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从吹牛开始 第439节

  再远的,应该是超出这座山的辐射范围了,所以土地的肥力没有惠及到他们那里。

  长势最好的,应该是一个刚好合适的位置,地表土层的厚度刚好,能够保持源源不断的肥力,同时庄稼还能承受的起。

  所以,这应该是在磷矿山附近,磷矿本来就是制作肥料的原材料之一,能有这个情况并不稀奇。

  但是江夏那边又是什么情况?

  明明没有矿山,却还能有这么高的产量,而且辐射的范围还有更广。

  这个似乎怎么听怎么觉得有点不对劲儿呢?

  难道是地下磷矿?

  倒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可问题是,如果真的是地下磷矿,那么这座磷矿该有多大?

  “江夏那边的面积有多大?”王不饿直接问道。

  “有几个县那么大,但这几个县也不是都这样的,学生怀疑应该是跟水有关系。”刘集说道。

  “跟水有关系?”王不饿愣了下。

  “对,首先易即走访发现,粮食的高产区都跟一条河有关,就是沿河两岸,凡是从这条河里面打水浇灌的,长势都不错,但是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条河里面的水不能喝,人喝了以后,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说头痛,吃不进饭,浑身乏力,甚至肤色变黄,尿血等情况。”

  “这些情况是早就有的,当地人甚至还流传着喝了这里的水,药石无治的说法。”

  “据说也是有一年干旱,只有这条河里面还有一些水,大家不忍看着庄稼都被旱死而导致颗粒无收。”

  “想着反正左右都是死,干脆就用这里的水来浇灌吧,结果后来发现用来种地之后非但庄稼长势很好,后来人吃了也没有任何的问题,连先前的那些症状都没有了。”

  “对了,还有一点,那条河的水有一些臭,但是并不明显,仔细闻的话还是能闻到的。”

  刘集巴拉巴拉的说着。

  而到了这里,王不饿基本上也就明白了。

  “那里是不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晚上比较容易出现鬼火呢?”王不饿笑着问道。

  “是……是这样的,陛下您怎么知道的?”刘集忽然一惊,整个人都愣在了那里。

  现在人类对于神鬼还是比较忌惮的,但是作为一介科学家,王不饿却是不信这些的。

  当然,不信归不信,他也不会像某些二愣子一样去故意触犯一些事情。

  我不信,我不理,我不管,我也不去刻意碰你就行了。

  “朕在古籍上看到过相关的记载……”王不饿脱口而出。

  下方,萧何陈平灌婴三人忍不住的对视了一眼,又特娘的是那本古籍?

  你这本古籍到底都记载了什么东西啊?

  咋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呢?

  能不能拿出来给大家研究一下啊?

  万一有什么被你遗漏的东西,咱们一起发现了不香嘛?

  然而王不饿却懒得理会这帮人,直接给他们科普了起来:“古籍上说,所谓鬼火,一为埋尸之地,二为地下石山之地。”

  “???”不少大臣挠了挠头,别唬我啊,我读书少,还有这么一说?

  “陛下,这埋尸之地会出现鬼火民间倒是有所传言,据闻早些年在长平就经常出现,这些年出现的也少了。”萧何忽然说道。

  王不饿笑了笑,心说也就是人类忌讳比较多,不然的话直接在坟头上面种粮食,土地的肥力绝对是不缺的。

  当然,这种二逼行为就算是王不饿也做不出来的,最多就是在动物的坟头上面重粮食。

  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尸体造腐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磷,而磷跑出坟墓遇到空气就会自燃。

  所以说,万人堆产生鬼火的概率永远比一座孤坟产生的概率高。

  同样的,有些时候,有些现象是观察不到的。

  例如说上坟的时候拿起一叠纸刚弯下腰,纸就直接自己燃起来了,这就是看不见的‘鬼火’。

  “朕知道了……”

  

第578章 华而不实

  

