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有些干涸的土地饱饱的痛饮了一番。
只是很快,这雨水把土地撑坏。
一连七日,天地皆暗,好像整个天地就剩下哗哗的滂沱大雨。
姬延站在乾坤殿前,脸色很不好看。
这样的大雨之下,他的土豆完了。
西滩东滩,加起来七万亩的土豆都会被泡死在水里。
他的钱袋子没了。
三月份的各项开支还没有着落,连带朝廷的薪俸和军饷都有空缺。
朝廷的薪俸还好说,军饷能够缺的吗?
后世的姬延可是读过不知道多少野史,缺饷的后果就是兵变。
这一刻,姬延想死的心都有。
不只是军饷,民间的春耕也完了。
才种下去的种子,完了。
姬延闭上眼,全然不顾已经有些雨水打在身上,小半的衣袍已经打湿。
“大王,还是回去殿里吧!”吴典小心请示。
大王为何发愁,他们这些太监当然知道。
只是天要下雨,区区凡人能有什么办法?
轰!
一声炸响,火光一起。
姬延不由回头看去,好像是哪处宫殿被雷击中。
这个时代里当然是没有避雷针的,这样的高大建筑物正是容易被雷电击中。
雨中,周忠匆匆去了一个来回,“大王,是西秀殿!”
姬延点点头,“去加派人手,不可吓着四位皇后。”
虽然这样并没有什么用处,也只是稍求心安而已。
雨越来越大。
密集的雨声,好像遮住十米之外的一切其他动静。
很快,万古流带着几个朝廷要员晋见。
“丞相大人,外间如何?”姬延不无担忧道。
他在王宫里面,地面上的水已经没过了脚背,也不知道外面的百姓如何熬过去。
要知道王宫不但地势要高出许多,还有一定的排水能力。
万古流的脸上很不好看,一眼看去,头顶上白发又生出不少,几乎再难见到成片的黑发。
“回禀大王!臣一路行来,已经看到宫外不少地方积水甚多,甚至能够没到成人脖子。至于被大雨冲垮的民屋更是不计可数。”
“孤,明白了!”
姬延嘴里没有说什么,心头却是一阵悲苦。
来到这个世界,他都为这里百姓做了什么?
一天到晚想着合纵连横,想着横推一切,唯一带来了土豆也是为了自己的军粮。
“孤,对不起大周子民啊!”
说完,姬延脸上微微一热。
泪水合着雨水一起滚下。
“大王万万不可!”万古流率众跪下。
天子不可能有错,若有错,只能是以万古流为首的大周朝官员。
姬延看了一眼。
大雨滂沱,万古流等人几乎都是一身泥水,还要跪在雨水之中。
“都起来吧!不可大意着凉。”
众臣唯唯诺诺的起身。
“工部何在?”姬延淡淡道。
城里民居成片崩塌,这事自然是要问在工部头上。
吓得工部尚书才从地上起身,又是扑通一声跪在雨水之中,“大王!臣赵有德有罪,请大王责罚!”
一时间,气氛凝固。
毕竟这位大王,斩起大臣来可是毫不手软的。
不过还好,姬延此时并没有发怒。
“仔细说说罢!”
赵有德那颗老心脏总算是放下一些,赶紧奏道:“大王,工部人手有限,先前又连续修了洛水南堤、东堤,还有西滩东滩两处,再加上洛邑建城已久,排水不畅,好多地方还没有来得及梳理水道,如此工程并非工部一家可以做到。而且整个洛邑的排水方案还要涉及到王宫。”
姬延不是太明白,“丞相大人,赵爱卿可有道理?”
第135章 督察李清
万古流赶紧上前,“启禀大王,确是如此!工部缺钱缺人,要完全避免如此大祸,须对整个洛邑重建方可。”
若是修补一番,所花费的不见得比重建花费要少,而且这事万古流早和工部有过交流。
只是没有想到这场雨来得太早。
大周朝只是才喘过一口气,马上又来这场大灾祸。
一时间,气氛更是压抑。
万古流提议,“大王,依臣之见,当着一员重臣,专臣赈灾。”
姬延点头,“爱卿意属何人?”
