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135节

  就是万古流这样的身份,也是吃起来津津有味,完全停不下来。

  很快,有武将已经将面前的整只肥鸭吃掉,只能落寞的吃着配上来的鸭内脏烧土豆。

  虽然味道也不错,却差了烤鸭不知道多少。

  “敢问大王,此物如何制作?”

  吏部左侍郎一句话引来所有的注意。

  虽然大周朝两个不发薪俸,而且王城新遭了内涝,却不会影响大多数的胃口。

  能坐到如此高位,家中的积粮还是有一些的。

第141章 家里有矿

  姬延放下手里的筷箸,淡淡笑道,“此物名烤鸭!”

  言毕,姬延眼神示意之下,吴典站上前来,将烤鸭的一套流程仔细说了一遍。

  选材,须选取3 斤半左右的大活鸭,除毛去内脏。

  材料处理,内脏与活鸭分别洗净备用。内脏焯水之后可以和土豆一起烧煮。

  配料,加上八角、桂皮、食盐、汤料等物。

  烤法,将处理后的鸭子挂在火上烤即可,以枣木、梨木等果木作为燃料,用明火。

  吴典解说的时候,底下文武百官一个个竖起耳朵来细听。

  只是很快,那些武官都失去了兴趣。

  听了也记不住。

  好在姬延接下来也说了,会让人将烤鸭的办法送抄各府一份。

  顿时,昆吾宫里一阵喜庆。

  当真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天明之时,项羽军已经到了卫、齐两国的边境。

  “杀过去!”项羽面色冷漠。

  杀!

  霸王军连夜赶路,却没有一个人敢出声抱怨,反而是一个个战意冲天。

  只要想想,项羽项梁一战成名,由布衣而王候,这是何等的荣耀?

  身为军士,何不如此?

  带着建立功勋的强烈意识,这支如虎似狼的军队狠狠冲向对面的齐国营寨。

  此时,高顺等军也如期拿下申曾等国,成功在曾城和应城两地汇合。

  “高将军,这里就交给将军了!”宁虎臣一抱拳。

  高顺轻轻点头,“宁将军,此去虎穴,一切保重!”

  好!

  宁虎臣大手一挥,领着身后一千精骑向南疾行而去。

  高顺,李嗣业,分别开始准备城防,迎接楚王的怒火。

  一个时辰之后,乾坤宫。

  王景匆匆赶来。

  “爱卿有劳了!”姬延看到王景满脸的疲惫之色,也是不免一阵心痛。

  东滩诸多事物,的确是太费心力。

  王景赶紧拜道:“托大王之福,幸得东滩受灾并不太严重。”

  姬延上前两步扶起,“卿何止是保得东滩一隅,东滩现在可是整个大周朝的救命粮仓。”

  这些话一点不夸张。

  等到五月底的时候,大周朝的存粮就要耗尽,春耕虽然已经布置下去,能够有多大的作用还不知道,毕竟误了时辰。

  而且春耕的补种就算有收成,也得要等到六月底七月初的样子。

  五月底到六月底只有一个月的样子,看起来很快就能渡过,可对于百姓来说,一不可一日不食。没有饭吃,就是大王的话也不好使。

  至于宁江山的西滩,虽然也种了土豆,但在这回水灾当中,却是损失惨重,能保住当地的口粮就算是不错。

  王景被姬延扶到座位上,受宠若惊,“大王放心,东滩的土豆产量可能比预计的还要好些。至于宁大人那里,臣也亲身去看去,帮助宁大人的西滩排水去渍。”

  好!

  姬延早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想到东滩任务太重,生恐王景无法抽身。

  也是难为了他,修堤开矿种土豆,一样都少不得这位能臣。

  幸亏也是王景去了东滩,换了宁江山去,他哪里能够预想到还要防涝?

  不过王景也知道,姬延专程令他前来,绝对不只是这一件事,“大王可还有差使?”

