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752节

  真与假并不重要,只要大周朝一口咬定楚王已经断绝了子嗣,这事就好办了。

  大周朝想恢复楚国,只是楚国既已经不复存在,那就只好归到大周朝的治理之下。

  张仪又道:“只要事后对楚国旧地的治理,恩威并济,则楚地百姓必然归心也。”

  姬延终于解了心结。

  秦之亡,非是诸侯复叛为主因,而是御民过度。

  张仪更道:“臣以为,可让言侯先引导那些楚国百姓造出声势,揭露孙武军的残暴无情,吴王的背信弃义等等。”

  姬延再次应允,“可行。”

  至于高顺军和李嗣业军,主力皆已经到达随郡边境。

  不过这两部兵马,原来的兵源都有不足,正在沿途征召军士,进度还算不错。

  等到姬延到达的时候,这两军应该能够凑足兵马。

  姬延缓缓点头,“只是两军新兵太多,恐怕需要时间训练。”

  张仪道:“大王可是要缓攻?”

  姬延仍是摇头,“一边打,一边练兵。我军不必与孙武正面交锋,可另出奇兵。”

  张仪道:“可是要令霸王军去攻打孙武的粮道?”

  姬延仍是摇头,“楚国物产丰富,且吴军主力不过十万人而已,完全无须从吴国境内措粮。”

  张仪终于想到一种可能,“大王的意思是,李嗣业和高顺与孙武军对峙,项羽去打吴城?”

  姬延终于笑了,“孤让项羽先行,就是为了这一步。”

  至于姬延自己,领着高顺李嗣业两军,死死堵住孙武回去的道路。

  而且项羽这回行动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借助自己广阔的疆域,悄悄把霸王军调过去。

  甚至最后一段,由卫国、鲁国、莒国,再突然进入吴国,直奔吴城。

  以霸王之威,这三国非但不敢阻挡,还得要替他保守秘密,并提供粮草。好在只五千骑军,并不会浪费太多粮草,而且霸王军在曲沃城那里留驻有一支步军,现在人数也有万余,正好配合霸王的骑兵一起攻打吴国城池。

  只有一件事情,大周军距离郢都有点远。

  “我军想要包抄到孙武的后路,只怕不太容易。”

  这也是为何姬延早早下了命令,让送到洛邑的战马先给高顺李嗣业使用,就是想到了这一点,加强大周军的机动性。

  然而如此大军行动,只怕不容易瞒过孙武。

  张仪道:“如若想要瞒过孙武恐怕不容易,但若是光明正大而去呢?”

  姬延目光一动,“先生何意?”

  张仪道:“如今孙武的主力仍在郢都,分出数队人马清剿四处。而楚人纷纷越境来到大周朝各处。大周朝可由各边境的驻军,向楚国境内深入一段,引起孙武注意,再将大周军诸军分割数路,直取竟陵。”

  从随郡到郢都尚有些距离,但若是全军尽用骑兵,只要瞒过一日,就有一定把握抢占到竟陵一线。

  得到竟陵,也就相当于截断孙武的后路。

  至于各边境处的驻军前出,既可以说是扰乱孙武的注意力,也是说成是应有之举。

  派出一些兵力四下迎取别国的百姓,是春秋战国的常规动作。

  毕竟人口才是第一要素。

  姬延笑道,“如此可行!”

  当下传令出去,令各郡县的大周驻军,皆要主动进入楚国境内,名曰保护大周的子民。

  一时间,更多的楚国百姓朝着大周朝的边境而去。

  特别是那些有一点势力的楚国贵族更是如此。

  皆因楚国之内,贵族势力盘根错杂,孙武既能屠尽郢都之内的楚国贵族,未必不会朝着他们下手。

  而在言侯的努力扇动之下,楚国百姓更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至于孙武那里,却是没有丝毫的动静。

  少了这些楚国的贵族,对于吴王统治楚国来说更为便利。

  一连数日过去,两边皆是相安无事。

  孙武和吴王派来的官员忙于重建郢都的统治地位,一边不时派兵出去攻打当地顽固。

  至于姬延这里,也在一路急赶之下,来到随郡。

  李嗣业和高顺皆等候在此。

  “我等拜见大王!”

  姬延下马相扶,“两位将军,孤许久不曾见到,正好一起饮酒作乐一番。”

  李嗣业咧着大嘴傻笑,高顺却道:“大王,若是军务紧急,还请示下才好。”

  姬延这时才想起,高顺向来为人正直,饮酒什么的都是次要。

  当下,姬延与二将细说了一遍。

  高顺听得清楚明白,道:“大王可是要学冠军侯一般,急袭三千里?”

