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759节

  姬延看了许通一眼,方才责备,“如何还有吴军逃走?难道李嗣业如此不堪?”

  小校道:“李将军来报,吴军队形颇长,首尾难顾,只取了大头。”

  姬延手一挥,小校退下。

  张仪叹了一口气,“这李嗣业空闲太久,竟然无法全歼一支小规模吴兵,实是有损大周朝尊严。”

  姬延摇头,“如此看来,待孤回师洛邑,必得要好好整治军中风气了。”

  张仪接道:“大王圣明,实是军中将士承平太久,须动些兵戈才好。”

  实战才是检验真相的唯一方法。

  姬延深以为然。

  一旁,那些大周护卫都差点笑破肚子。

  再看许通面上,早无人色。

  别说他是来假投降,就是真投降,还得看天子的心情。

  先前一阵,吴军折了大约一万五千人马。虽然李嗣业高顺只报了一万三千的军功,实际上吴军却是损失如此。

  再加上这精选出来的万余吴军,孙武军已经没有多少精锐可用。

  更重要的是,就算孙武还想打,手下将士会如何想法?又有多少战力可用?

  越思越恐。

  冷汗如注。

  此时的许通,如同是风中的败叶,眼见就要坠落。

  偏偏张仪这时才想起帐内还有一个来投降的,当下请示,“大王,孙武前来诈降,不知可有惩罚?”

  许通心头一紧。

  旋即跪下,“天子饶命,许通实是不知此事。”

  张仪厉声道:“大胆,你既为孙武遣来,如何不知?”

  许通叩头不已,“小人不过传信而已,哪里知道其中另有隐情。”

  姬延笑道:“既如此,放他归去也罢!”

  有了天子定论,张仪也不敢多说,只道:“我家天子仁慈,且饶过你这一回,只是回去告诉你家大将军,若再有想法,我军必要尽数歼杀!”

  许通唯有嗑头称谢不已。

  见到姬延挥手,方才狼狈而去。

  逃出大周军营,许通松了一口气。

  可回头再看大周军营,心头又是百感交集。

  别的不说,如何去给孙武大将军回话?

  这么一路苦思,总算回到吴军阵营之中。

  中军帐内,孙武与诸将皆在,明显是等着那一路奇兵的消息。

  为了不引起大周军的注意,孙武全军都没有别的动静,只放出少量的探骑而已。

  见到许通,孙武也不意外,只道:“可是姬延不信?”

第881章 大周军的破绽

  许通将大周军帐内的事情说了一遍。

  只道姬延并不允许。

  当下,孙武冷笑,“那姬延小儿,竟然拒绝我军投降,正是不知形势。纵是那些火器占得一些便宜,也无关全局。只待我军袭营得手,必要将那姬延擒下,献与吴王才好。”

  孙武这么一说,诸将皆是哈哈大笑。

  虽然前期没有挡住大周军的攻势,但只要拿下姬延这个小天子,所有的损失都是值得的。

  “若是如此,吴王必是大赏将军。”

  “不错,如今大周朝地盘非同小可,正该要让大周朝割让一些出来。”

  “地盘还算不得什么,那诡异的火器才是宝贝。”

  “正是如此,若能得之,再加上大将军奇才,天下亦可取之。”

  “那还不容易,地盘也要,火器也要。”

  “最好方法,还是让大周朝成为吴国的傀儡之国。”

  众将这么一议论起来,个个豪气冲天。

  却是无人注意到许通的脸色越发的难看。

  倒是孙武看到,只一挥手,“还不退下?”

  许通有一点没有说错,他不过是军中从事,地位身份是不够站在此处的。

  许通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大将军,许通在敌营之中听到消息,说是大周军已经埋伏我军得手,方觉将军的一路人马尽数被袭,只得数十吴军将士逃出。”

  消息传出,帐内一时死寂。

  孙武的双手皆是颤抖起来。

  众将领却是瞪大了双眼。

  若是又折了这一军,吴军还拿什么与大周军对峙?

