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 第47节

这道题,他算是略有耳闻。

以前在前世的时候,多多少少被强制的,了解了一些儒家五经的经典名句,现在正好用到刀刃上了。

随后,便是下一题注解。

遇到不懂的,秦文远直接略过,懂得,便书写所有的想法,做法看起来干脆且果断。

在其他考生还在各种打草稿,不敢写下答案的时候,秦文远却已经是在奋笔疾书了,甚至是……即将都要做完第一天所有题目了。

时间缓缓流逝,在秦文远彻底结束的时候,其他的考生这才开始刚刚动笔呢。

看着宣纸上自己的杰作,秦文远很是满意的点头。

“这第一天的题目,算是完成了啊。”

秦文远笑了下,接着便看向第二个题目,时策。

时策主要考的是治国之策,题目一般会是目前大唐面临的治国难题。

然后,考生给出当前的决绝之策,最终谁的策论更好,谁就可以提名。

这一点的话那就更简单了,拥有远超几千年的历史以及文化瑰宝,秦文远应对起来轻松至极。

甚至秦文远,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来写下这篇治国之策。

“财务?此时为贞观六年,各种天灾人祸,导致大唐出其的穷。”

“倒是没想到,今年的策论科举,考的竟然会是财务。”

秦文远笑了一声。

这个问题,让他这个后世人来做,简直就像是白送的考题。

解决很简单。

比如大唐财务问题,便需要扩充商旅规模,大力发展商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大力发展建设。

毕竟,大唐国库里面都没什么钱,连当今陛下李世民都得节俭,你还怎么建设啊?

而且没先让老百姓们看到挣钱机会,连画大饼都没有,他们就完全没动力,做事情也会大打折扣。

很可能一天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硬是拖了十几天才完成。

这都是真实存在的。

而这,很可惜,基本不会被人认同。

因为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人乃是最低贱的身份,没有人会看得起。

而秦文远的想法,则是增加商人的地位。

这样人人不会觉得,成为商人就是耻辱,那么经商的人就多了,经济也就带动了起来。

同时,也要推广以及支持商业发展,设立商税。

这么一篇策论,要是出现在朝堂上,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是整个天下的反弹。

只不秦文远也无所谓,他就是直接写了出来,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下全部,别人买张不买帐,与他无关。

甚至秦文远,还精细到了细节方面。

比如要是增加商税的话,单单举国上下的商人,商税收入如何?

全部一一举出。

再比如提出假设,商税得以成功执行的话,大唐举国所收到的商税,甚至可以超过现如今大唐赋税的数倍之多。

就类似于后世的缴税,什么收入收取多少的税率等等。

这样下来,商人或许有些肉疼,但却是实打实挣钱了。

而百姓们赋税轻了,那么变相的家里也富裕了,幸福感也会往上涨,对大唐也会更加信赖以及依赖了。

这个设想如果推广成功,那将会是无法想象的。

商人地位底下,

其实天下人瞧不起商贾,这是其一原因,其二就是那些世家大族,贵族等等,也希望世人瞧不起。

因为要是征收商税的话,他们是最先被割韭菜的。

毕竟所有的世家大族,包括五姓七望,除了田地之外,最大的收入其实就是各种商业了。

他们嘴里说是看不起商业,但是不管朝廷还是世家大族,贵族等等,谁家没有涉及商业呢?

只是之前,没有人仔细去算这个而已,同时也没有这样想。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但是秦文远知道,这个方案实施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甚至说是天方夜谭也不为过。

因为如今五姓七望,对大唐的掌控力实在是太恐怖了。

之前长安城外的土匪袭击,仅仅只是一个卢谦,就可以让他们动手了,不怕长安官兵威胁,便可窥世家恐怖的冰山一角。

第五十九章:提前交卷,震惊的考官!

