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796节

  为何姬延打到陕城这里就不动了?

  并非不能,是不愿也。

  再怎么能打,也是打自己的臣子,打自己的子民。

  现在天子换了一个方式,先与民亲近,不取民间分毫,更让民间受益。

  这样一来,民心倒向大周朝是必然之事。

  再这样以秦人治理秦人,积极选拔秦国的人才,如此一来,连读书人的心也被天子收服。

  甚至这样选拔官员,秦国里的一些地方小豪强也有很大的机会。

  比如这眼前的几个人,除了一个洗堪和刘可,其余都是地方豪强,他们也有功名之心的。

  可以说,除了秦国的大豪强大贵族,姬延都在使手段拉拢分化。

  这谁招架得住。

  果然,姬延在陕城的动作,顿时像是狂风大作一般,消息向着四处扩散开。

  加上大周军不侵民不扰民,大周朝的声势蹭蹭的往上窜升。

  根本不用言侯传来消息,姬延只看看自己的声望上涨就可以知道。

  毕竟其他的方向上,并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必定就只是秦人对他生出的好感。

第928章 着急的白起司马错

  此时的白起,却和司马错二人愁容相对。

  白起道:“如今大周军只在陕城停留,既不来攻打这里,又不绕道而去,不知是何缘故?”

  司马错也道:“你我二人,每日都不知道要派出多少侦骑前去查看,也不知道那小天子到底卖的什么药?”

  白起道:“现在秦王天天十几道加急信函来催促,实是招架不住。”

  司马错道:“换作你是秦王位置也会如此。怎么说咱们这些将领也是保家卫国的才是。只是可恨大周军的火器太强,才不得不行此下策。”

  白起也道:“是啊!这些话偏偏还不能与大王直说。若是走漏了风声,此计必败。若是那时,只怕是函谷关也挡不住大周军的火炮。”

  司马错对大周军的火炮更是心有余悸道:“如此神器,实是令人想像不到。”

  又道:“只是再这样僵持下去,只怕大王要免去你我二人的军职。”

  白起也一筹莫展道:“真要如此,则大秦国亡矣!”

  秦国不是没有能打的将领,可王翦王离等将已经被大周军当场打死。

  王也是如此。

  现在秦国剩下的几个能打的,都在这里。

  再换将,真不如直接投降。

  司马错道:“原来李斯大人还可以替你我美言几句,只是几场败仗打下来,李斯大人自己的脑袋怕都是悬在空中。”

  白起突然道:“不如这样,你再去引诱大周军前来?”

  司马错犹豫,“真要如此?”

  如果他这里抽出兵力去引诱大周军,则剩下的兵力更少。

  在原来的计划当中,白起在河流处只假作抵抗,真正的埋伏还在后面。

  而司马错这一部分人马,则须死死堵住姬延的退路才可以。

  白起道:“也许咱们一开始就走错了这一步,你带着如此大军守在此处,那姬延如何敢来?”

  司马错无奈道:“先前那姬延攻打如此急迫,哪里想得到又会突然停下来?”

  白起道:“现在再说这些已经无用,只是你十万人马在那里,周军必是已经发现,至少要出动一半的兵力去吸引姬延前来。”

  司马错仔细想了一下,“若只是出动一半的兵力,必不能让他中计。除非我全军作为诱饵。”

  十万人的诱饵,司马错的计划让白起也不由得眼皮子一阵狂跳。

  “没有了这十万兵马,可该如何与大王解释?”

  司马错道:“周军人少,我军边退边溃散,也不会被周军斩杀太多。”

  又道:“若是我们合力还不能挡住大周军,不但你我性命难保,连大秦国怕也要覆灭。”

  白起的脸色顿时一沉。

  不用说,他与司马错二人,连战连败,连陕城也直接扔掉,就是为了这一下。

  若还不能击败姬延,他和司马错也没有必要再回去见秦王。

  甚至也不会有机会回去。

  身后就是函谷关。

  只要大周军打下函谷关,后面皆是平野,再无地形阻挡。

  “只好如此了!”白起最后一咬牙。

  其实他也看出来,若没有足够的诱饵,姬延也不会上当。

  若只是万余人前去,也许大周军一阵火枪,就把司马错派去的人马解决掉。

  因为现在无论是白起军中还是司马错的军中,只要一谈到大周军的火器,无不是闻之色变。

  白起想了想,又道:“你打算如何行动?”

  司马错道:“周军诡计甚多,不可小视。若直接前去,必知有伏兵。”

  又道:“吾意,先以一路兵马前去偷袭,再设一路兵马埋伏,只让大周军过去。如此,路上连设三路伏兵,只截断大周军的归路,更以一路兵马堵在驻马岭那里。”

  白起道:“驻马岭那里的确适合设伏,只是你这样大费周章,万一大周军不上当又该如何?”

