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起会意,道:“大将军,那万朱河不但连着旧有的河道,还连着小王庄,小王庄那一处也是依托着旧有的河道建立起来。”
李嗣业笑道:“既如此,小王庄可破矣!”
姬延这时明白过来,一下站起身来,“爱卿可是我军先下手为强?”
李嗣业忙道:“大王英明!”
姬延走了几步,却沉吟道:“只是小王庄的河堤怕是不够高。”
徐起跟着道:“小王庄的河堤的确是不够高,但小王庄的地势比较孤立,只要我军先不打小王庄,而是切断小王庄与后面李家镇的联系,则我军可以沿岸竖堤,将万朱河水引入小王庄内。”
徐起又道:“且小王庄距离万朱河不过两里地,大周军过河就是,所费工程不大。”
姬延点头道:“诸将可还有异议?”
众将皆道:“大王英明!大周军必胜!”
姬延点头道:“既是如此,此事交与陌刀军打探明白。我军休整两日,后日开始渡河。”
众将领令而去。
姬延正要休息,又有传报,道是四海金号的人来。
姬延应允。
本就是他招来的。
那人一身青色粗衣,看起来与秦人打扮无异。
四海金号背后的主人是谁,天下尽知,如今秦国与大周朝交锋,这些四海金号的人行事之间也小心了许多。
“小人蛮虎拜见大王!”
姬延有些乐了。
这蛮虎也不怎么身躯高大魁梧,倒是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蛮虎,如今孤要问你,可有办法暗中替孤运输手雷?”
如果炮弹,姬延当然是想要的,可是路途遥远,难免路上出差错。
可是手雷不一样,个头小,就是车中夹送一些也很容易。
蛮虎道:“大王放心,只要大王想要的,四海金号必拼尽全力。”
姬延乐了,“放心归放心,只是孤也不是十万火急,你可先试着运输一些,不必太张扬。孤也不希望看到四海金号的人员损失太大。”
蛮虎赶紧跪下,“小人遵令!”
蛮虎一去,姬延方才空闲下来,正好早间送来的奏折还没有看。
没有重大的事情发生,都是宫里的消息放在最上。
这也是姬延为甚么一直到这里才开始翻看奏折的理由。
他的后宫之内,诸事都好。
有太医的悉心照顾,众皇后和王子都还健康,只有燕璃的孩子出了些红疹,用了些药也就消退。
还好姬延用最后的一点昏庸值兑换了一些儿科药品留在太医院,以备不测。
其实不用药,也不用太担心,他可是给自己这些孩子都用了九转延年丹的,这些药品只是以防万一罢了。
还有一件喜事,元清似乎也怀上了龙子。
现在倒只有施夷光和阿青二女没有怀上。
回去洛邑以后,得多下些功夫。
不过等到回去以后,孩子们也都快半岁了吧!
姬延不由更是牵挂起来。
过了半晌,才开始看下面的奏折。
吴起的消息早被言侯查到,而且魏王给了吴起很大的权力,让他暗中操练魏卒。
不过对于魏王的举动,姬延也不以为意。
魏国接连失去两个大郡,实力已经大减。
国内接连的战乱以及天灾,已经让民心离德到了极点。
没有经济,打什么仗?
但下一条消息让姬延有些动容。
苏秦又开始游走各国。
甚至暗中拉拢一些旧贵族。
比如楚地、吴地这两处的贵族,是苏秦的重点对象。
不用说,这两地都是新近才被大周朝收回来,民心倒是稳定下来,但那些贵族豪强却不会满意。
大周朝的郡县制,无疑会动了他们的利益。
这是他们不能够轻易就忍受下来的。
单独一个魏国或者赵国起事,姬延都还不太担心,有霍去病在南阳郡,还怕翻了天不成?