  猛然,孙武却是一声大喝,“大胆!若有虚言,乱我军心,当斩!”

  吓得许通再次跪倒,“大将军饶命,实是许通亲耳听到如此。”

  帐内,又有将军站出来道:“大将军,许是那大周军使诈,故意用话套他言语。”

  许通吓得差点晕死过去。

  这么说来,倒是他的不对?

  “大将军饶命,实是小人一入帐内,就被闲置一旁,并不曾与大周方面说话。”

  许通苦苦哀求之下,孙武方才饶过,“拖下去,重打二十军棍。”

  实是他也知道许通并无过错,若是胡乱将人打死,只怕手下将士寒心。

  自然,那一路吴军覆灭的消息必定是真实。

  否则大周方面也不可能知道带军将领的姓名。

  只是这一下,中军帐内的气氛绷到了极致。

  孙武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我军行动隐蔽,怎被大周军看破?”

  吴军将领皆是苦笑不已。

  自问,那路吴军的行动已经是尽到全力隐蔽,却被半路伏击。

  若不是大周军事先知晓,如何防备?

  “大将军,难道我军中有细作?”有将领如此猜测。

  孙武猛一皱上眉头,却是摇头。

  行军扎营,吴军皆有章法规矩,怎么可能有细作偷偷出营报知大周军?

  这且不说,那一路吴军当中,只除了主将一人方才知道所经过的路途和最后的目标,手下将士皆是不明所以。

  怎么看,也不像是消息走漏。

  下一刻,孙武猛然一抬头,直看着头顶。

  众将不知,一起抬头,却只见到头顶上的帐篷。

  这却是奇怪了。

  孙武却是叹道:“也罢!到底差了一着。”

  众将不解,“大将军,这其中到底如何?”

  孙武叹道:“皆是那大周军的热气球所为。必是如此!”

  众将恍然。

  热气球虽然没有再攻击吴军,却一直悬在他们的头顶。

  就奇怪了,都在以为大周军再无火器可用,可不料还有如此妙处。

  高悬在他们头顶之上,别说那么大的一支军队调动,就是十多人的小队调动,也逃不过大周军的耳目。

  想到此处,众将领摇头叹声不已。

  这样的劣势之下,吴军哪里还有翻盘机会?

  “诸将勿惊!本将自还有迎敌之策。”

  众将领大喜,急问对策。

  只见孙武目光闪动,却道:“诸位只下去,让各营将士好生休息,明日再战。”

  这么早就睡觉?

  众将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孙武脸色一正,“还不传令下去?”

  众将不敢再问,一起拜下,“我等听凭大将军差使!”

  当下,各回各营,催促将士升火造饭,完后全军休息,以利明日决战。

  此时,姬延正与张仪等人愉快的吃着烤肉。

  羊肉是专门送来的匈奴羊。

  吴军本就兵力薄弱,无法切断大周军的粮道。这也是大周朝出兵过于突然,让孙武完全无法预测到

  否则他说什么也要有所布置,哪怕只是小规模的袭扰也行。

  而现在,大周朝的米粮辎重,所需军资皆是连绵不绝的运输上来。

  再加上大周天子亲自出军来解救楚国,消息传出,又有一些原本已经投降或是在观望的楚军城池马上打出大周的旗帜,作为奉献之道。

  楚王一脉既断,这些将领最好的选择当然就是倒向大周军,何况昨日姬延已经公开下诏,声讨吴国,要保楚国三千里江山和百姓。

  而且作为大周朝的百姓,能够享受到极好的待遇,这也是一大优势。

  甚至已经有楚国的地方主动向姬延献粮,以供军资。

  “大王,今日到现在,已经有楚国贵族奉献城池七座,送来米粮两千石。大周朝的米粮已经无须再远道送来。”张仪如是说道。

  姬延笑道:“此皆是有赖在座爱卿,孤先敬诸位一盏!”

  当下,众将欣喜而饮。

  饮过两巡,李嗣业道:“大王,可要明日与孙武军决战?”

  一时间,众人都看向姬延。

首节上一节759/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