  姬延摇摇头,“当初霍去病对付的只是一个楚王和项燕而已,不足一提。如今我军对付的是孙武,不可相提并论。”

  二将皆是一怔,明显以为姬延是高看了孙武。

  姬延叹道:“若只是攻打一个楚国或是吴国,孤只派一军,就能马到成功,无论两位爱卿哪一位都能够得手。只是孙武此人极善兵法,又能隐忍。当初项燕二十万大军伐吴,到头来也不过成了孙武的功名。击败项燕之后,更是十余日之下就一路攻下郢都,可谓用兵如神也。”

  高顺和李嗣业听到姬延如此慎重,也不由脸色严肃起来。

  “我军切断孙武的后路,并非为了他的粮草,而是逼其与我军正面对攻,又或者是令其不归,而霸王军拿下吴城。那里,孙武再强,也不过是无根之水,雨中浮萍也。”

  二将一起道:“大王英明!”

  姬延笑道:“爱卿等也不必过于紧张,只是小心就好。孤还带了些礼物给两位。周忠!”

  当下,周忠奉上两部望远镜。

  姬延道:“此物名望远镜,可视极远,以利军事行动。”

第873章 计夺竟陵

  二将谢过,取过一用,果然又是惊为天造。

  姬延道:“如今此物尚难制造,只好两位将军各得一部,以后军资慢慢提升,方才能够发到下一级军官。”

  李嗣业哈哈大笑,“大王,有了此物,管教那孙武也跑不了!”

  姬延笑着应下,又道:“大将李嗣业何在?”

  李嗣业一怔,上前一步,“末将在此!”

  姬延道:“孤令你率本部人马,速去竟陵城下,与前军汇合,务必在孤到达之前夺下此城!”

  李嗣业慨然道:“大王放心就是,末将这就出发!”

  姬延道:“先前抵达的陷阵营也由你一并指挥。”

  李嗣业应了一声,看了一眼高顺,也就急急而去。

  姬延方才道:“爱卿,孤令李嗣业使用你的兵马,该不会有问题吧!”

  高顺道:“天下兵马皆是大王所有。”

  姬延点点头,“孤留下你,也是需要有一名猛将护送孤前去竟陵城。”

  高顺赶紧道:“此正是高顺的荣幸。”

  当下,各路兵马再动,转眼就出了随郡地头。

  之所以把高顺的兵马调给李嗣业使用,也是因为在数日之前,姬延已经下令两支大军把兵马分派出去,以小队方式潜入竟陵附近,为的就是打孙武一个出其不意。

  现在楚国四下纷乱,正好如此行事,比起霍去病的长途奔袭还要轻松一些。

  李嗣业的动作很快,两夜一天,于早晨到了竟陵之外,并把先期抵达这里的陌刀军和陷阵营主将都召到自己身边。

  并将大王的作战计划说与了众将听清。

  主要一条,就是要拿下竟陵,以断绝孙武军的后路。

  众将皆是一怔,“大将军,若是要攻打城池,怎不早说?我等也好早早准备云梯等物。”

  “是啊!若是现在制造,只怕最快也要明日一早才能够开始攻打。”

  打下竟陵城不是问题,问题是得要在姬延抵达之前完成任务。

  算算时间,姬延的军队明日应该就可以到达。

  “还有一条,如今我等连竟陵城池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

  这些都是问题。

  先前为了隐蔽,这些大周军到达这里之后,都再没有露头出来。

  如今要去攻打城池,却连那城池方位都不清楚。

  而且言侯方面也没有人过来联系。

  事实上,姬延为了保密,也确是没有通知言侯方面。

  李嗣业皱眉一想,“既是如此,本将亲自带人前去侦察。”

  众将皆惊,深以为不可。

  李嗣业是统军之将,怎能轻易涉险?

  李嗣业却是拿出一物,笑道:“大王赐与本将一件宝贝,自无须靠近城池。”

  当下,点了四名将领一同前去。

  其中三名陌刀军的将领,一名陷阵营的将领。

  言侯先前给的地图还是比较准确的。

  出了这里山谷,再走十几里地就是竟陵城。

  此城身后就是长江,同时也是整个两百多里的江段里最容易渡江的渡口。

  别说孙武拥兵十万,就只是数千人的规模想要渡江,也必要从此过去方可。

  李嗣业远远的站定,没有靠近,只取出怀里的望远镜,便将那里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城里城外都有吴军将士在把守,这倒是正常。

  不过在李嗣业看那些将士的表情,却是明显有些放松。

  也确实,这些吴国的将士先前被项燕大军死死困在一座吴城之内,憋屈之极。后来又是跟着孙武一路血战,一直猛冲到郢都城下。

  再勇猛的将士也不过是血肉之躯。

  不过这倒是让李嗣业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

  “你们也来看看!”

  李嗣业将手里的望远镜交与旁人。

首节上一节752/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