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782节

  为什么带了七千人的辎重大队?就是炮弹管够!

  想到这里,姬延收了望远镜。

  “全军继续警戒,保持阵列,只派探子出去侦察。”

  就在这时,突然司马错军的身后发出一阵杀声。

  姬延马上听出,是陌刀军。

  他先前命令李嗣业,应该是先试着占据司马错的退兵道路,等到这里打起来,再一举打垮司马错。

  但姬延没有想到,李嗣业根本就没有接到那一道命令,而是在司马错离开横城之后,李嗣业就打上了司马错的主意。

  如果司马错是真撤兵,他带着这七千陌刀军,就当是护送其离开,如果是转头来针对姬延,那李嗣业就有护驾之职责。

  所以在他集中兵马之后,也不管司马错是否要开始攻打南城军,李嗣业先一步发起攻击。

  全军不下马,直接用精骑加陌刀冲击司马错的军阵。

  陌刀军虽然更擅步战,却也并非不能骑马。否则配给这么多战马岂不是浪费。

  用骑兵这样突袭,更是把威力完全展现出来。

  陌刀本来就长,用在骑兵身上也足够威力。

  一刀下去,扫倒一片。

  几乎只是一个瞬间,李嗣业已经把司马错的后军打垮。

  这一边,姬延在知道李嗣业开始攻击之时,也变了策略。

  “全军展开,用十个小队摆成一排,一线平推!”

  只留下六个小队分放在后面,作为备用。

  一线平推才是火枪阵最好的打法。

  这一下,司马错军真就天下大乱了。

  既无法挡住李嗣业的骑兵冲击,也无法去攻击姬延的火枪阵。

  只是几个呼吸之间,秦军开始有崩溃的趋势。

  司马错无法,下令大军由左右各自撤出。

  或者说是自已逃命而去。

  顿时,秦军的兵械扔了一地。

  无数秦军士卒奔走相踏,惨不忍睹。

  后面有李嗣业的骑兵来回冲杀。

  前面又有火枪阵组成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之墙。

  这一阵,直把秦军打得三魂掉了两魂,全军崩溃而告终。

  很快,李嗣业来到军前。

  “大王,臣李嗣业护驾来迟。”

  姬延笑道:“无妨,孤本意就是引那司马错来攻打。”

  又道:“既是得胜,无须再多追杀,收拢全军,先去横城。”

  至于打扫战场也很快,甚至秦军扔下的军械等物,大周军都看不上。

  那些收拢的兵器,也只运回去,转交给兵部,再分配到各处的守备军使用。

  夜前,大军进至横城。

  “传令下去,此番大胜,皆三军用命。这就赏酒一壶,赏肉一斤,以赏有功。”

  得了赏赐酒肉,自是三军欣喜,无比快活。

  姬延敢这样做,也是因为占据了横城,至少司马错这一路秦军短期内无力再来攻打。

  当然,他没有赏虎扑营酒肉,就是用虎扑营的将士来巡夜。

  这一点,宁江山也无话好说,他们也没有直接上场搏杀。

第910章 放弃司马错

  用过酒饭,李嗣业和李声前来上报战功。

  南城军第一场,击杀秦军步卒三千、骑兵两千、自身损失八人,五死三重伤,皆是对方的骑兵所伤。

  第二场,南城军只击杀了四百多名秦军,毕竟那些秦军也知道火枪厉害,很少主动撞上来。

  陌刀军第一场,击杀秦军步卒三千,自身损失十七人,七死三重伤,主要是中伏击时所至。

  第二场,击杀秦军步卒八千三百多名,俘虏秦军步卒五千余名,自身损失三十九人,十一死,八重伤。主要是攻城的那一下死伤了一些。

  陌刀军的第三场,击杀秦军步卒四千两百余人,俘虏帮军步卒两千余名,自身损失无,只有一些轻伤。这是因为李嗣业去攻入司马错的后军之时,秦军的注意力都在姬延身上,且那个时候司马错正要重新将手下兵马排序撤退,这一下就被李嗣业捡到一个大便宜。

  总之,大胜是免不了的。

  前后杀敌两万一千人,更俘虏了秦军近八千人。司马错的这一路秦军,几乎是没有反击之力了。

  不只是如此,先前的炮火几乎将司马错所有的强弩都轰掉,也不能成军。

  姬延点点头,“言侯消息,司马错败退之后,退入范城,且秦军在范城还有一部分辎重。”

  李嗣业道:“大王可还要继续攻打?”