万古流早有人选,“大王明鉴,督察院李清可以担当此任。”
姬延想了一下,“令他速来见孤。”
大周朝的督察院并没有什么权力,主要就是督学,而士学气氛在战国时期也并不浓厚,甚至姬延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这个大周朝弄个督察院出来干啥?
也就是督察院人手不多,占不到几分薪俸才被姬延保留下来。
很快,李清匆匆赶到。
满身都是泥水,比万古流一行人还要不堪。
“爱卿何至于此?”姬延惊讶,难道是掉到臭水坑里?
李清上前一步,“臣失礼,请大王责罚!”
姬延心里猛然一动,“爱卿可是去四下巡察过?”
好像督察院还有一个观风的责任。
只见李清道:“大王明鉴!这数日里,臣皆在城里各处巡视。王城之中,各处损坏的民屋有数千座之多,几近占到王城的三成。其中完全被大雨冲溃的民屋有一千三百余处,死者七十余人,伤者不计其数,至少在两千人以上。没有完全被大雨冲溃的民屋也有一千多处,虽然没有完全毁坏,却也一时无法恢复,再也无法庇护民众。”
李清说得极为仔细,显然他的足迹早就在王城里每一个角落里反复丈量。
李清的话只是简单的陈述,却让姬延听来有如亲眼目睹了一处人间地狱。
无数大周朝的子民在自己的王城里受饥受饿,无衣无着,其中各种惨状,几乎到了无法直言的地步。
哪怕李清不明说出来,姬延都能够猜测到一两分。
死了这么多人,城里却连白幡都没有挂出来几副。
可见情形之危急。
“臣请大王,打开各处不太重要的衙门,让我朝百姓有安身之所!”
李清一下跪在姬延身前,整个脸都埋在大水之中。
姬延缓缓摇头。
非是他不理百姓死活,只是普通的官衙也并不怎么牢固。
要知道战国时的建筑水平还是很低下的,除了王宫用粗石巨石建成,普通的官衙却有一多半是黄泥合上木材搭建。
真正重要的官衙倒是搭建得牢固,却又不适合去收容百姓。
“吴典,传孤旨意,除了乾坤宫、大明宫、昆吾宫、夏宫、青月宫这五处宫殿,所有的宫殿尽可能腾空出来,准备收纳百姓!”
吴典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万古流已经率众跪下。
“大王万万不可!天子有天子威仪,岂可让草民污秽了天子行宫?”
只是姬延心意已决,“没有了万千草民,孤这个天子,岂不真是孤家寡人?”
姬延顿了一下,“李清,孤令你即刻上任为救赈督察使,王城之中,无论军民,皆听李爱卿调用。”
“臣,李清替大周子民跪谢大王仁德!”
李清连拜三下,方才匆匆而去。
“周忠,备行仗,孤要亲眼看到自己的子民自大水之中脱困而出。”
万古流喉咙一阵滚动。
明显是想要劝说大王不可轻易涉险,最后还是忍下。
大王要出去巡城,众臣当然只有舍命跟上。
“众爱卿也辛苦了,不必跟孤前往!”
不是别的,万古流这一班老臣年岁也都不小了,别说外面水深,就是现在也是一个个全身湿透。
要知道这可是战国,一个风寒就可以要了一个壮汉的小命,更不说这些文弱的老臣。
“大王亲涉险处,我等怎敢不从?”万古流代表诸臣谢过姬延好意。
“好,既然如此,众卿先去乾坤宫里换一身便服吧!”
之所以让万古流等人去换便服,这也因为乾坤宫不可能有众臣的服装衣饰,但侍卫太监的便服应该是能够找到一些的。
很快,姬延一行人匆匆离开乾坤宫。
周忠倒是有眼力,和几个小太监带了好些个土豆饼,正好给姬延等人路上充饥。
姬延的土豆饼和旁人当然是不一样的,里面还夹了一些肉沫,吃起来倒是不错,和他后世的肉夹馍什么的也差不了多少,甚至还好吃一些。
只是这个时候,姬延也只是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
除了姬延用上天子行仗,打起一把巨伞,其余诸人也都分到斗笠蓑衣。
好像知道天子出行,这时外间的大雨似乎小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