  姬延点点头。

  “爱卿已经知道,洛邑的水患吧!”

  王景默然,洛邑之厄,可以说是迟早的事。

  这个时代的城市防涝工程还是很差的,除了王宫这样重要的地方,很难做到全城拥有完整的排涝工程。

  非是不能,实在是工程量大得惊人。

  换成人才财力的投入,几乎没有几个国家能够承受。

  随意动一下水利工程,整个国家几年内就没有余力去干别的。

  不过姬延准备试一下。

  “爱卿看来,王城的排水系统是以重建为好,还是整修加修?”

  王景没有思索太多,这个问题他也考虑过。

  “大王,以臣看来,若要王城能够防住同样大的积水,不如重建。”

  这也是王景综合了河堤上的灌浆法,若用此法,足以让王城的排水渠用上千年!

  姬延轻轻点头,没有马上表态。

  此事太过重大。

  “还有一事,若是重建了王城,岂不是要地势抬高数丈,才能让地下的渍水排到洛河之中?”

  这一点也是大问题,姬延一直在考虑。

  王景奏道:“大王,若是重建王城,地势并不一定要抬高,臣有一法,名龙抬头,只要建渠数段,就可将城内渍水排出。”

  哦?

  姬延一喜,“爱卿直言!”

  所谓的龙抬头,只是王景自己的说法,就是几段暗渠明渠相连相通,中间却用闸口堵上。

  王城的排水,由各处暗渠汇拢,送出王城,再由人力水车,将里面的积水一点一点的抬出去。

  虽然此法看起来稍有笨拙,王景却有办法利用分水之法,只要大约三四十台水车,就可以对付同样的水患。

  姬延突然眼前一亮。

  “若是换成蒸汽机抽水呢?”

  蒸汽机?

  王景惊讶了,明显不知何物?

  姬延情知失口,淡淡笑道,“此是军械监所提出来的煤矿产物,暂时还没有制造出来。不过若是此物造出来,必能用在此处。”

  “大王圣明!”

  听到姬延如此一说,王景同样是激动无比。

  无它,若是自己参与到王城重建大事,必然又是一件青史留名的美事。

  姬延笑道,“既然如此,爱卿先在王城里休息两日,将新造王城的排水设计一下。若是有可能,卿可将新造的王城整体设计出来。”

  “臣,遵旨!”王景一阵激动。

  “正好这几日尝尝宫里的烤鸭,这可是人间美味!”

  王景自然又是一番谢恩。

  不过姬延并没有留在乾坤宫招待王景,这些小事自有吴典吩咐宫里太监去做。

  大半个时辰后,姬延见到了赵世祯。

  “臣赵世祯,拜见大王!”

  对于大王的突然造访,赵世祯也早就习惯。

  “爱卿辛劳,进去吧孤有话说。”

  还是赵世祯的单独小间,君臣二人分坐下来。

  “爱卿,前些日子的大雨,王城受灾严重,想来爱卿也是知道的。”

  赵世祯脸色沉重。

  如此大的灾害,他岂能不知。

  “孤打算,重建王城。一个更大,更好的王城。”

  这一句话,就把赵世祯惊住了。

  能建一座大城,当然是好事,可是大周朝现在有钱有粮么?

  只是这些话,赵世祯也不知道该不该接下。

  “爱卿放心,”姬延早有想法,“洛邑城西有银矿,只要及时开矿,银钱方面是不用发愁的。”

  家里有矿?

第142章 鲁顷公伐齐

  赵世祯惊住了。

  此事从未有过半点风声。

  怎么突然间就说起洛邑城外有矿?

  还直接就是一座银矿。

  姬延笑了,“卿若不信,可与孤同往。”

  赵世祯一脸兴奋的站起来,“臣,愿往!”

  解决了大周朝的财政问题,赵世祯有很多奇思妙想都可以去尝试。

  姬延自无不可,“爱卿先去军械监和工学里分别选些有探矿经验的工匠吧!”

首节上一节135/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