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36节

  不错!

  看到这里,姬延眼角轻轻一弯。

  他要做的,就是顺着这里的脉络。

  不过他想要的,应该会吓这些诸侯国一大跳吧!

第38章 都是自己人

  李立前脚出去,万古流接着就来。

  “大王!”

  姬延轻轻点头,示意坐下说话。

  看来这只老狐狸是想到什么。

  果然,万古流一矣坐稳,就拱手道:“大王可是猜测到楚王遣使原由?”

  哦?

  姬延意味深长,“丞相可是听到什么?”

  的确,万古流特别留了心,从使臣的手下探听到一些消息。

  楚王,有意联系周天子,以天子旗号,联兵天下,共伐不臣。

  这不个臣,说的就是秦国。

  终于到了这一步。

  姬延心里竟然生出一点的小兴奋。

  这一战,打不好就是亡国之君,逃都没有地方可逃。

  可要是一举得手,大周朝接下来的空间就大了。

  思绪飘远了一点,好在姬延及时收回目光。

  “万丞相,以你之意,孤,当如何?”

  万古流既来,绝对不只是告诉他这个消息,在他想来,自己早就通过其他的渠道得知。

  “大王,臣以为不可。”

  照万古流的理由,楚王虽然说只动用大周朝的名义,却也要求大周出兵五千。

  这样的要求,大周朝很难做到。

  五千精壮,已经是倾国之力。

  就算最后打败秦国,大周国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毕竟秦周两地之间路途遥远。

  军马凑不齐,粮草也没有着落,洛水成患,周民衣食不济。好不容易姬延几道仁政下去,子民还得要时间休养生息。

  若只是为了虚名,丧失国力,太不合算。

  万古流说完,只静静坐等着姬延开口表示。

  姬延心里也是纳闷了,怎么万古流现在倒像是一个忠臣?

  从现在大周国的形势来看,万古流一个字都没有说错,可历史上分明不是这样的。

  当时,整个大周国可是屁颠屁颠的去合兵攻打秦国。

  最后兵败灭国。

  他也是一时没有想到,现在的周天子,已经不是那个姬延。

  像万古流这样的臣子,遇明则明,遇昏则昏,有些魏征那样的意思在里面。

  本来这个乱成一团的世界,因为姬延的到来,只会更加乱套。

  别说秦国别想统一天下,就是楚国也别想捡到现成便宜。

  噗嗤一声,姬延猛然笑了。

  啊!

  万古流有些懵逼的抬头,说错话了。

  姬延却只是冲着他笑笑,好心提醒,“丞相,孤,可是昏君啊!”

  这是什么意思……

  渐渐的,万古流好像有些明白了。

  “臣,恭喜大王!”

  既然大臣已经准备出兵,必是已经想好方略,他再进策也是无用。

  接下来就该要告辞。

  姬延示意等等。

  “丞相,你既是国丈,朝里诸事,你还是多费心了!”

  万古流心里一震,心念急转。

  这才想到大王没有指责之意,相反,对他早些时候在朝里的表现,还是满意的。

  “臣,谢大王!”

  “对了,这个你给使臣送去吧!”递过锦匣,姬延忍不住狭促一笑。

  这玩意,当然是英雄丸,这可是好东西。

  “臣,遵命!”万古流虽然有些不情愿,怎么说他也是堂堂大周朝的丞相。

  只是这样也好,这可不是代表着大王的信任么?

  想到这里,万古流的腰板顿时挺直。

  朝堂上的事,之所以把万古流推上去,也是有考量的。

  姬延自己要操心的事太多,他可不想把自己累到死。

  万古流的能力还是有的,只要抓住他一人,可以说大周朝的内政就成功了一半。

  “周忠,你可不要出什么意外!”姬延这时更想到这件更重要的事。

  拖着楚使,就只是为了让周忠多些时间,让秦王多些时间。

  大周朝,犯不得半点错误。

  想想无事,姬延去了青月宫。

  躺在美人床上,他却什么也没有干,连挣些昏庸点的想法也没有。

  昨天夜里,几本军器书籍复抄出来,已经把他累到半死,躺到床上,几乎没有费什么时间,只闲说了几句,就在两大美女之间睡着。

  两日之后,重新上朝,召见楚使。

  “楚王如此大事,怎么到了今日才说?”姬延表示很不满意。

  顿时,赵权有些心虚,“此事还请大王定夺!”

  姬延一脸的痛惜,“楚王相邀,本王怎可推辞?”

  赵权顿时感动,“赵权代楚王谢过大王!事成之后,楚王……”

  却见姬延大手一挥,“大家都是自己人,现在谈什么好处?这不是把本王和楚王的交情看淡了吗?”

  却见万古流直接奏道:“大王,楚王好意,也不能轻易辜负!”

  赵权还在一脸的懵逼中。

  “没错,爱卿说的对,楚王重礼,我们重义。”

  “大王,楚王准备了三千金,以壮大王行装!”

  “好,将三千金镐赏三军,即日出兵!”

  好了,朝堂之上安静了,大王和丞相的双簧已经唱完,该你了。

  所有人都看着赵权。

  这……

  赵权还没有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过能成为使臣的,也不会没有两下子。

  三千金是有点多,却还在赵权的底线以内,或者说,是压着三千金的底线。

  楚王有过交待,用些金钱,务使大周国出兵伐秦。

  只要大周朝出兵,那些小国更加没有理由拒绝。

  这笔帐,楚王算起来还是很划算的。

  更不用说,大周朝自己就要出兵五千,这已经是大周朝的极限。

  赵权既然想明白,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商议出兵的细节等等,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已完成。

  “赵爱卿,不如你去西周天子走一趟,说不定也有收获。”姬延有意无意道。

  这倒是提醒了赵权。

  不过西周天子和东周天子合好了?

  他又是有些懵逼。

  “这是当然,一笔写得出两个姬来?”姬延大言不惭道。

  趁着这一次的出兵,他得要把所有事一起解决。

  不得不说,他这一盘棋,的确是很大。

  “真要这样,倒也可行!”赵权还不敢相信两周天子已经合好,一边装作思考,一边偷看姬延脸色。

  什么一笔写不出两个姬来。

  天下可能有两个天子?

  姬延装作不知,“既然使者有意,不如孤就陪你走这一趟。”

  赵权仍是意外,却不觉得有何不妥。

  “既然如此,赵权又得要替楚王谢过大王。”

  “哈哈哈!好说,都是自己人。”

第39章 南城校场

  车轮滚滚,姬延和楚使同乘而至。

  西周方面虽然惊讶,有了前次经验,却也让姬延直接就奔着王宫而去。

  “不知东周天子所为何来?”西周朝上,有大臣发问。

  姬延顿时骄傲,“姬延,乃是为了姬家大业而来。”

首节上一节36/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