恐怕,五姓七望,早就渗透入大唐的方方面面了。

想要让他这个商法实施,那么首当其冲的,便是五姓七望利益受到巨大冲击,必定会被他们否决。

至今当今圣上李世民……

恐怕也独木难支了吧。

秦文远想到这,无奈叹了口气。

世家的影响力,还真的是方方面面啊,不管是考试还是经商,他都是看到了。

真的是挥也挥不去。

很快,秦文远收拾了心态,将第二项题目书写完毕,便把目光看向了最后一道题,也就是诗赋。

诗赋的话,对他而言是最简单的了,毕竟在还没有穿越之前,基本所有孩子,从小都是在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诗句过来的。

而现在,李白他们可都还没有出生,剽窃诗句也只会成为他秦某人的首创。

秦文远看了下题目,第一道是若是生于盛世,你会有何感想?

秦文远微微思索,立即书写着唐代子秋的【长安早秋】。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门门走马征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楼。

这作者子秋,虽然也是唐朝人,但还没有出生呢。

所以这首诗,目前完全属于秦文远首创得了。

赋方面,秦文远便摘写了曹雪芹的【杏帘在望】。

曹雪芹,懂得都懂,也还没有出生呢。

最后,当秦文远全部将考试题目写完的时候,时间仅仅只过去了两个时辰。

“叮叮叮!”

突然之间,安静的科举院子里面,响起了一阵很是清脆的铃铛声。

这是考生要交卷的提示声,说明考生已经答题完毕,准备交卷。

一时之间,在秦文远附近隔间的考生都愣住了。

这什么情况啊?

这不是才科举第一天吗?

这才过去两个时辰而已,天都还没黑,夕阳都还没出来,结果就有人交卷了??

几个考生人都傻了。

“嗯?怎么有人交卷了,会不会是不小心碰到了?”

“我的天,这才两个时辰,我连经学的第一道题目都还在犹豫着,结果就有人交卷了?”

“这么快交卷?估计此人也是和我一样,被这考题给彻底击溃了,应该是放弃了吧。”

考生们各自在自己的小隔间里面,自言自语着。

有的人惊叹,有的人惋惜,也有的人鄙视,神态不一。

尽管是有人惊叹秦文远的聪明,但是他也绝对不会想到,秦文远交的并不是第一天的题目,而是接下来三天内的题目,他全部都是做完了!

很快,一名考官来到了秦文远面前,平静问道:“确定交卷了吗?”

秦文远点头,将试卷递给考官,笑道:“我估计我家夫人,正在家里为我这次科举急得和热锅蚂蚁一样,我得尽快回去。”

考官漫不经心的点头,并不在意。

他当考官有三四年了,像秦文远这样直接放弃考试的考生,他见得太多了。

是的,从始至终他就没相信,秦文远是将考题全部写完了。

“从这里出去,顺着大门直接走,便可以出去了。”

“切记,不可东张西望。”

秦文远再次点头,拿起长乐因为自己赶考,特地亲自细心采购的笔墨纸砚,然后头也不回,直接离开了。

秦文远离开的身影,让这个考官看的口气。

“科举的确难,可如你这样直接放弃的,还真的是少见。”

这个考官满脸鄙夷,拿着试卷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随后,一名官员走了过来,此人乃是魏征。

这次主考官是魏征,他为人铁面无私,科举这件事情也只要交给他,李世民才会真正的放心。

此时此刻,他来到秦文远交卷的地方,问道:“刚才有人交卷了?”

毕竟是在这芸芸考生之中,第一位交卷的人,魏征还是有些期待的。

考官点了点头,不屑道:“魏大人,没错。”

“他不到两个时辰就交卷了,而且还是三天的题全交卷了。”

“估计是那些世家大族举荐进来的考生了,每年都会有几十个,不按照正常规矩,直接被他们推送进来的考生,也每年他们都会落榜。”

“这位考生,应该就是被考题给难得崩溃了,所以才提前交卷。”

闻得此言,魏征微微皱眉。

今年是他第一次主持科举,倒也不清楚有这样的事情。

魏征冷哼一声,没好气道:“若是有这样的规矩,晚点我上奏陛下,请求他废除掉这种规矩。”

“先不说这个,那个考生他是谁,是哪一家举荐的?”

考官愣了一下,这还真没看过秦文远的名字。

每一张试卷,都是有着考生名字的。

首节上一节47/1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