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755节

  周汜建议道:“大将军,不如末将领军一支,前去试探?”

  孙武缓缓摇头,“我军只壁上观而已。本将倒要看看,那姬延小天子能够使出什么奇谋。”

  又令道:“多派探子出去,不但要严密监视大周军,我军四下三十里以内,皆要摸查清楚。”

  孙武这是怕姬延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引诱吴军去偷周军大营,却反派兵来袭吴军大营。

  周汜目光一凝,“大将军英明。”

  孙武冷哼,“周军擅诈,我们不可不防。”

  周汜点头称是。

  以吴国的实力,对付大周朝并不容易,若是一朝失手,只怕再无翻身机会。

  周汜又建议道:“大将军,咱们那些派出去清剿楚国地方的军队可要召回?”

  孙武摇头不允。

  “此实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莫要让那些楚国贵族逃走,等得了机会又是东山再起。”

  以吴楚之仇,想要利用楚人治楚是不可能的。

  那就只有把楚国的贵族斩尽灭绝,那些普通的楚人才会乖乖听话。

  周汜深以为然。

  吴楚之仇,早已深入血肉之中。

  只是让孙武没有想到,一等又是两日过去。大周军毫无主动进攻的意思。

  反而趁着这空闲,开始认真的修起壕沟拒马等等。

  当然,至于大周朝的特色箭塔,还是没有修建的。

  周汜有些坐不住,“大将军,这大周军好似并不急于与我军决战啊!”

  除了修整营寨,大周军就是操练军士,整日里口号喊得山响,就是不会主动出击。

  孙武还不知,陷阵营和陌刀军当中,近半的士卒都是新近招来。

  孙武皱眉。

  大周军突然停下脚步,情愿与他对峙,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而且大周军也没有趁着孙武在此,分兵去攻打其余的楚国城池,甚至连那些派出去清剿楚国贵族的小队人马都没有遭遇到打击。

  孙武自是不知,此时姬延听到吴军的动作,心头只剩下大喜而已。

  中军帐内,张仪正与他对酌。

  “臣,恭喜大王。”

  姬延也不客气,受了张仪敬的这一杯。

  张仪叹道:“大王到底气运不凡,连孙武也在帮忙。”

  之所以张仪这么说,还是因为孙武派兵去清剿楚国贵族一事。

  楚国的贵族不但数目众多,而且还影响力极大,甚至可以左右楚国的对内对外政策,甚至废立楚王。

  试想,若是大周军直接打下楚国,该要如何处置这些楚国的贵族?

  全杀了?

  无疑会激起整个楚国的反抗之意。

  不杀,留用?

  岂不是白白给这些贵族打工。

  这且不说,也只会让这些贵族更不把大周朝放在眼里。

  若是再有什么叛乱,最后也只是再推一个替罪羊出来。

  总之,不会丝毫影响这些大贵族的心情。

  如此一来,姬延的便宜简直是赚大了。

  只是张仪还有问题,“大王,只是如今一些楚国贵族逃入我朝境内,倒也是一件麻烦之事。”

  虽然人数不多,潜力还是不小的。

  毕竟这些楚国贵族皆是盘根错杂,血脉相通。

  而且如果再有楚国贵族逃往大周朝,只怕会引起当地的不满,生出事端。

  姬延笑道:“先生以为如何?”

  张仪既是提出,必是有所准备的。

  果然,张仪提出建议。

  第一条,可迁这些楚国贵族去洛邑附近,就近看着。而那些逃入大周朝的普通楚人,则就留在原地,等待战事一了,便可归去楚地。

  第二条,迁动这些楚国贵族去陈地,也就是原来的陈国地盘,后被楚王吞没的那一块。现在那里还在楚国的手里,孙武没有来得及派出兵马去攻打。

  第三条,迁这些楚国去竟陵城,又或是别的要地,借他们的力量来守护大周军的粮道。

  姬延笑而不语。

  想了一下才道:“这些楚人如何看待吴国?”

