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766节

  至于天河郡涉及到的道郡入口,也要好好修建一番。

  还有天河郡相邻的南阳郡,也有一县之地邻着天河郡,也受到影响,也须一并建好。

  等到议过这一轮,已经到了午时。

  姬延没有再去宁青儿那里,而是就在乾坤宫里与施夷光一起用过午膳。

  “一回来就忙着议事,倒是冷落了你。”姬延不无歉意道。

第890章 秦国有盐

  好在施夷光善良,当下笑道:“大王勤政为民,自是大周朝百姓的福气。”

  姬延揽入怀中,亲了一口。

  “孤连你的宫殿也没有时间去找,用过膳后,一起去找李立,让他替孤的爱妃寻一处好的暂住之所。”

  施夷光自无不可。

  吃过午饭,姬延直接去了言侯府,却不好带上施夷光,毕竟那边还有一个阴姬和元清。

  也不先见李立,径直去了阴姬处。

  好在二女都被李立派人照顾得妥当,元清身体都有些充实起来。

  见到二女安好,姬延也就放心。

  同样也取了九转延年丹出来,让二女各自服下。

  既是给了阴姬,也不好冷淡了元清,索性一起服用。

  闲说了半个时辰之后,姬延方才笑着别过,还要去见李立。

  “臣李立,拜见大王。”

  姬延一抬手,“爱卿又见消瘦了一些。”

  李立赶紧道:“上为国家,下为百姓以及大周朝的将士,李立实不敢怠慢也。”

  姬延笑道:“如今天下大半归周,孤欠你的侯位,这次就给了吧!”

  李立眼里发亮,却又道:“大王,言侯虽有些苦劳,却险些坏了大王的大事,实是难有脸面谈论封侯之议。”

  姬延顿时板起脸面,“谁敢说言侯没有?孤说了有,就是一定有。”

  又道:“记住,你的侯位,不只是因为你自己,还要你下面的所有言侯,都才会有一个盼头,有了一个念想。而且此次封侯,不只是你一人,言侯还可以有两个名额,只是到底如何舍取,须你上道奏折才好。”

  李立一时竟是哽咽到说不出话来。

  以言侯府的官职,可真是轻微之极,言侯上下,都不敢到会有自己被封侯的那一日。

  就是李立自己也不敢这样去想。

  他们只是一些探子而已,无人在意他们的生死。甚至可以说,不少人还会因此看不起他们的身份。

  若不是去岁之时,姬延亲自出面重用,李立自己都差点离开言侯府。

  姬延看到李立神情激动,也不免感叹,“孤知道你们言侯不容易。只是孤也说过,只要条件允许,朝廷不会对你们有任何的亏待,该封侯的封侯,该赏金的赏金。不过封侯非比寻常,孤此次能够拿出三个名额,已经算是不容易,若还有大功之臣,只好等到以后再论。”

  李立跪道:“大王此言,实令李立及言侯兄弟感激不尽。”

  姬延道:“虽是一时无法封侯太多,不过该有的赏赐还是得有的。你上道奏折,该怎么赏,赏哪些有功,皆可呈上,不得让一个言侯流汗流血还要失望。”

  李立赶紧应下。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只见他一直搓着手,都不知道自己的手掌该放在哪里。

  看着李立的断掌之处,姬延也不由又是一阵动容。

  “还有一事,既然言侯的存在,已经为天下尽知,孤也不打算再隐瞒,以后言侯的品秩提升到三品官府,以下人员皆可重新订立品秩。所得待遇等等,也以双倍待之。”

  三品的言侯府,是可行的。

  若是再重用,只怕言侯日后成为东厂西厂那样的存在。

  品秩不能再高,多给钱财补偿则是可以的。毕竟言侯和别的官职不一样,是要冒着被人暗杀的风险。

  而且这样也能留着住人才。

  “此外,以后言侯在外公干,给三倍的待遇,额外的消息费用,也由你订立下一个标准,只要钱花到实处,皆是可行的。”

  当下,姬延让周忠拿出几张大额银票,权当预支。

  李立再三谢恩不过。

  接下来就要议到正事,第一件事,就是要给施夷光找一处宅子暂住。原来洛邑里有些空宅,却不甚干净,有些也太多,须得李立用心寻找方可。

  既是第一件正事,李立自牢牢记在心里。

  再有就是盐的问题。

  “言侯现在还无法进入巴蜀之地?”

