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柘城十里,宋业就率领残余的宋国文武在此恭迎。
“宋国大将军宋业,拜见天子!”
“我等,拜见天子!”
姬延闻言,停车,现身。
“宋业将军,一向可还好?”
宋业一脸然,“败军之将,本无脸面来见天子。只是宋康王一心臣服天子,却因此遭来横祸。臣宋业,拜乞天子以天下之兵,共伐逆贼!”
姬延目光扫过底下众人,“孤,受命于天,如此不臣之逆,当与汝等共伐之!”
宋业等人再拜,“谢天子!”
此一番客气之后,姬延在众人簇拥之下入城。
城里酒宴之后,便是议起正题。
因为宋业的突然出现,姬延顺手就将柘城的防务等各项事宜全盘交出。
只道大周朝的军队,由自己亲领。
如此,宋业倒也觉得行事更加方便。
城外,布置了两万宋兵,城里也有一万宋兵,各处营寨粮秣,也在急切间建好。
至于陷阵营和南城军,主营同样扎在城外,姬延也和两军共住一处。
才扎下营寨一天,就有快马送来几件事物。
“好!”姬延见之心喜。
当着燕江城的面,就将那两件兵器分别拿出。
第一件,青龙斩月刀,马战步战皆可实用,刀用精铁反复打造制出,单只一个铁柄就有三十二斤,加上刀头就是五十七斤!
不要嫌重!
那铁柄就有儿臂粗细,怎么能不重?
“好刀!”燕江城心喜不过,拿来稍稍舞动,稍有些入手过沉,却仍是爱不释手。
第二件,更是奇怪形状。说起来,第一把刀对于这个世界的人来说,是奇形怪状,不明所以。要知道这个时代不要说打造精良的青龙斩月刀,就是马战的大刀,眼下也是没有的。
而这陌刀更是打眼。
杆身不过一米六,刀长竟然也有一米六!
再看那入手处,比青龙斩月刀还要粗上一圈,只论斤两,更是达到八十八斤!
“好重的刀!”燕江城掂量一番,都有些心惊。
不过这两把刀,虽然份量稍嫌沉重,却绝对是沙场利器。
“这一刀下去,怕是连马头盾牌都可以斩开!”燕江城不禁赞道。
姬延一阵哈哈大笑。
“大将军好眼力!”
无论青龙斩月刀,还是陌刀,都可以轻易做到。
哦?
燕江城听到姬延承认,心头更惊。
眼里也就当然的冒出火热来。
临阵送刀,大王的意思应该是送给……
看着燕江城火热的眼神,姬延有些哭笑不得,又略有愧疚。
“大将军,这两把刀,都不是给你的。”
果然,燕江城眼里明显有失落之意。
姬延又是觉得好笑,“燕大将军,你可知道自己的责任?”
这个时代的点阵,身为主帅是不能亲自上前杀敌的。
甚至比如秦国这样的大国,还有严苛规定,主帅亲自上阵杀敌者,直接论罪!
调兵遣将,正反奇谋,这才是战国主帅的主流。
“大将军,你若将冲锋陷阵的事情都做了,你让高顺他们做什么?”
还有一点姬延没有说,燕江城毕竟年岁略高,又是燕璃的父亲,这要有什么闪失,怎么去给亲亲老婆解释?
姬延这些,燕江城当然理解,哈哈一笑,“大王休怪,燕某只是一时见猎心喜。”
姬延点点头,又道,“待孤得胜还朝,再令军器监也给大将军打造一柄就是。”
当然,给燕江城所用的大刀,份量还得小上一号才是。
安抚了燕江城,姬延招来高顺李嗣业二人。
“两位爱卿,此有宝刀两把,卿,可自选一柄!”
姬延也是小心思了一把,要看看李嗣业真是天生的陌刀将?
直到两人各自看刀取刀,他才真是信了。
“高顺,你手里的,名青龙斩月刀,此刀五十七斤!孤,以此刀相赠,令你从此陷阵无敌,立我大周军威!”
高顺就势一拜,“臣,高顺拜谢大王!陷阵营必不相负!”
姬延点点头,亲手将高顺扶起。
“李嗣业,你手里的,名陌刀,此刀重八十八斤!孤,有意成立一支陌刀队,便以此刀守我大周千万年基业!”
李嗣业心头狂喜更甚,“臣,李嗣业拜谢大王!嗣业必以此刀建功!”
姬延同样笑着扶起,“只可惜此刀打造不易,军器监只打来一把,陌刀队还须等些时日。”
李嗣业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
真有这样一支陌刀队在手下,他李嗣业必是为大周朝纵横一时。
姬延仔细又道,“孤,给大将军说过,你可先在军中挑选精壮,先配备双重甲,唐刀等器械,人数不必在多。”
“谢大王!”李嗣业再次道过。
一日之后,吴起领鲁国十万大军亲至,距柘城二十里外扎营,军旗绵延十里,战马奔腾,军容整齐。
柘城内外,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只不过,无论两方,都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思。
吴起有一心病,已经这些日子过去,那支神秘的霸王军始终不见下落,而且深以为姬延乃是大敌,不敢小看。
联军方面,宋业对鲁军也是不无顾忌,不敢下出先手。
“天子,鲁军已至,不知天子可有退敌之策?”
此时,宋业正在姬延的中军大帐中问计。
姬延淡淡一笑,“为今之计,只一字也。”
哦?
宋业面带疑问之意。
“还请天子说明。”
姬延目光看向帐外,悠悠道出,“等!”
一等项羽的消息,二等吴起主动来攻。
宋业苦笑,这算是何计?
等到鲁军不战自退?
只是碍于天子的面子,宋业却不好明言。
第一条自不会与宋业言明,第二条,倒是可以一说。
“孤,只等吴起大军压至,孤亲率诸军迎之。”
至于鲁军试探性的进攻,由宋军接阵。
若是鲁军全力出手,则由周军反击。
虽然还有些不明所以,宋业还是比较满意这个答案。
至少大周军不会任凭鲁军攻城。
早在布置营寨之时,姬延就想到这一点,故而周军诸营,皆在柘城之外。
就在次日,鲁国终于前来挑战!
第115章 孤,要放大招
一望无际的鲁军,踏着整齐的步伐向前推进。
枪戟如林,刀盾如山。
大地开始颤动,顶在最前头的宋兵开始有了惊慌之意。
“反击!”
“给我顶上去!”
宋业严令。
这才是鲁军的第一波攻击,这要都抵挡不住,还凭什么口口声声要救自己的国君?
“先锋营,出战!”
先锋营的将领站在最前方。
出战!
身后各军,在领军校尉的督促之下,列阵出迎。
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阵型。
第一排第二排,长矛兵,第三排长戟兵,接下来是一排盾手,后面站了五排弓箭手。再往后,是骑兵伴在战车的身边跟随。
鲁军有所不同的是,后面没有骑兵和车兵跟随,而是各式各样的兵种,作为补充。
“放箭!”
一枝枝箭矢如蝗雨一般射出。
嗖嗖嗖嗖……
箭雨之下,无数的鲁兵被射中,一声不吭的倒下。
踏踏踏……
鲁兵阵线不乱,仍是踏着固定的节奏向前压。
身侧,一个个补充兵从后侧快速冲上来,马上将阵线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