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从吹牛开始 第516节

  他们两个给了必败的韩信喘息的机会了。

  而且他们没有快速的推进到三川郡,一旦韩信反应过来,则可以立即将北方的第一军调回来,同时在三川郡内开启征兵。

  并且在周围地区同时进行征兵。

  到了实战当中,这些条件是完全允许的。

  所以说,申屠嘉和周勃因为抓俘虏而失去了最佳的攻击机会,韩信征兵过后,则有了继续与对方再来一仗的本钱。

  “现在的军制体系,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韩信一个月便可以拉出一支战斗力合格的乙级部队,两个月便可拉出四五个乙级军,三个月拉出来十万人根本不是问题。”王不饿又说道。

  随着王不饿这一句话说出来,众人都服气了。

  就连韩信,也不再叫嚣着要去找王有才了。

  事实上,王不饿说的并不算夸张,甚至比起现实而言,这个数据还要小了一些。

  虽然没有点明,但是大家心里面都知道的。

  一个月拉出一支战斗力合格的乙级部队?

  在全训模式下的新军制,乙级部队是那么容易拉出来的?

  答案是可以的,因为这一支部队可以在本辖区内征召去年退役的士兵,他们退役的时间在一年之内,技能什么的还没有完全忘记。

  将他们召回,在进行十天半个月的全训,基本上就能恢复战斗力了。

  这年头唯一不用着重恢复的就是体力,虽然在家不用来回奔跑什么了,但每天走的路也不少,体力下降的并不多。

  两个月内拉起来的,可以是五年内退役的老兵,经过两个月的全训,重新唤起他们的战斗力。

  至于军官什么的,虽然也缺,但朝廷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的。

  一些在一线部队优秀的士兵或者军官因为一些个人原因不得不选择退役的时候,兵部往往会将他们安排到隔壁县的守城军中去任职。

  虽然指挥技能的确是下降了,但起码不会太生疏,这也算是一个保障,以备不时之需。

  而整个大汉的高层都知道,别看汉军在裁军之后只剩下了六十万人左右,但若是有需要的话,他们能在一年之内将这个兵力的人数翻倍,重新恢复到一百二十万人。

  原因自然是因为理论上来说,役期五年,五年之后军队人员是要更换一遍的,在不考虑那些获得续约的老兵以及长期任职的军官以外,理论上五年退役的人数是在六十万的。

  但是实际上大约只有五十万左右。

  不过这也不影响什么了,就算是临时扩招,一年的时间也足够了。

  所以说,这一场演练,自打申屠嘉和周勃两个人决定稳扎稳打的那一刻开始,就决定了他们基本上已经输了。

  韩信觉得王不饿是为了照顾他的面子,所以才判定的平手。

  然而真正的原因是,王不饿顾忌到了申屠嘉和周勃的面子,所以才判定了平手。

  这只不过是一场演练而已,又不是真正的实战,持续的时间不可能太久的。

  在确定第二第三集团军没有援军的前提下,后面的结果已经可以推演出来了。

  三个月后,战局必然会是韩信碾压两人的局面,因为那个时候韩信的兵力将会超出他们一倍还要多。

  这仗怎么打?

  

第697章 未来

  

  两个集团军打人家一个集团军,最终还打成了这幅熊样。

  出现了这么大的漏洞。

  即便是申屠嘉和周勃,两人此刻也觉得自己先前还觉得很委屈是有多么可笑了。

  “至于说甲级部队战斗力的问题,朕觉得倒是没什么问题!”王不饿又将目光放在了申屠嘉提出的另一个问题上面。

  这个问题是申屠嘉在跟八十二军战斗的时候发现的,而且有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

  虽然看起来有理有据,但是在王不饿看来,这份数据并不能完全相信。

  而其中也是有很多漏洞的,王不饿就算是闭着眼都能看出来那些问题所在。

  “这次演练所有部队的装备都是一样的,甲级部队的装备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所以打出这个战果是可以接受的,除此之外,甲级部队的真正意义并不在这里。”王不饿直接说道。

  演练自然不可能拿着真刀真枪,而甲级部队的兵种配置是很齐全的,虽然不是大杂烩,但还是有骑兵,步兵,弓兵这三个兵种的。

  虽然正面一对一的硬仗甲级部队也能打,但是他们真正的优势却并不只是这些。

  换而言之,在王不饿心目中的甲级部队。

  首先他要是一支能够快速反应的部队,其次他还要能够适应多种环境的部队。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就是个合成部队。

  至于说现在搞这些是不是太早了?太浪费了?