  张仪道:“臣已经有过一些摸查。这些逃难的楚人皆是对吴王恨之,若能够有机会,他们一定要去攻打吴王。”

  说到这里,张仪话锋一变,“大王之意,莫不是让他们前去攻打吴王?”

  姬延想了一下,“可分作两路。”

  一路楚国贵族,可以去协助项羽攻打吴城,另一城贵族,则是可以协助他去攻打孙武。

  而且也只有分成两路才更合适。

  楚国太大了,进入随郡的楚人要转移到吴国境内,怕是那时项羽早就打下吴城,生擒吴王。

  同样,进入别处的楚人也很难一下子转移到竟陵这里。

  张仪有些为难道:“大王,以这些楚国贵族的能力,让他们去攻打孙武,怎会起到作用?”

  连炮灰也算不上。

  姬延摇头,“这些楚人留之更无用处。”

  不是姬延心狠,实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太深入人心。姬延亦是深忌之。

  张仪明白了姬延的意图,却还是道:“与其如此,还不如令其攻打另处。”

  眼下就有一个现成。

  孙武派出一万人马在攻打寿春城,却一直没有打下来。

  若不是姬延这里牵制了孙武,恐怕他早就去亲自坐镇。

  寿春城内的楚将一直拼死抵挡,却苦于外无援兵。

  姬延想想,“如此可行。”

  白白让这些楚人送死,的确是有些不太道义。

  可让他们去解救自己的同胞,这总不会有坏处吧。

  而且寿春一地也的确重要,否则孙武不会必要攻打下来。

  除了竟陵城,寿春也是孙武退兵回国的一条重要道路之上。

  转眼又是两日过去。

  孙武越发的不安,终于决定主动攻击一下。

  毕竟他距离吴城太远,更不知道如此漫长的道路之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听到孙武军终于动作,李嗣业和高顺皆是来了精神。

  “大王,末将请战!”

  姬延却是缓缓摇头,“传令下去,先前准备好的箭塔马上竖起来。”

  大周军一直没有竖箭塔,却并非没有准备,足够竖出十八座箭塔的材料就在营寨当中。

  “没有孤的军令,任何人不得出战,只许据寨坚守。”

  李嗣业高顺皆是傻眼。

  姬延笑道:“两位爱卿只管速去行事就好。”

第877章 诸侯上表恭贺

  二将无法,只能领令而去。

  很快,大周军的各处营寨竖起一座座箭塔,将整个大营包裹起来。

  片刻之后,孙武亲自领兵来攻打。

  “怎么回事?不是说大周军没有箭塔?”

  对于这种箭塔,孙武也深为忌惮。

  这种作战方式,大周军还在对付六国联军的时候就已经拿出来,效果出奇的好,打得一代名将吴起横竖下不得口,最后被项羽的霸王军断了粮道。

  孙武自是早就在心头反复算计过。

  加上大周军在营寨之内的弓箭、手榴弹等等,吴军恐怕付出极大的代价也不能得手。

  没办法,这是步军的特点所决定。

  不选择密集冲锋,没有足够的杀伤力。

  选择密集冲锋,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退兵!”孙武咬牙道。

  周汜大惊,“大将军,士气可鼓不可泄,如今我军兵力占优,却不战而退,岂不是令将士泄气?”

  众将也都是差不多意思。

  孙武一脸冷酷,“违令者,斩!”

  这一下,诸将再不敢多言,只能传令下去,各营收兵。

  大周军内,姬延与张仪好整以暇。

  片刻,李嗣业与高顺亲自来报。

  只是孙武虽然退兵,这两位却明显有些不甘心。

  无论孙武有过怎么样的战绩,李嗣业和高顺都是存心要挑战一下的。

  姬延笑道:“传令下去,让三军再置酒宴,好好庆功一番。”

  又要庆功?

  李嗣业高顺相对无言。

  虽然这二将心头不乐,底下的将士却还是高兴之极。有酒有肉,自是开怀不已。

首节上一节755/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