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425节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挑人来把吏部好好整治。

  打定了主意,姬延方道:“孤以为,牛家山数次替朝廷办事,成绩斐然。孤意之,牛家山可暂理吏部尚书一职。”

  牛家山本是吴理万古流看中之人,想要充实到内阁,现在先去就任吏部倒是合适的。

  吏部的主官,与丞相之职也差不了多少。

  “大王圣明!”

  对于牛家山的任命,众臣倒是没有什么异议。

  既然姬延连吴理的意见都绕了过去,自是有意让牛家山接手,谁还敢去触这个霉头不成。

  眼见诸事已定,就要散去此回小朝。

  就听外面小太监快步跑入,“东滩战报,我军大捷!”

  喜报一来,众臣又是精神一振。

  很快,战报送到姬延案前。

  好!

  姬延大喜,令吴典道:“让他入内,孤还有话要问!”

  吴典应了一声,赶紧将那传讯的小太监喊来。

  却是东滩的小校快马送来的战报。

  姬延手掌一挥,“传!”

  片刻,那东滩小校一脸兴奋中带着敬畏神色进来。

  “末将东滩校尉张行,拜见大王!”

  姬延欣喜,“免礼赐座。”

  张行哪里敢坐,只做出一个样子,算是与锦墩接触到一点。

  姬延更道:“你且仔细说来,东滩大胜详情如何?”

  张行惶恐站起身来,仔细说了一遍。

  东滩军此回大胜,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与上回的雨中苦战完全不同。

  甚至后队的众军都没有出汗。

  张行说到最后,好歹想起得要拍上一记,“此战,皆赖大王仁德,宁大都督调遣有方!”

第473章 燕赵之忧

  姬延淡然。

  “东滩诸军的功劳,孤不会忘记。回去与大将军说清,所有应得的赏赐,孤一分不会少了东滩军的!”

  张行赶紧行礼谢恩,方才退下。

  姬延沉吟道:“既然宁江山这里的布防有效果,也可传讯给燕江城那边,可作些参考。”

  齐思远赶紧应下。

  小朝遂散去。

  只是随着大周军再胜王翦大军的消息传出,整个洛邑城里越发的暗流潜动。

  燕国的驿馆之内。

  燕使向牙,脸色严厉,“你可确实打听清楚?”

  下面那人一身布衣,并不作燕人打扮,却是恭敬异常道:“小人以性命担保并无差错。”

  向牙脸色更加阴沉。

  片刻,那人又道:“大人,若真是让袁风与大周朝联手,只怕是燕国无力阻挡啊!”

  本来,燕国与大周朝并不接壤,无论哪一个方向上。

  要么是赵国魏国,要么是齐国挡在道上。

  但现在,赵魏两国与大周朝处于交战状态,而燕国与赵魏秦等国却是盟友。

  大周朝又占了南阳郡、控制着南阳郡以下的天河郡,若是从天河郡出击,不过两百里路程可以抵达燕国边境。

  若是先前,大周朝近乎面临绝境,秦赵等国百万大军联手进击,何等的凶恶之势?

  燕国根本不用考虑大周朝会不会与匈奴联手的问题。

  但现在,大周朝已经连续将王翦击败三回,更将王翦的残部关在象鼻山脉之中。

  象鼻山脉是什么去处?

  单独的行人、甚至是大队的商旅都不敢由象鼻山脉过境。

  别说再度穿过象鼻山脉回去与燕江城大战一场,能不能安稳离开象鼻山脉都还是两说。

  王翦军已经算是完蛋。

  大周水师的威力,也有情报落到向牙手里。

  不费一兵一卒,尽灭秦国五千水师。

  这样的实力,去守住南阳郡的河道当然也不会有问题。

  也就是说,大周朝实际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而就是这样的情形之下,大周朝还派兵打下一个郑国。

  怎么不让人头皮发麻?

