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错把永乐皇帝当亲爹 第428节

让这些本该被好好善待的人,一直被善待下去。

可是这个历史要怎么才能改变呢?

是在朱祁镇出世的时候就把他掐死?

还是干脆不让孙若微嫁给太孙,这样就不会有后来的“大明战神”朱祁镇了。

先想想,以后再说吧,自己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都不一定呢。

这次的五十万大军,全部从南京出发。

声势之浩大,简直前所未有。

南京几乎万人空巷,全部走到城门外面送行。

有了前一仗的胜利,这次不管是明军还是百姓,都十分有信心,觉得这仗必然是手到擒来。

这次他们从鞑靼进军,先入了鞑靼,从鞑靼一路扫荡过去,把瓦刺占领的鞑靼领土一一打回来。

从出军到扫清瓦刺在鞑靼的势力,仅仅用了四个月。

比上一次出兵鞑靼还要顺利。

所到之处,瓦刺人兵败如山倒,甚至都不如当初的鞑靼。

很快,明军已经压到了瓦刺的边境线上。

朱棣并没有因为之前的胜利而忘乎所以,贸然进军,而是命令汉王赵王先率领先锋部队去试探一下瓦刺边境的虚实。

结果没出半天时间,汉王跟赵王就兴高采烈的回来了。

“爹,我就说瓦刺是空壳子,那边境线就跟豆腐做的一样,一冲就散。”

“瓦刺人看到咱们的军旗,打都没打,直接弃城而逃,被我们追了一路,全部斩杀殆尽。”

汉王显然很得意。

不仅是因为瓦刺无能,还有为自己之前的判断正确。

就说陆林杞人忧天,区区一个瓦刺,被他说得神乎其技,结果怎么样呢?

还不是被他们撵着跑?

是,他们是比鞑靼人有骨气,至少还做做样子,正面打了几场,但是一旦发现势头不对,立刻转身就跑。

好像跑是他们蒙古人特有的战术似的。

前有还没打就跑的鞑靼人,后来打两下发现打不过,掉头就跑的瓦刺人。

“你们追到哪了?”朱棣问道。

“深入他们境内好几个村落了,都有骑兵驻守,但是不多,而且怂,看到我们就跑,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

“我让老三在哪里驻守着,等爹过去,省得那些瓦刺人见我们回来了,又跑回去。”

深入境内,都没有像样的抵抗?

朱棣开始觉得不对劲了。

瓦刺几十万骑兵,都到哪去了?

难道也学本雅失里跟阿鲁台,在瓦刺境内流窜躲避?

可是如果他们打定主意要跑的话,为何还要每个地方都留下骑兵驻守,他们完全可以全部撤走,躲起来啊。

不对劲、不对劲。

朱棣的直觉告诉他,这事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你觉得呢?”他看向陆林。

陆林道:“我觉得他们已经把兵整合到一处,如今正在某个地方等待着我们,要跟我们决一死战。”

而且这个地方,是马哈木精心挑选好的,明军的葬身之地。

第261章 马哈木的打算

尽管陆林再三提醒,瓦刺不是怂,也不是跑,他们只是在引导明军,把他们引到他们预设的战场。

马哈木就带兵在哪里等着他们。

朱棣也感觉到了不对劲,马哈木这种欲拒还迎的做派,本身就很奇怪。

加上陆林言辞恳切,不像是信口开河。

但是如今大军压境,总不能一直徘徊不前。

他们跟瓦刺人不一样,他们出征在外,粮草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如果不在粮食耗尽之前打赢瓦刺,明军就得撤军。

所以哪怕预感到不妙,朱棣还是选择进军。

不过这次他谨慎得很,让前锋将领刘江带领两万先锋部队,先去探路。

大部队在后面跟进。

若是发现马哈木有埋伏,先锋部队立刻撤回来。

临走前,还把上次陆林交给他的信号弹交给刘江,让他一旦有情况,立刻发射信号弹通知大部队。

“爹,我也去。”汉王自请率领前锋部队。

但是遭到了朱棣的拒绝:“你留下。”

老二如今有点上头,若是让他去,一旦被埋伏,他必然不肯轻易退回来,一定会死战到底。

首节上一节428/5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