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系统骗我在西游世界 第371节

第二百一十五章坚定

民以食为天。

不管在在哪个朝代,粮食,从来都是朝廷的头等大事。

受到最严格的的监控。

在如今这个时代,所有的朝政,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一点,才开始运转的。

就像是之前,压在大唐皇帝李世民心头的三座大山:旱灾,水灾,蝗灾。

不管这种灾害有多么的严重,但最终导致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粮食大面积减产,甚至是绝收。

最终,让治下的百姓,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更严重的话,乃至倾覆大唐的江山。

因此,用粮食酿造出来的酒,这种东西,从一开始出现,就受到了有识君王的极大限制。

《战国策魏策》载:“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绝旨酒,就是有史记载以来,第一份禁酒令。

之后的时代,周公有《酒诰》,说:“无彝酒,执群饮,戒缅酒”。其中执,指的就是抓捕。明令一旦聚众饮酒,就要全部抓起来。

先秦更是全力督导,推行耕战之策。对酒这等浪费粮食,享乐之物,课以重税。导致酒水价值之高,世所罕见。让贵族之外的人,从根本上杜绝饮酒的条件。

而到了后汉,酒更是成为了国家专营之物。

榷酒之策,一度成为了国库的一项重要收入。

如今的大唐,依旧沿用了自先秦传下来的酒税特评制。酿酒、卖酒都要纳税,且税高于成本10倍。并明文规定朝廷忌日不准饮酒。

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粮食的浪费。

维护朝政的稳定。

但这一切的限制,归根结底,还是对于普通百姓,这一庞大群体的束缚。

对于权贵来说,根本就像是不存在一样。

方今这个时代,生产力低下,娱乐匮乏。

就算是皇家,吃饭睡觉以外,根本没有多少额外的手段,消磨时间。

更别说是贵族了。

日常的宴饮,就成了为数不多的一些方式了。

而宴饮,更是离不开酒水的存在。

如今,大唐的太平日子,还没有过上多少天,但是权贵之家的酒水,和之前相比,就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什么玉薤、麴米春、老春、松醪春、梨花春、竹叶酒、桂花醑,等等,这些本地的名酒,就先不说了。

西市之中,甚至还有胡人不远万里,从西域带过来的三勒浆,蒲桃酒。价值不菲,千金难求。

如此美酒,聚集长安,可以说是十里飘香。乃至于让这座雄城,多出了几条赫赫有名的“酒巷”。

高价,重税,依旧没有挡住大唐百姓,对于酒水的热诚。

唐人好酒,可见一斑。

怕是已经融入了骨子里了。

因此,李世民听到段志玄,居然说出了要戒酒的话,不由得倏然一惊,一时愕然。

连悄无声息,伸向了显微镜的罪恶之手,都顿时停了下来,一脸惊诧的看着段志玄。

仿佛在他那张英俊的脸上,看到了慈悲之光。

让李世民心头不禁有些赧然。

这老小子,自幼就不是什么安分人。为人无赖,屡次违反法纪。

整日呼朋唤友,走鸡斗狗。一通胡闹之后,喝的酩酊大醉,更是常态。

他的大名,就连自己在唐国公府中,都有所耳闻。

若不是他有个在太原当官儿的爹,怕是早就成了太原府大牢的常客,被押送到那个矿山,去砸石头了。

那还有什么机会,为李家效力。

现在,这个嗜酒如命的段志玄,为了“酒精”,这东西,居然肯戒酒。

虽然是为了拯救伤兵的性命,但这依然出乎李世民的预料。

让他不由得回过神来,目光,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显微镜,深呼吸一口,一脸慎重的问道。

“敢问道长,这酒精,到底是什么?”

酒精是什么,还用说吗?

就算是再怎么不爱读书,光从字面上,就能理解这具话的意思。

这分明就是酒中精华之意。

黄精,这味药,被称为是仙人馀粮。

这酒精,该是多么诱人的东西?

别说是名字了,光是从来源上讲,就能让人精神一震。

仙人出现之前,这世上,哪有酒精这种东西?

这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首节上一节371/4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