  向牙越是思索,越是心头无底。

  这个大周天子,打谁不打谁,几乎没有一个准。

  既可以借道郑、卫两国去攻打鲁国齐国,也能三千里急袭郢都。

  这样看来,大周朝真与匈奴联手,必是燕国的大患。

  这一回,匈奴可是真正出动了四十万铁骑!

  “无论如何,不能让大周朝与匈奴联系上!”向牙眼里露出狠色。

  那人道:“大人的意思是……”

  向牙冷冷道:“联系黑冰台与暗影两家,绝对不能让袁风还留在这世上!”

  “是!”

  说话之间,那青衣人悄然隐退。

  赵国的驿馆之内,同样发生着如此一幕。

  大周朝之坚韧,让赵使震惊不已。

  而袁风突然急着找到姬随,让赵胜更是担心。

  赵胜冷哼摇头,“这个袁风,倒是打的好主意。”

  他的身侧,正是赵国的秘密组织,暗影。

  张全抱拳道:“大人,以在下看来,大周天子似乎对袁风并不感兴趣。”

  哦?

  赵胜淡淡看了一眼。

  张全又道:“在下听到消息,姬随昨日就入了乾坤宫,想来就是为了匈奴之事。只不过,出来之后,姬随的精神恍惚。接着就有消息传出,说是姬随被免了吏部尚书一职。”

  赵胜大惊。

  “以姬随的身体和年纪,若无大错,不会免去如此高官。”

  “只是,周天子如此行事,似乎也无必要。”

  完全犯不着为了区区一个提议,就免了一个吏部尚书这样的重臣。

  毕竟身为朝廷大员,不为朝廷办事出主意,那才是大过。

  自然,外人猜破脑壳,也不会想到姬随被免还有其他故事。

  在赵胜看来,就算不与匈奴联手,周朝也用不着和匈奴翻脸。

  那名暗影成员又道:“大人,如今都说大周朝形势已稳,纵有秦赵百万大军,也无法轻易渡过黄河,不知赵王如何打算?”

  赵国虽然迟迟没有派出承诺的二十万大军去攻打南阳郡和大周朝,却一直在给白起运送米粮。

  问题在于,赵国和魏国的情况是差不多,今年也是受灾严重,送的米粮也是四下强行征收得到。

  现在,赵国境内已经是怨声载道。

  若不是赵国之内还有一班能臣,怕早有各处反意。

  再这么维持与秦魏两国的联盟,只会是越陷越深。

  赵胜淡淡道:“赵王已经向秦王说明,眼下应该是最后一批军粮送与白起。与此同时,赵王还请求退出联军,专心对付匈奴的大军。”

  四十万匈奴大军攻燕,绝对不只是单单看中燕国而已。

  极有可能将赵国也看作目标。

  同时攻打两个大诸侯,也只有匈奴人可以做到。

  暗影又道:“那匈奴细作袁风,当是如何对付?”

  赵胜想了想,“不急!”

  略顿,“以本官想来,此时燕国的飞鱼峰,应该已经去找黑冰台的人了。”

  这也没有什么,燕国实力太差,心里自然更慌。

  且说姬随,早间去吏部交了辞呈,让吏部小吏转交给内阁,一时却是走动不得。

  熟悉的大位,这个时候坐着格外有些心得。

  当初为了能做到吏部尚书这处高位,他也是花费了不少。

  一路翻山越岭,才做到如今。

  前一阵子里,好不容易有了更进一步的机会,入阁拜相,却不知道怎地就得罪了大王。

  竟是被耻辱的从内阁退了回来,重新守着吏部。

  想起这事,姬随就一百个不服,凭啥?

  好半天,姬随心头之气才平顺下来。

  只是一想到马上连吏部的差使也丢掉,心头越发的不满。

  他只是提了一个治国良策,这也有错?

  与匈奴人联合怎么就不行?

  说好合纵连横的呢?

  就算是不想与匈奴联手,也犯不着去了本官的官职吧!

首节上一节425/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