  李立答道:“已经有两名言侯弟兄进入,只是道路极难,也许还在路上。”

  姬延点点头,也没有催促。

  秦王既是有心隐瞒,则要成功拿到消息并不容易。

  不过姬延另想到了一法。

  “你让秦国的言侯打听一下,查探一下秦国的食盐是哪里来的。”

  李立没有马上答应,却是想了想,“大王,臣手下有一名言侯,才从秦国回来不久,也许能够知道此事。”

  说完,李立看着姬延,等待他的示意。

  姬延随意道:“既是如此,且教他过来答话。”

  李立却道:“大王,先前出事之后,所有从诸侯国回来的言侯都要先进行一番考核方才可以。”

  姬延一怔。

  想必这事也是李立后来定下的规矩。

  特别是秦国方面的情报能力极强,不可不防。

  而且李立这里正好给他提了一个醒。

  然城。

  那里有大周朝最至关重要的军械监和洛邑大学,那里有着最秘密的高科技,绝对不能让别人得到。

  当下姬延道:“言侯可否有人手负责洛邑大学和军械监的安全?特别是反细作,反泄密。”

  李立道:“回禀大王,此事可行。如今各处战事已了,且燕国楚国吴国皆已归属我朝,再无须派出大量人手监视打探。”

  姬延道,“如此甚好!”

  想了想,“既是那人去过秦国,孤也只问他此事而已,料想无妨。”

  李立应下,“大王且稍候,臣这就领他前来。”

  片刻之后,李立带了一名青衣汉子进来,相貌普通,看似憨厚。

  “小人陈井,拜见大王!”

  姬延道:“孤有话问你,秦国之人可食盐?”

  陈井道:“以小人在秦国所察,秦国人是食盐的,市井之中皆有盐可售,且价值不高。”

  照他下面所言,不但盐的数量充足,而且比洛邑这里的盐价还要低得多。

  姬延又问到秦军中的盐分供给。

  虽然陈井不知全部情况,单以他在几座秦城之中所见,也是应该充足的。

  姬延明了,这样说来,果然秦国是得了巴蜀的盐井,和历史上的记载倒是一致。

  至于秦国为何不把食盐拿出到市面上,是秦国根本不需要这样去做。

  秦人必是早就知道食盐对人的重要性,而把食盐当作战备战略物资看守起来。

  且秦国并不算差钱,基本上也是农耕体系,和齐国完全不同。

  不过,虽然知道秦国有盐,怎么想办法拿到手,还得好好细想才是。

  “赏!”姬延示意。

第891章 齐使来朝

  周忠拿出十两银子。

  陈井谢恩告退。

  见陈井离开,姬延又问李立,“秦王最近如何?”

  李立道:“得知大王连占三大诸侯国,秦国朝堂震惊,朝中多以与大周朝结好为主流。且上回大王去信质问夺马一事,秦国还在议论该要如何表示方才显得出诚意来。”

  姬延暗笑,这样就最好了。

  与李立又说了几件并不紧要的事情,也就打道回宫。

  还在车上,姬延再度沉思。

  突然想起为何吴越等国制盐很少了。

  应该还是受制于海岸线的地貌。

  取海盐,就需要有盐田,而盐田又必须一长片的极缓海滩,才能将之分割成为一小片一小片的海田出来。

  而吴越的海岸线多曲折、多山石,要形成盐田极为的困难。

  但并不是说没有,而是这样的地方必定偏僻,加上吴越两国人口稀少,对盐的需求既不高,又无人去当地发现有利地形,开采出来也难以运输。

  没错,应该就是这样。

  当下姬延先去户部。

  户部上下听到大王亲至,自是蜂涌而出,大大小小的官员一齐来拜见。

  姬延下了辇,“诸位爱卿请起。”

  刘兼等官员方才起身。

  姬延又问道,“可有熟悉吴国地理的官员?或是要去吴地就任的?”

  刘兼答道:“熟悉吴国地理的官员虽有,却也谈不上太过熟悉,至于去赴任的官员却是有的。”

  姬延道:“可在此处?”

  刘兼道:“并非在户部,先前吏部与户部报过一份名册,有派往吴地的赴任官员。这些官员应当都在洛邑城内等候吏部的书文印防。”

  姬延也懒得再去吏部,只吩咐刘兼道:“你亲自去给吏部打招呼,告之前去吴地的官员,若是分配到沿海城市,替孤做一件事情,查看当地可有平缓的海滩,且占地较大的。无论当地有无人家,皆可以试着办理盐场。所需费用,皆由户部分拔就是。”

  刘兼高呼圣明。

  若是吴地有这样的盐场,再不用看齐国的脸色。

  姬延想了想,“告诉去吴地的官员,不可因此与当地民众冲突,须好生劝道,且不可与民争利。”

  刘兼连声道:“大王英明,大王仁德!”

  既是有刘兼替他跑腿,姬延方才放心回去宫内。

首节上一节766/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