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159节

  蔡将咆哮。

  他已经不想再要活口,只要把这个该死的周人撕碎才好。

  嗖嗖嗖!

  一队跟来的弓箭手一起放箭。

  嘭!

  随从身负数箭,一头栽下。

  “拿下,打入死牢!”蔡将一挥手,其余之人分作两队,分头袭去。

  吴风二人已经到了上蔡城的北城门。

  这里一切平常,人来人往,只有零星的几个士卒在把守,也不怎么盘问。

  “走!”

  事不宜迟,吴风二人巧妙的跟在一队大户人家的扈从队伍之后。

  刚走出几步,一阵打马声和铁蹄声音传来。

  “都让开,不打眼的东西!”

  “蔡候有令,速速关闭城门!”

  与此同时,为首的骑军小校手里,高举着一面令牌。

  顿时,整个向外向里的人流都一时停下。

  “杀过去!”

  吴风二人不敢多想,一头冲了过去,就要抢城门。

  “拦住他们,快!”

  城门里外,都有蔡军惊呼。

  只是这一瞬间,吴风已经抢上一步,呛的一声,拔出一名蔡兵的配剑,顺手斩出。

  那蔡兵倒是机灵,勉强躲过,被吴风一剑斩在桌案之上。

  杀!

  蔡兵反应过来,城下的步卒和身后的骑军一起杀来。

  “分开,冲出去!”吴风一把拔出长剑,直接前冲过去。

第169章 关中有蝗

  冲不出去就是死!

  只要有一个人冲出去,就算是胜利。

  噗噗噗!

  吴风的身后,他的副使身上绽放出一朵朵的血花。

  三根长矛几乎同时将副使的身躯洞穿。

  如此的距离之上,怎么可能跑得过骑兵?

  吴风还要拼死一搏,却是被数把长剑一起架在脖子之上。

  得驾!

  身后,又一队蔡骑匆匆而来。

  吴风转头,却见正是先前围住驿馆的蔡将。

  那蔡将目光扫过地上的狼藉,捋须大笑,“上使大人,你等如此,让本将很不好做啊!”

  什么大周朝的精锐,也不过是如此。

  吴风的目光阴冷,“蔡候这是决意与大周朝为敌?”

  蔡将顿时大笑,“哈哈哈!上使,这些事由不得你再操心,好好回去驿馆吧!”

  吴风摇摇头,“你错了!”

  “陷阵营,从无怕死投降之辈!大周朝,更无被擒之臣!”

  吴风头一偏,整个脖子被切去一小半,大量的鲜血汹涌而出。

  蔡将的脸上顿时难看起来。

  逃了这三人,他有罪。

  可死了这三人,他也有罪。

  吴风惨烈一笑,“蔡候,等着承受陷阵营的怒火吧!”

  蔡将脸色大变,勃然大怒,“来人,将周朝三人的头颅一起挂到城头!上蔡,是蔡候的上蔡!”

  很快,就有城头士卒来收拾这里。

  四下,一个个蔡民指指点点,议论不已。

  没有人注意到,就在他们的身边,一个阴影处似乎动了一下。

  姬延还在乾坤宫里批阅奏章。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万古流已经阅过批过,只用他令吴典加印就是,最多再批上一两句。

  一般来说,万古流的事情还是做得很不错,很难挑出错误。

  当然,这也是姬延没有太过留心内政。同时也是这个时候的官僚系统还不够发达,只有以后国土面积大涨,辖地数千里,牧民数千万时,才有数不尽的政事要他来处理。

  统一战国!

  想想这个目标,就让姬延有些小激动。

  户部的奏章,说是陈四海从吴越等人新购入大量的米粮,以至户部的官员再要从市面上购买要付出近乎平日里两倍的价钱,只是距离夏收尚有时日,请示大王是继续以高价去买粮,还是由四海金号调出粮食。

  这一条奏章,万古流就没有批示。

  他和户部都知道四海金号的背后主人是姬延,当然不能乱动。

  至于新购粮食,以四海金号的库存是足够到秋季,只是他们不知大王打算如何。

  而听到王景的消息,却是说这些糯米是要用来建筑新城,户部需要请示。

  姬延不用多想,只指示户部全力购粮就是。

  这些开采出来的银子一定要及时花出去,而粮食正是大周朝的急需。

  正批阅这一本,万古流来乾坤宫里请见。

  “万丞相不必见礼,爱卿请坐!”