  姬延道:“范城并不容易攻打。”

  司马错既然亲自守在范城,虽然用火炮可以打得下来,却未免麻烦。

  姬延道:“孤打算走阳平道,直逼涵谷关。这一条道路可以最快到达咸阳,且路途之上没有什么山脉,皆是平缓。”

  这几个月的时间,姬延早把秦国的各处地理都记在脑海之中,可以说是几种备用的路线都是熟悉之极。

  之所以不去打范城,也是考虑到这一点。

  打过范城,再向咸阳进发的话就至少要多走六七里地,而且增加了一些山地。

  想要发挥火枪兵的威力,当然是走平野最好。

  李嗣业和李声也没有意见,反正大炮往涵谷关跟前一架,什么天险都不存在。

  “大王,横城之中,秦军留下的辎重颇多,不知道该要如何处置。”

  八万大军处于前线,秦军方面可是准备很充分,粮草弓箭用之不尽。

  这才是入秦的第一天,姬延的大周军没有什么消耗,所带的军资辎重足够,并没有太多的人手来护送。

  姬延想了想,不如放弃?

  却突然想到另一件事。

  “所俘的秦军可有用处?”

  意思就是这些俘虏是否听话。

  李嗣业道:“大王,这些秦卒并没有过于反抗。如今诸侯手下的士卒皆知大王仁德,并无性命之忧。”

  姬延道:“既是如此,从中挑选五千人,收集横城之内的车马,替大周军运输辎重。至于饷钱,就按每日一钱银子发放,每日一结。”

  李声听清,道:“大王,如此换算下来,岂不是每月就要给银三两?”

  这哪里是当俘虏?这比一般的工匠待遇还好。

  姬延笑道:“孤正要如此。大周军来秦国,并非是来奴役秦国的百姓,而是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只有一个强大的大周朝,才能护所有的子民,让他们的生活比之以前更好。”

  所以这些秦国俘虏从现在算起,已经是大周朝的百姓,替大周军出力的,就要给粮给钱。

  至于无法带走的辎重,也不一把火烧掉,可以开仓放粮,可以原地放弃。

  总之,一粒米粮都不能浪费。

  李嗣业李声二将终是明白了姬延的苦心,高呼,“大王圣明!”

  一夜过去,横城之中无事,司马错也果然没有敢再来。

  也没有那个心思,只在范城一线疯狂加强自己的防御。

  除了原来的城池加固,更在城外多设了数十处小型要塞,加挖壕沟,引入河水。

  看到大周军火炮的强大,司马错也不敢再硬守,只能把主意放在城外。

  离城十里地的地方,就多设要塞为点,设几路小队人马为游击,试图以此迟滞大周军的攻击速度,从中再寻战机。

  特别是范城之后,司马错更是认为重中之重,大部分的兵马都分散在范城之后,单等大周军攻击范城,甚至破城之后,这些秦军再从范城之后反击过来。

  不得不说,司马错已经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换了任何一个秦军将领来,也不能做到他这样。

  前面小范围多批次的阻击、袭扰、放出一座空城让大周城来打,打进来之后再与大周军混战。

  整个范城以及周围十多里地,已经完全成了司马错的一个大工地,秦军将士,当地强征的役工,都吃睡在工地之上。

  没办法,横城距离范城不过半日的路程,司马错只能压榨一切时间。

  甚至连他和一众手下副将,全都就地在工地上充当监督。

  司马错的布置,暗中早有言侯查探得到。

  只是这样的消息送到姬延手里,也只是一笑而已。

  不过司马错的布置,还是让姬延仔细看过,这是因为他想更深入的了解这个敌人。

  老实说,在姬延心里,司马错可能比白起、王翦更难缠。

  主要就是司马错行军打仗极为冷静,往往能够从不利的军事行动找出有利于自己的要素,并且加以利用。

  相比之下,王翦过于求稳,更喜欢打大会战,正面刚。

  而白起则是更喜欢抄敌人的粮草辎重。

  比如现在,姬延既不怕被人抄了粮道,他的粮道就在大军身后,完全不用怕白起来抄袭。

  而正面刚的话,火炮加上手雷、火枪,姬延也是不用担心的。

  何况还带了一个李嗣业,也是能打硬仗的。

  正是因为这些,姬延才要研究司马错。

  而且可以说是已经研究了一个多月时间。

  看过司马错的兵力布置,姬延方才入睡。

  次日一早,姬延就要率军向咸阳进发。

  李嗣业前来报告,“大王,出了一点小事。”

  姬延笑道:“可是秦军俘虏皆要协助运输?”

  李嗣业一怔,笑道:“大王英明!”

  姬延道:“无妨,让他们多带些军资也好,只是横城之中怕是没有这些车辆。”

  李嗣业道:“正是如此!只是这些俘虏连夜出城伐树,自行打造了若干车辆,勉强都能用上。”

首节上一节782/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