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系统骗我在西游世界 第172节

“呵呵!”

张德言自嘲的笑了一声,摇着头说道。

“你要是做错了什么,那我还能提点提点你之后,放心离开。”

“可就是你什么都没做错,我才会彻底灰心的啊!”

说着,拿起桌上的告示,指着上面的文字说道。

“你好好想想,一小袋种子才是多少?能种两亩地吗?怎么会需要两头耕牛,两张曲辕犁?”

“这分明是帝君,见三县的百姓,土地多有抛荒。这才借出耕牛,让百姓能尽快完成春耕,以免耽误农时。”

说到这里,长叹一声,双目无神,仿佛盯着书房的房梁,在神游一般,幽幽的说道。

“据我打听,这玉米的亩产,能轻松达到十石以上。”

“而告示中定的八石的标准,分明就是将这三样送给这些黔首。”

“关中百姓,骨头太硬,素来傲气。”

“仙人这么做,显然就是想要治下的百姓,有一身傲骨,能站着活下去,而且活的更加的容易。”

“你再看看告示的最后,除了留种,所有的收获,都归帝君所有。”

“别说玉米的亩产,能超过十石以上,就算是超过八石,你舍得吃了它?”

“这些百姓难道不会像是保存稀世珍宝一样,保存这些种子,全部留种?”

“怕是一颗都不会留给帝君。”

“我在这张告示上,看到了帝君的仁义,温柔。而你却看到的是虚伪和吝啬。”

“你说,正逢大争之世,我怎么敢把你一人,留到长安和蓝田搅起的漩涡之中?”

父亲的一番话,像是闷棍一样,敲在了张荣的后心。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区区一张告示之上,还能看到这么多的内容。

往日的高傲,彻底的被撕的粉碎,这让他一时难以接受,甚至想要痛哭出声。

以父亲的才智,蹉跎这么久,才得一个龙州刺史。

看来自己这辈子,是无缘官场了。

良久,张荣这才沙哑着嗓子,沮丧的说道。

“既然父亲都放弃做官了,为甚还要搬家到渭南?”

“我们张家好几代人,才攒下这么多的家业,仓促放弃,怕是损失不小!”

张德言再次无语的看向儿子,自己说了这么多,他竟然连半点领悟都没有。

再说一遍,怕是依然还是对牛弹琴。

不做理会,又怕他一脚踏入了漩涡当中。

沉默良久,这才苦笑着说道。

“大争之世,争的是权欲,争的是力量,争的是民心。”

“世家与皇权,本来就争个你死我活,现在,又有仙人卷了进去,难道我们张家还能置身事外?”

“两边总要选一边站,你是愿意站在仁义,温柔的帝君身边,还是愿意站在如狼似虎的世家身后?”

“再说,站队的话,你要是不付出一点代价,谁会相信你的决心?”

“区区家业,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说罢,挥了挥手,让儿子退出书房,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也好,明日就出发,去蓝田求官。”

第九十八章 手段

有张德言的加入,乱成一团的蓝田,终于又恢复了秩序。

追随陆然的这些医生,道士,基本上来说,都算是技术官员,对于如何管理三县的行政,也是一头的雾水。

全靠衙门中的一些小吏帮忙。

虽然社会勉强能够运转,但是眼界,布局上就差了许多。

而前龙州刺史的出现,终于将这些人,从焦头烂额中拯救了出来。

能够放手实施陆然的计划了。

蓝田三县,共计两万三千多户,成两百六十二个里。

光是耕牛,就要五百多头,再加上曲辕犁和玉米的种子,彻底的超过了上次驱赶蝗虫的花费了。

出这么大的血,陆然当然要把声势做足了。

一则凝聚信仰力,二则传扬蓝田的名声,吸引更多的人才。三则吸引隐户,流民的定居,增加三县的劳动力。

因此,像是上一次,在长安南原的那场戏一样,陆然决定在这里也唱一场。

清晨。

蓝田县的城门才一打开,守在城外的一众黔首,就立刻向着城门涌了进来。

今天,是佑圣帝君府发放种子,耕牛,曲辕犁的日子。

蓝田,渭南,商州,三县百姓,无论远近,全都在乡老,里长的带领之下向着县城中赶来。

虽然在城外冻了大半夜,可没有一个人抱怨,全都面带喜色。

也不管旁边的人认不认识,一个一个眉飞色舞的高谈阔论,畅想着领到耕牛的日子。

首节上一节172/4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