  万古流见到姬延正在批阅,正好他要请奏的也是此事。

  “大王,照陈四海的说法,现在四海金号还有糯米十万石,粟米也有二十万石。更有二十万石的米粮还在路上,只是大王,大周朝如此屯粮,以致粮价日高,户部已经不堪重负!”

  “何况若是全部用来筑城,一来工期不及,二来太过浪费!”

  十万石的糯米还不够王景一家所用,按王景的计划,不但城墙要用糯米浆粘合,就是整个新城的排水系统也要如此。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洛邑新城数百年的长久。

  姬延想了想,问道:“吴越之地产糯米几何?”

  万古流道:“回大王,吴越之地,甚至加上楚地,糯米乃是一年两熟,产量一年算下来也不过五十万石!”

  也就是说,陈四海已经把市面上多余的糯米一扫而空。

  “王景那里需要多少?”

  “大王,王都督自言,至少也要三十万石!”

  姬延默然,虽然今年得了十万石的糯米,只是这其中必然有一部分是往年的存货。

  也就是说,单只要给王景的糯米所需,至少就得五年。

  “既然这样,告诉王景,不必再多招人手,只以现在的用工规模慢慢筑城!”

  原本姬延就不想贪功求快,现在更是不着急新城的建设。

  万古流还有下一个问题,“大王,四海金号还屯积了大量的粟米,不知可会与大周朝的粮仓有冲突?”

  屯粮太多,对朝廷也可能是一个大负担。

  姬延迟疑了一下,没有把打经济战的理由说出来,却也给足了另一个理由。

  “丞相大人看看这个吧!”

  姬延从另一堆奏章里抽出一份,这些都是李立的言侯司送来。

  万古流接过一看,眉头顿时皱起,“关中蝗报?”

  只是秦国出蝗虫,与大周朝何干?

  而且大周朝才经历过一场春涝,是不会有蝗虫生长出来的。

  不只是大周朝,上面一直到河西地区,下面一直到齐国,都不会有本地的蝗虫生长出来。

  而且秦国出蝗也只仅仅是一个苗头而已,这事万古流听说过,不过满朝文武都以为,也许关中的蝗虫还没有成气候就会被秦国灭掉。

  秦国对付蝗灾还是比较有经验的。

  还有一个,蝗虫只不要群飞起来,并不会为祸别处。

  当然,来自后世的姬延可不会这么想。

  叹了一口气,“丞相再看看这一份密奏吧!”

  说着,姬延又伸出一份密奏。

  万古流的脸色凝重起来,这一份密奏,却是李立打听到,秦王已经在暗中屯粮,准备应付可能的蝗灾。

  若不是关中地区的蝗灾很可能不可收拾,秦王不必如此。

  “虽然黄河、洛水、淆水等地今年都遭遇了一场春讯,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蝗灾,但只要关中地区的蝗虫起飞,必会南下,东去!”

  这一点,姬延也是很有把握的。

  大周朝,正是在这节点之上。

  万古流肃然,若真是蝗灾爆发,屯多少粮食也是可行的。

  毕竟那时千里蝗灾,拿着大把的银子也不会有人卖米粮给大周朝。

  千里迢迢不说,还要经过无数的国家,一路上还可能被别国的饥民劫持。

  万古流想到一事,“大王,事至如今,老臣还有一句话要说。”

  姬延淡淡道,“丞相但说无妨!”

  “大王,臣听说,现在整个大周朝听闻大王与朝中文武大臣好食烤鸭,以致现在不只是洛邑鸭贵,连带大半个大周朝也兴起养鸭之风,甚至蔡国、郑国、魏国等地也有时兴!”

  “大王,养鸭实为费粮之举,还请大王废之!”

第170章 虎扑营之乱

首节上一节159/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