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122节

  也是,这根本不应该多问啊!

  只是姬延犯了难,饿成这样,再去吃肉绝对是不行的。

  正在这时,右手里那个看上去饿晕过去的少年,却是悠悠醒来。

  “这位大人,我们一路从秦地而来,若能赏些肉吃,此恩此德,去病必不敢忘!”

  什么?

  姬延怔住了。

  倒不是因为这孩童有些胆量,更兼对答得体。

  而是去病!

  一时之间,他竟是都忘了要用老眼昏花查看。

  这时仔细用老眼昏花一看,真是霍去病!

  姬延的呼吸都沉重起来。

  瞬时,那几个孩童的脸色越发的难看起来。

  会是……吃掉他们……

  “大人!”霍去病双手一挣,却没有挣脱,“大人若是想吃生鲜,不若去病身上还有一些,这几个是我的同伴,只求大人放过他们一回!此恩此德,去病来世再报!”

  姬延怔了一会。

  哈哈哈!

  竟然会被几个小朋友误会成那种人!

  只是这一笑,众孩童更是脸色灰败。

  完了,这是不打算放过他们。

  “快走!”霍去病猛的一下扑向姬延,一口咬住姬延的食指。

  好痛!

  “不要动手!”

  可怜姬延,手指被霍去病咬得痛入骨髓,还要用另一只手掌挡下李嗣业。

  “你们要是敢走,他的小命可就不保!”

  转头,姬延拿霍去病的小命来威胁那几个孩童。

  别说,这几个小孩子还真是够义气。

  姬延才一说完,一个个都站住那里,相互瞅了瞅,竟是都转了回头。

  就连李嗣业一旁也给逗乐。

  姬延幽怨的看了李嗣业一眼,有这大家伙在身边,安全是保护了,可别的方面就差了太多。

  “小家伙,孤……我怕了你,这就带你去吃肉!”

  啊!

  这一回,霍去病又是怔住。

  真有这好事?

  姬延一笑,“就问你敢不敢去?”

  “当然敢!”

  霍去病小小的胸膛一挺,可惜那里没有半两肉,连肋骨之间也就是只剩下一层皮膜,缺衣少食,整个肤色都是异样的紫色。

  “走,跟我去帐里吃肉去!”

  只是姬延回头又冲着李嗣业道,“去让王信准备一些土豆粥!还有小一号的衣物,对了,还要一些热水!”

第125章 六大诸侯

  李嗣业也是哭笑不得,他堂堂一位战将,竟被大王差使着做些杂事。

  不过李嗣业心眼实,见到大王爱民,心里头也是欢喜的。

  上阵杀敌是一回事,周济些穷苦人是另一码事,何况这几个孩童好像还不错。

  不错到什么程度?

  不错到日后风头,别说是他李嗣业,就是一代战神项羽,也要让其三分!

  姬延一路拉着两个孩童的手回来,特别留意霍去病的表情,发现除了一开始有一点紧张,渐渐的,竟然是兴奋占到了上风。

  天生将材!

  姬延暗中感慨不已。

  到了帐中,众人早被这里的气氛镇住,一个个手足无措,只看着霍去病。

  “来,你们先换些衣裳,洗个澡,去除身上的秽气。”

  中军帐里,准备了五个大木盆,足够一起洗澡。

  姬延自然不宜留在这里,先掀帐离开。

  帐内,五人都没有开口,只看着霍去病一人。

  “放心吧,这是天子大帐,必不会害我等!”也不知道霍去病凭什么就猜出姬延身份。

  只能说非常人,必有非常眼力。

  几把将下面的破布一层层解开,各种酸涩气味释放出来。

  不过没有让他们洗太久,王信进来,“各位好汉可是已经洗好?”

  这是姬延担心他们身体太弱,不能洗太久的热水澡,这和久饥之后再大口吃肉的效果是一样的。

  很快,众孩童擦干身子,穿上大得夸张的衣袍。

  虽然很可笑,总算有了裹体之物。

  再接着,土豆粥盛了上来,姬延特意交待过,这粥得要稀些,再稀些,而且只够五人各盛一碗。

  姬延这才进来,笑着道:“各位好汉,可有吃好?”

  霍去病咂咂嘴,“没有肉!”

  姬延脸上笑意更甚,“再过七日,许你们吃肉!”

  啪!

  霍去病一头跪下,“臣,霍去病感念天子仁厚,愿指天为誓,跟随天子身边,征伐四方!”

  姬延笑了。

  他就是喜欢这样的聪明人。

  “快起来吧!你可先留在军中休养几日再说,至少军中各处,只要没有人拦你们,皆可去得。”

  竟是给了五面腰牌。

  虽然不能说全军里随处都可去得,却也足够霍去病先见识见识。

  很快,王信将他们五人另外去择了营帐。

  从此,这五人的命运也和姬延密切连结到一起。

  不过想到霍去病等孩童的凄惨处境,姬延为另一件事犯起了难。

  一刻钟之后,他待有了决定,这才安然入睡。

  次日一早,一个火爆消息自周军大营里传出。

  双方和谈还没有开始,周军主动先让出下堤城里一半的鲁国军粮。

  与此同时,更是周军将自己的军粮拿出,就在下堤城外设置了几处粥厂,虽然每一粥锅里只下半两肉,却是土豆和粟粮各半,倒也是香气扑鼻,勾人食欲。

  当然,为防混吃混喝,此救民之粥也是极清的,一碗下去,仅能裹腹而已。

  在敌国境内开设粥厂救济,此从所未闻之事。

  据说有好事者去问周天子。

  周天子却道,“天下饥民,皆出自周。”

  意思是说,但凡有一个饥民,都是大周天子失德,既有罪,当补救。

  八个字传开,是不是周天子亲目所言是一回事,却是连无数鲁人都为周天子的仁德而失声痛哭。

  这样的天子,他们竟然还有脸面去攻伐?

  看吧,老天有眼,护佑周天子百战百胜,恶果却是降临到鲁人头上。

  就是那些在征伐中失去丈夫、儿子的鲁人,这时也不敢有丝毫的怨言流露。

  现在的情况太明显了。

  十一万鲁军得吃饭,所以鲁公把民粮都强抢了去养活大军。

  周天子还粮,看起来是鲁军有粮可用,实际上却是救了整个鲁国的百姓。

  这样的天子,还有谁敢有怨言?

  别说鲁国的城镇村庄,就是鲁军大营里,也是无数的愧疚之意。

  谁把他们当人,把他们的亲人当人,一目了然。

  鲁军之中,怨气陡生。

  “将军!”副将上前,一把按下吴起的手掌。

  那手掌之中,又是一道斩字令。

  连败之下,士气本就涣散到了极点,天子德行更令营中四处都有怨言传出。

  哪怕吴起已经连续严惩了十余起私议,现在也无济于事。

  军心民心,都不在他们这边。

  甚至以前,吴起下军令,还有人敢挡他?

  “周天子,吾不能敌也!”

  一口老血喷出,吴起仰面就倒。

  至于鲁庭之内,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

  民心动向,百官不可能察觉不到,却是无计可施。

  是放弃下堤城的军粮,还是去掀了周天子的粥厂?

  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的,飞快的,把和约盟约一起签下。

  其实鲁国想要得到的,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比如中原诸国的结盟,比如让郑平复国,比如下堤城的军粮放还等等。

  虽然郑平只是得到残破的郑国,总比没有好吧!

  这已经是周天子释放出足够的善意,等于是承认双方打了一个平手。

首节上一节122/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