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任性,还成功了,你说气人不?
勾古倒是无所谓,“这样岂不是正好?说明天子对施夷光的看重。如此一来,越国可与大周朝交好结盟。”
抱上大周朝这条大腿,以后楚国还敢欺负越国?
冒汝却是一声轻叹,“只想你想的过于美好。”
勾古皱起眉头,“大人可还是在担心吴国那事?”
冒汝道:“不错!太反常了。”
以吴国的伍子胥、展如等人之能,怎会被项燕打得如此的狼狈?
虽然项燕以二十万楚国精锐征伐,吴国却也不会如此轻易被楚军打到都城之下。
勾古却道:“只是越国却查不到半点异样。”
除了吴城被围,不能派人去查看,吴国境内的其余城池都是派人去查探的。
冒汝叹道:“这就是我迟迟不敢将施夷光献与大周天子的缘故啊!”
午后,姬延已经浪渡过洛水,到了下徕郡。
却是令车轿停下。
按他原来的打算,是先绕道去郑国看看,再招一支郑国军队起来,充作征北之用。
郑国不是勇猛好斗么?
正好,匈奴人多的是,让他们把多余的精力都释放出来,免得又起事端。
只是言侯送来消息,张仪、吴庭芳、还有阿青等人在收到消息后,都是不约而同的连夜出发。
如此一来,时间上就有些不够了。
毕竟姬延为了明示给匈奴人和天下人看,是大张旗鼓,带足了天子仪仗的。
虽然气势是有了,但行军速度就慢了下来。
若还要坚持去郑地,至少会在路上多耽搁一日的功夫。
想定了这些,姬延吩咐那言侯,“既是如此,让言侯通知这三处,皆去道郡汇合。”
那言侯应声而去。
姬延吩咐车马径向北边而去。
此时,天气还炎热,行军速度太快也多消耗体力。
“周忠!”
“你通知然城军,让他们召两千郑人,作为五千然城军的补充,即刻奔赴道郡。”
想了想,姬延又道:“若是原来郑国贵族中有愿意随孤亲征的,有才能的,也可以跟随。”
适当用一些郑国的士卒和郑国贵族,也是一种示好,同时也将郑国更深度的绑在大周朝的战国之上。
第569章 小孤岭
一路上,姬延避开所有的城镇,只沿着洛水边上行走。
一来要细看当地的庄稼如何,二来也要检查洛水的堤坝。
虽然下徕郡此次没有受到水患,却也不能大意。
若是修好了道郡、天河等处,却丢了下徕这里,也是不可弥补的大错。
好在一路行来,姬延还算是比较满意的。
今年的收成看来不成问题,无须朝廷再作救赈。
堤坝也可行,原来都是用一层层的夯土压实,并没有什么偷工减料之举,也没有出现蚁穴等等。下徕郡本来是郑国的土地,看来以前的郑王还是比较看重下徕等郡的,毕竟这里也算是郑国的一大产粮之地。
沿途若有官吏相迎,姬延也都尽量接见。
对于这些官吏来说,见一回大王可是大事,不容错过。
这样的心情,姬延也能够理解。
反正怎么行走,姬延的速度也会在吴庭芳和张仪前面到达道郡。
只是不知会否遇上阿青。
想到阿青对自己的态度,姬延也有些无言。
第三日,姬延的车队到了道郡境内,本郡的郡守齐真带来当地官员和父老相迎。
“我等拜见天子!”
姬延就在河堤之上,当下道:“众卿免礼!”
众人方始起身。
姬延借机看了看齐真。
三十六岁的青壮,却是白发杂生,差不多白了一小半。
想到前一阵道郡所承受的各种压力,姬延有些动容,“爱卿辛劳了!道郡的百姓皆是辛劳了!”
齐真差点垂泪。
一句辛劳,能不能抵得上他付出的心血?
也能,也不能。
没有处在他的位置,无法想像那时的内外忧患。
洛水回涨,放弃西岸堤防,安抚三县百姓,还有郡内的豪族作乱等等。
至少一个月之内,齐真近乎是没有睡觉休息的。
有时候吃着饭就直接趴下。
个中辛酸,无人能知。
但他为何没有放弃?当然是为了自己的抱负。
艰难方显忠义胆。
都太太平平的,有他无他也就无所谓了。
现在姬延的这一句,已经是肯定了他的功绩。
齐真哽咽着跪下,“臣,有罪于朝廷!”
身后,无数官吏和父老跟着一起跪下。
更有一个胆大的父老跪行而出,“大王!郡守虽然有过,却也是为了全郡所想,请大王不要降罪齐大人!”
有了一人带头,众人纷纷跪行上前,拜首不已。
所言之语,也都大致如此。
为了保住道郡,齐真放弃了河西三县,以致三县百姓损失惨重。
这是不是罪?
当然是。
父母官有保境保民之责,不问你的罪要去问谁?
天灾人祸,也不只有道郡。
所以说算是姬延以此问罪,齐真也是难逃此过的。
然而道郡的父老虽知此律法,却更知道理。
事后的发展证明,若不能放弃河西三县,就是整个道郡受到覆灭之厄。
那时的损失,更不能计数。
这些,姬延也都清楚。
但他是天子,有自己的法则。
而且齐真当众如此,让他有些心生厌恶。
竟以民意挟制朝廷的决断?这让姬延心头微微起火。
然而这时,齐真更道:“诸位父老不必为齐真求情请愿,实是齐真罪大恶极,且并非是以放弃河西三县百姓的罪行。”
这一段,齐真是有过,并非是大罪,最多只是没有料到水情。
但吏部卖官案,却是他的黑底。
“罪臣齐真,以万两银票换来此官职,实是不齿于天下。大周法度,尽毁于于此。罪臣齐真认罪乞伏,并无他想。”
这一下,身后道郡的诸多官吏,还有那些还在求情的父老都一时怔住。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清明如齐真者,竟是买官上位?
什么人才会买官?
买官的还会有好人?
别说这些父老,就是姬延也犯难了。
道郡买卖官职的人,决非只有齐真一人。
他身后那数十名官吏之中,不知有多少人是通过葛力平姬随才谋得此位的。
但也是这些人,在此轮抗击洪灾中是立下了功劳的。
这一时,姬延又想到万古流吴理等人的劝谏之言。
但要姬延就此放弃追责,他又是不甘心的。
左右为难。
越是如此,姬延越要考虑仔细。
大周的律法不能不守。
现在的现状又不能完全推翻。
思索再三,姬延才有了主意。
“你既是认罪伏法,当有大周的律条来治你。”
“只是如今国运昌隆,且你境内治水治民皆有功劳。”
“孤令你仍守本郡,以观后效。只是你的品秩要连降两级,作为处罚。若年底吏部再叙功绩,有功当升,有过……加倍严惩!”
齐真当即跪伏再叩,“大王圣明!臣齐真不敢生出怨意,必是好好治理本郡,不负大王知遇之恩。”
齐真当然清楚。
若没有姬延的支持,在他放弃河西三县的时候,就该要被锁入刑部的天牢之内。
再加吏部卖官案,那可是天字一号大案,当众砍头都可以没得商量。
姬延摆摆手,“你起来说话吧!”
又道:“孤正好要与你论一论这治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