卓道。
“董太师,不知道那王旭乃是何人?如今任何职位?”
却听董卓大笑道:“陛下,那王旭乃是河内郡平皋县县令!”
“平皋县县令?”
王允摇了摇头道。
“董太师,区区一个县令,怎么可能有如此本事?”
“莫不是情报有误?”
殿内众人一个个也是面露不信之色。
在他们想来,耿祉、袁绍、王匡都无法匹敌。
再加上匈奴那二十万的兵力,岂不是一个区区县令能够匹敌的?
董卓坐在一旁,傲然笑道。
“此事本太师已经确认过了!有呼厨泉的首级为证!”
他朝着殿外大喝一声。
“将呼厨泉的首级呈上来!”
吕布昂首迈入大殿之中,他的手中托着一个匣子。
他右手一抬,匣子已经打开。
一个人头赫然出现在了那里。
不少人上前确认了一番。
一个个纷纷点头。
王允禀报道:“陛下,这首级正是那南匈奴左贤王呼厨泉的!”
“好啊!太好了!”
刘协大笑道:“自南匈奴踏入我大汉以来,我大汉重未获得如此大胜!”
殿内众人一个个也是大喜。
他们一个个也是交头接耳,语气颇为畅快。
……
长安城门口。
百姓们一个个聚集在酒店门口,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匈奴大军已经攻战了河内郡。”
“是啊,我也听说了!匈奴人若是正攻打过来,只怕我们长安危矣!”
“你们这消息可落伍了!我听说,河内郡刚刚取得了一场大胜,三万匈奴人全军覆没!匈奴左贤王身死!”
“此话当真?”
“这还能有假?我二表哥的姨父在董太师府内任职,消息就是他那传过来的。”
“若是真的,那可就太好了!”
“唉!”一名虬髯客叹息了一声道,“我听说南匈奴有二十万大军,区区三万兵马,又有什么用?”
“万一南匈奴一怒之下,出兵河东,则我们长安可就麻烦了!”
此话一出,众人的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从城外飞奔而来。
他们一个个唉声叹气起来。
就在这时,城门外,一道马蹄声传来。
一人胯坐在战马之上,大声呼喊道。
“捷报!八百里加急,河内郡捷报!”
“平皋县县令出兵,河内郡获得三场大捷,匈奴骑兵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第23章
众人闻言,纷纷让将了开来。
望着战马飞奔而去,众人一个个满是不敢置信。
“这怎么可能?”
“这不会是真的吧?”
“匈奴人二十万大军,就这么败了?”
“这未免太不可思议了!”
“这可是朝廷八百里加急的捷报,还能有假?”
“太好了!匈奴人终于全军覆没了!”一名虬髯客大笑道。
“今天我作请客,请大家好好喝上两杯!”
“来,大家一起喝上两杯!”
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
未央宫内。
大殿之上。
刘协看向董卓道:“董太师,不知道你以为,这王旭该如何赏赐?”
董卓大马金刀地坐在那里,笑着道。
“陛下,如今河内郡太守王匡战死,我们正好任命王旭为河内郡太守!”
“董太师所言甚是!便依董太师……”
刘协的话还没有说完,一名殿前侍卫匆匆跑上前来。
“启禀陛下,捷报!八百里加急捷报!河内郡大捷!”
“如今信使已经在殿外候着了!”
众人为之一愣。
河内郡大捷?他们刚刚不是收到了吗?
便是连刘协,也是面露不解之色道。
但他知道捷报作不了假,当即他朗声道:“快传!”
大太监上前高喊道:“传信使进殿!”
伴随着一声声高喊声。
那信使左手拿着一份文书,双手提着三个木匣,大踏步地走入了大殿之内。
他朝着刘协深深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