而齐国和鲁国那里,又有项羽在镇守着。
越国既弱小又太遥远。
唯有大周朝自己的内乱才是姬延更为担心的。
特别是各地的豪强,才是心头大患。
只是姬延看了一遍,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动了那些豪强的利益,怎么也不可能让人家轻易的臣服。
只有尽快一统六合,让各处的百姓安居乐业,他才有时间一点一点的将这些豪强拔出来。
第946章 白起的震惊
接下来的一个奏折倒是让姬延来了兴致。
军械监来消息说,已经将珍妮纺织机制造出来。只是有一个问题,现在蚕丝的数量有限,无法制造出更多的织品。
现在的情况是,用羊毛也在纺织机上试验过,但还不能成形,具体的问题所在还在研究中。
而棉花只存在于姬延的记忆当中,现在的战国时代并没有棉花的种植。要么用昏庸点继续兑换,要么去西域去找到野棉花种子。
但即使找到野棉花种子,还得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育种、栽培等等,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怕是不行的。
纺织机倒是也试验过织造麻衣,也能够成功。但织造麻制衣服未免太过低端,而且这是工业大倒退。
这种低端的市场一定要留给底层的百姓。
比如说有的百姓在照顾家庭、又要种地,那他们没有机会去大周朝的工厂或是工地里做活,如果家里还有其他的主要劳动力还好,如果没有,那很可能只能靠着纺织麻衣换得一些小钱过活。
所以姬延无论如何也不会去动这一块。
剩下的办法就只有两条。
第一、引导吴地、鲁国的百姓加大养蚕的力度。当然这个得靠市场和官方一起来做文章。以后可以考虑将丝织品当作给官员奖励的其中一样。
第二、让军械监继续改进纺织机,要把羊毛给好好利用上。现在大周朝在燕地已经和匈奴蛮夷通商,今后会有更多的羊毛流入关内,不能浪费了。
思索清楚,姬延在奏折上批注。
军械监第二道奏折,则是打磨机的改进。
之前军械监打造的机械,一直不是太精密。比如说车床,由于自身的精度不高,打磨出来的兵器往往得有人工再进一步的加工。
现在军械监对原来的水压锻造之法进行了改进,能够生产出精度更高的车床,以及性能更好的钢铁。
这距离姬延想像中的工业母床已经不太远。
到了那时,姬延就可以重新制造蒸汽机。
想到这一点,姬延有些兴奋,又给军械监批下一笔奖金和经费。
一边两天的时间里,大周军都显得波澜不惊。
倒是让白起那里更加不安。
只是无论他派出多少探子,回报的消息还是一样。大周军到了万朱河边上就死活不挪窝。
可想而知,白起的压力有多大。
司马错兵败身死,朝廷震动,举国皆惊。
秦王更是当场砸伤了兵部尚书,还要拔剑砍人。这且不说,秦王当时离朝,去后宫一连宠幸了十三位妃子,直到次日才再度上朝。
一上朝,就要拿司马错治罪。
司马错虽然自刎沙场,但罪名却不能免去。
眼见秦王盛怒,朝中百官也无人敢替他出头。
没爵、尸首充草悬于咸阳城外的东城门之上、灭其三族。
如此重罚,令得满朝文武都是大气不敢出一下。
至于白起,也是受到牵连。
不但陕城之败,主要责任人是白起,而且苍平道一战也是白起和司马错一起谋划的。
所以秦王要治其罪也不是凭白冤枉。
只是最后文武百官找来秦国宗室,一起苦苦劝说秦王,方才免去了罪名。
却令白起在半个月之内打退姬延的大周军。
否则,数罪并罚,收他白起回去咸阳治罪。
这两日里,咸阳方面的各种信件如雪片般的飞到白起手里,令他应接不暇。
有通风报信的,有来质问的,甚至还有些官员干脆的设法调走自己的子侄。
本来,这些秦国的高官贵族将子侄后辈送到白起军中,无非是想镀金而已。可现在一看,这哪里是镀金,这是要命啊!
赶紧的,把这些子侄设法弄回去才好。
单只是这样的信函就有上百件之多。
白起的心情也变得极为不好。
如此下去,何谈什么军心?
秦军变了!
白起暗叹。
以前的秦军,人人向前争功。
白起双目一闭,再睁开时,已是精芒闪动,“来人!”
外面两名军士进来。
白起手一指,“这些,都给本将烧掉,一个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