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赶紧奏道,“大王,前面五百步就有一处。”
好!
姬延随口应道,一行人提快了步伐。
这一处坑洞就在一块土豆田边上,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此洞并没有深挖。
只是那物姬延看得清楚,这就是黑金!
他心心念念的煤矿。
“就是它!”姬延简直有些爱不释手。
在后世,他还从来没有这样接触过真正的煤块,所有这些都只是从书本里接触到。
然而现在,姬延知道,煤的发现将是大周朝的又一次重大转变。
不过他手里的煤块并不纯正,半黑半黄,那种泥巴黄。
“都是这样的吗?”姬延眉头一皱。
这样的煤块实际上用来取暖都有些糟糕的。
不易燃,烟多,说不定还会有有毒气体。
“大王,臣已经亲自下去看过,这下面全是一样。”王景很肯定。
姬延轻轻点头。
王景办事认真,他没有道理去怀疑。
“大王,前面这样的坑洞还有很多。”
在整个东滩,王景可是挖了近三百个坑洞,其中一大部分里都有煤的出现。
“先去看看纯黑的煤矿。”
姬延的话不容置疑。
好在王景对那些小煤坑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很快就去了另一处煤坑。
这里,姬延看到完全的黑金,黑的能将人的视线吸收一般。
也是王景早有过准备,这些煤块都已经被捏成团,一个个堆在外面吹干晒干。
“拿火来!”
姬延有心一试。
很快,一道火把传来。
姬延将手里的煤块放置地上,再用火把散开铺垫。
“再找一些干些的树枝来。”
姬延生怕一道火把还不能成功,又吩咐周忠道。
只是没有等到寻来干树枝,这两个煤块已经被点燃。
这!
王景等人都是震惊。
这黑乎乎的东西竟然可以燃烧?
不得已,姬延又给身边众人普及了一下煤块的作用。
好在也简单,这东西能点燃,而且还能烧很久,这就够了。
“大王的意思是说,这东西,这煤块可以烧上很久?”王景眼里发着光芒。
那是当然!
姬延百分百的肯定。
“至少也能烧一两个时辰吧!”姬延心里估计着。
其实一块煤到底能烧到久,这其中原理是很复杂的,包括通风情况,煤块的形状、其中的杂质等等,就是姬延自己也绝对没法一下子搞清楚。
这已经足够!
王景的眼里瞬时充斥了泪水,“大王果然是代天牧民之责,此物一出,万民有幸啊!”
啊!
倒是姬延被惊住。
第130章 开炉炼钢
姬延的想法很简单啊!
有煤,有铁,当然是用来炼钢的。
哪怕是一般的钢材,也能流水线一样的打造出各种各样的神兵利器来。
什么铠子甲、什么陌刀、什么火铳火炮都不是问题。
有了这些,他姬延还怕不能横推一切,荡平六合?
这关万民什么事?
姬延一时没有想到。
还好王景根本没有注意到大王的脸色变化,只管一厢情愿道:“大王仁德!吾国之民,有了这煤块,再不至于路有冻死骨。有了土豆,再不至于朱门酒肉臭啊!”
古时之人有无数的大敌。
征兵、征役,饥无食,寒无衣,再加上水患鼠疫等意想不到的各种天灾。
但姬延的出世一下子解决前面最头痛的四大项。
征兵,姬延实际上用的是志愿兵的模式,直接用高薪去砸一支铁打的军队出来,省却子民应征之苦。
征役,姬延同样是给足了银钱米粮,不说别的,东滩这里征召劳工,完全是无数子民争抢名额。
饥无食不必说了,土豆的丰产直接让无数人震惊到,若不是王景相信宁江山大人的为人,必定也是不相信的。
而现在的煤块却又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寒无衣。
有了经烧的煤块,百姓也不用再担心存不够越冬之薪。
这个……
姬延一阵头痛。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让百姓改用煤块,只是这些煤块采出,还有后期的加工、运输,对了,还得算上一个煤炉的成本,姬延真是担心普通的民众用不起。
“爱卿快快请起!”无论如何,先得把王景扶起来。
“孤,心头自然是有大周朝万民的。”姬延毫不脸红,“只是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可慢慢推广才是。”
王景自然是能够理解的,“大王所言甚是!”
身为读书人,这点觉悟王景还是有的,万事开头难。
不过只要这些煤矿被开采出来,被人接受也是迟早的事。
想了想,姬延又道:“爱卿,孤这里有些方案,你可令匠人制造出来。”
姬延的方案,无非是煤炉的设计和煤块的设计。
煤块要打成加孔的圆形,才最有利于完全燃烧,这一点姬延当然是知道的,也比较容易画出。
至于煤炉就要复杂一些,里面是用黄泥糊起的模子,外面又要包上一层铁皮,还有放烟的铁皮烟道等等。
总之,姬延基本上是用了灵魂画师的手法,将这煤炉画了出来。
其实也不是太差,毕竟姬延是学习理工的,机械制图还是有一手的。
至于别人是不是这样认为,就不关他什么事了。
王景深皱着眉头。
在他看来,只要煤块能烧就好,还搞这么复杂干什么?
姬延不得不再次科普了一番。
首先,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煤块的热能利用率,包括煤炉的设计也有这一方面的原因,而且如此设计,煤炉之上可以用来烧水烧菜。
最关键的一条,煤块里有一定的毒气。
不只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所有的煤炭当中都有其他的杂质存在,在种种燃烧条件下就会生成不同的有毒气体。
当然,不管他什么气体,姬延统统归为煤气。
如此一番口舌,才让王景有些明白过来。
不过接下来还有问题。
这样的炉子,怕是东滩的工匠做不出来。
不过王景的难题,对于姬延来说却是小事,“周忠,你将这图多画出几份来,一份交给宫里的匠师,一份交给然城的军械监。”
检查过东滩,姬延放弃了去洛北郡看看的计划。
重新上船,直奔然城。
此时的军器监和工学院在一起,已经成了然城里的庞然大物,无数工匠在制造出可怕的杀人利器和保命护甲,矛与盾在这个地方神奇的统一。
才到军器监,赵世祯和毕懋康已经在此恭候多时。
“两位爱卿,有劳!”姬延抢在前面示意道。
这也是对匠人的尊重。
顿时,二人忙不迭的弯腰行礼。
“大王,您是先去军器监还是工学院看看?”赵贞祯不知道姬延此行的目的。
当然,然城之中也只这两处可以引来姬延兴趣。
这在大周国里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秘密,大周天子对工匠,特别是军械监的工匠极为的上心。
姬延笑着摆摆手,“孤今日前来,哪里也不去看,只和两位爱卿说说话。”
虽然大王如此发话,赵世祯与毕懋康当然的不会相信。
不过却引着姬延避开了一处处的热闹,来到军械监监理处。
这里虽然也能听到外面的打造声音,总算是稍稍安静一些。
“两位爱卿,孤此来,是为商议开炉炼钢一事。”
二人立马就是怔住。
这是何物?
少不得姬延又是一番科普。
总之开炉炼钢之后,打造出来的钢材比原来的铁质兵器更加坚固,更加锐利,也更有利于打造。
从平炉炼钢,到炼钢八法,姬延整整说了一天。
差不多就是从早上十点说到晚上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