  其实并不是的,王不饿不是一个喜欢冒失的人,同样也不会盲目的去干一件事情。

  “至于说兵力的问题,以后会增加的,但不是现在!”王不饿直接又给出了另外一个回复。

  现在的一万人是正儿八经的战斗人员,后期还会再增加一些,但是战斗人员增加的不会太多。

  现在不过是为了让大家熟悉一下这种模式,探索一下未来的方向。

  而在王不饿的意识里,甲级部队未来就算是扩编了,最多也就是一个屯六个什,一个什十二个人这样子,等于一个屯比正常的屯多了二十二个人,算是一个加强排。

  而其他的人员,则主要是增加在了后勤保障等非战斗岗位上面。

  例如说蒸汽机车若是装备了以后,一台车总要有两个司机吧?

  而初期的蒸汽车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总是不可避免的,给十台车配备一名维修人员和两个学徒不算多吧?

  这些都要算在人员的增加成本上面的,所以说,真要是这么算下来的话,一个甲级部队的人数差不多就达到两万人了。

  而且,王不饿还有意重新捡起已经被扔掉的装备。

  例如说秦军的大弩。

  这种装备在以往的时候,因为运输不便所以无法大规模的应用,而且对于地形的要求也比较高。

  但是随着蒸汽车的装备,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凡是蒸汽车能够去的地方,大弩就能去到,而且还不用人力去推。

  直接做个挂钩挂在车后面拖着走,车上可以装一些箭矢什么的,照样不影响坐人。

  若是还有足够多的空间,那就在车上也装上一台大弩。

  别的不说,一个军若是配备上五百架大弩,打起仗来那可是很疯狂的。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重武器了,是具有绝对威慑力的。

  毕竟那玩意儿打步兵就算有盾牌也是能穿糖葫芦的,打骑兵直接架在车上,一排打过去直接就倒下一大片,打弓兵的话优势就更大了,对面都死的差不多了,都未必能够近身。

  大弩之所以被抛弃,主要就是因为携带不方便。

  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依旧是最强悍的装备。

  不论是野战还是攻城战,它都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也绝对不是任何一个装备能够替代的。

  如果说有的话,那也就只能是后世的火炮了,两者的意义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火炮更强一些。

  王不饿甚至在考虑,是不是可以考虑搞一下火炮了?

  毕竟最原始的铸铁炮并不难搞,火药什么的其实也不算难,无非就是性能问题。

  历史上早期的火炮就是一个大铁球,砸到谁算谁倒霉。

  但是王不饿觉得自己好像不用这么搞,多研究一下的话,搞个开花弹好像也不难。

  就算这玩意儿再怎么浪费,他也比大弩要强不少。

  然而想了想,王不饿还是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搞肯定是要搞的,但绝对不是现在。

  因为铁的产量不够。

  随着大汉的各种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用到铁。

  而随着蒸汽机车的问世,对于铁的需求量就更大了。

  甚至工厂都不能开足了马力的去生产蒸汽机车这种必备产品,又哪来的多与产量去生产铸铁炮呢?

  再说了,现在就算搞出来了铸铁炮,硬咬着牙压缩了其他项目的原材料。

  造出来的炮配给部队以后打谁?

  有事没事拉出来放个炮听听响?

  那不是扯卵蛋的嘛,有这功夫还不如多研究一下怎么提高开采效率,让大汉的铁矿产量能够更高一些呢。

  想到这里,王不饿觉得还是先抽空把黑火药给搞出来再说吧。

  毕竟不管接下来要干什么,总要先有火药才行。

  除此之外,有了火药才能去搞火炮,就算不大批量的装备,用作研究来技术储备还是可以的。

  反正研究一下又不费多少铁料,无非就是少造十台八台的蒸汽车而已。

  关于这次的演练,王不饿并没有过多的去描述,只是指出了问题。

  然后便让王离组织了一场讨论,将双方叫到一起,各自先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在提出对方的问题,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至于王不饿,则让人找来了硫磺,硝石以及木炭这三种不起眼的玩意儿。

  这三种东西在大汉并不稀奇。

  神农百草经中曾经记载为石硫黄,而且还有这这样的描述,石硫黄能化金银铜铁,奇物。

  曾经大汉在研究冶铁技术的时候,还添加了一些这玩意儿来试验,但是效果并不好,所以最终放弃了。

  这玩意儿目前大多数存在于药铺,他是一味药材,只不过用量不大。

  而硝石也同样作为一种药材,它的使用量就很大了,而且也很丰富。

  硝石又名芒硝,苦硝等等,多用于泻下通便,清热消肿,外用的话主要就是治疗乳痈,痔疮。

  木炭就更不用说了。

  就在大家探讨关于这次军演的得失的时候,王不饿则是在一处寂静的院子里的凉亭内捣鼓起了这些小东西。

  

第698章 朕是科学家

  

  黑火药的研发其实并不难,材料无非就那三种。

  同时材料的纯度越高,质量越好,做出来的黑火药威力就越大。

首节上一节516/5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