  司马错道:“若是大周军不上当,我军分作十队,轮流攻击,以作袭扰。吾以为,大周军留在陕城,必有不得已之处。只是我等并不知道而已。”

  又道:“若以轮流攻击方式能够消耗完大周军的兵力和耐性,也是可以的。”

  白起站起身来,一阵急走。

  “若果如此,将军之大功也。”

  司马错苦笑道:“你我皆是损兵折将,再不拿下姬延小儿,真是无法向秦王交待了。”

  议过事之后,司马错便回去自己的军营,准备动身。

  再说姬延这里,他这里又过了三日。

  身后传来的消息,黑老根和刘言二人,甚至已经玩起了分兵。

  不只是黑老根与刘言二人分开,而是把黑老根所有的手下分开,只留下一千人马跟着黑老根,与刘言联手。

  其余手下分头去攻打各处城镇。

  现在不只是武威郡几乎全境被大周军拿下,连武扬郡也拿下了一大半。

  这么一路向着后郡和石郡两地进发,再有六七日的功夫,已经能够打穿这四郡。

  另有消息,石郡和后郡两地,已经有边境上的城镇直接向大周朝本土投降,正被内阁派人去接收。

  只是内阁传来消息,说是国内实在派不出更多的官员赴任,请示大王这里,可否从南城军或者是陌刀军中抽一些基层将领充任各地,又或者是让礼部的宣礼官充实一批到各处,充当本地的官员。

  姬延看过之后,将奏折扔给面前的徐起和秦落二人,“你们看看,如何?”

  自那日之后,姬延把徐起和秦落二人留在中军之中,以作辅助。

  一来,这次出兵,他没有带上张仪这个得力助手,甚至连周忠等人都没有带,身边得要有人充当秘书职责。

  二来,也是有心看看,这二人的能力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

  徐起看过,当先道:“以军职充实各处,实有不妥。若有一日这些军官生出什么想法,影响的会是一大片。”

  又道:“既军中将士皆以袍泽相称,就是那些没有当地方官的,也会受到影响。”

  所谓的影响,当然是军人脾气一般不太好,比较焦燥,可能出一点小事,最后就形成燎原之势。

  正是因为如此,一般在官员的任命上,是会有意回避的。

  姬延道:“以你之见又当如何?”

  这里就比较关键了。

  徐起没有敢大意,仔细回答道:“以臣下对大周朝制度的理解,宣礼官充任到地方之议,更加可行一些。”

第929章 司马错设伏

  徐起道:“大周朝的宣礼官,一般皆是道德之辈,为官清正,君子固穷。如今这些秦地新定,自要这些道德操守之辈来充当地方官。且这些宣礼官为大周朝各处操劳奔波,又深知民间疾苦,实是应该有所出路。”

  姬延只默默听着。

  徐起这些话,倒是正合了他的心意。

  对于这些宣礼官,姬延一直是有意压制着的。

  在他看来,若是宣礼官的待遇太高,则会有更多的人想要成为宣礼官,变成一个肥差。

  但也不是待遇太差,算是能够养家糊口,又有一点节余的。

  而且没有给宣礼官任何的权力。

  先前朝里有几个大臣提议,让宣礼官监察地方官,这一议事也被姬延否决,就是不想给宣礼官权柄。

  但现在有些不同,一来礼部的实际掌权者是张仪。

  无论张仪想要清理一些原来的礼部官员,还是想扩张一点礼部的势力,让宣礼官去当地方官是可以行得通的。

  而且要兴办小学,这些宣礼官出身的官员也不得不看一下张仪的面子。

  所以在内阁送来奏折的时候,姬延第一反应,不是吴理出的主意,而是张仪的意思。

  仔细这么一琢磨,张仪出这主意的可能性更大。

  而且张仪在内阁只是吴理的副手,又主理礼部的革新,怎么说,吴理也会问过张仪的意见,不会胡乱提出把这些宣礼官外放。

  只要想清楚这些,姬延是会同意吴理的奏折意见。

  当然,也算是徐起有一部分理由打了一个正着。

  既是徐起表过态,姬延又问秦落,“卿之意思如何?”

  秦落道:“徐大人已经说得清楚,本官并没有别的,只是宣礼官若赴地方为官,则其副手如何选择是一个问题。”

  又道:“臣这几日也仔细品过大周朝的各项制度,恰好对宣礼官也有些见解。宣礼官虽然方正,有节操,但无地方治理经验也是一大短处。若能另配一些实干的官员,就是最好。”

  又言道:“先前大王有意任用一些秦地本土的人材,臣以为,可以两相并济,以大周朝宣礼官的方正,加上本地人氏的熟悉民情,似乎更加妥当。”

  姬延转向徐起。

  后者会意,当下道:“若是如此,只怕产生两个派系,大周朝的本土官员和地方人氏会不会有所冲突?”

  秦落解释道:“如此两相制衡方是为上。一人为私,二人为公。就算是有些冲突,只要最后的决策在宣礼官手里,必不会有事。”

  说到这里,徐起也没有再拿出应对之处。

  姬延想了想,“既如此,可按此计行事。也无须所有的郡县都交派到大周本土来的官员手里,一些并不重要的城镇,也可由当地的人氏出面治理。也免得大周朝的官员占尽了好处,压制地方。”

  先前姬延已经表示要举用秦地的人材,自然不能后悔的。

首节上一节796/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