  前面说的一系列症状,基本就是中毒症状了。

  而能让人中毒,却又能增加土地肥力的东西也有不少。

  但是带着微微臭味的,大概率就是磷矿了。

  也许是地下的暗河穿过了磷矿,水中带有一些磷矿物质。

  而没有经过加工分解的原矿石中,即含有大量的营养成份,也含有大量的剧毒成份。

  经过河流冲刷,在经过大量的河水稀释之后,虽然他的毒量已经很稀薄了。

  但是磷这种玩意儿,只需要一毫克就能致死。

  运气好的喝个几十上百次的也不会死,运气不好的,可能喝个一次就嗝屁了。

  当然,这种情况应该是属于个例的,跟后世的一些癌症村差不多是同样的道理。

  发现了磷矿,让王不饿想到了化肥,但是同样又让王不饿想到了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根本没办法对其进行提炼。

  就算可以强行提炼,提炼后也是非常混乱的,纯度也是非常低的。

  最最重要的是,磷矿石中提炼出来的黄磷,也就是常说的白磷,是含有剧毒的。

  也许在提炼的时候,因为一阵风,一因为一块矿石落下荡起的一些尘埃,被人吸入之后就能致死。

  这些潜在的危险实在是太高了,让王不饿直接有了胆怯的想法。

  况且,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那就是没有推广的意义。

  是的,化肥在现在,没有推广的意义。

  虽然他的效果的确很好,能够大幅提高土地肥力,甚至可以不用再去进行休耕,只要人力能跟上,每年的产量都会越来越多。

  但问题在于,以现在的技术没有办法做到规模化提炼生产。

  就连开采,也都是找一些露天的矿来开采,完全依靠人力来完成的。

  就算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如何运输也是个大问题,每年将这些化肥运输到各个地区,卖什么样的价格合适?

  一袋化肥的价格成本比一石粮食的价格还要贵,这个时候去推广化肥又有什么意义?

  现在的土地制度确定了百姓不可能以售卖粮食作为经济来源,所有百姓耕种粮食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家食用,加上交税。

  强行推广了化肥之后,粮食的价格必然会上涨。

  但是现在货币的运行还在初步阶段进展当中,社会上没有足够多的货币来支撑太多的流转。

  所以,从技术,从经济,从政治方面来讲,王不饿也仅仅只是在了解了以后就暂时抛弃了这个想法。

  纵然产量翻倍又如何?

  强行的拔高,未必就能带来一个好的结果。

  所以,最终王不饿给了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回复。

  “以小规模试验,积攒技术经验为主!”

  “诺!”刘集心中难免有些失望,但是皇帝亲自下令了,他也不得不遵从。

  今年以来,科学院的发展还是很迅速的。

  大量的墨家子弟加入科学院,在经过一系列的考试选拔之后,进来的都是精锐。

  就连刘集,也从墨家那边挑选了几个人加入到自己的团队。

  他们几个师兄弟也都是一样的,这也是占了他们老师王忌的光。

  如今好不容易能够找到一个可以改变未来的项目,结果却被皇帝给否定了。

  也不对,或许不能说是否定。

  皇帝也没说不搞,只是不需要扩大规模,也不会投入太多的资金,就他们几个人研究研究,做一些相关的技术积累就得了,等他们研究的差不多了,资料封存,人员解散,然后去搞新的项目。

  这种模式很新颖,但是在科学院却并不算是什么稀奇事。

  或者说,这是科学院颁布的制度中,明文列出的一条。

  所有项目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官府提出的需求,这一种是需要科学院加大投入,加大资源来研究的,必须要以最短的时间内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种则是对当下已有技术进行革新的项目。

  第三种是自由发挥的项目,可能在你的意识里这个项目很重要,但其他人却觉得没这么重要。

  经费是有限的,项目越来越多,资源也就越来越紧张。

  经费的划拨,也是根据一二三项目类别来区分的,越往后,经费资源就越少,因为代表着当下不是太需要。

  就好比刘集的这个项目,转眼间就被王不饿打上了三的标签。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资源的限制,将宝贵的资源转让给其他级别靠前的项目。

  而他们同样需要继续去研究这个项目,直到完成这个项目,或者进行项目合并,然后一部分人退出组建新的项目。

  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末雨绸缪,也许现在不需要,但是在将来某一天需要这个技术的时候,我可以直接拿出来技术资料进行开工,而省去了繁琐的研究过程。

  这是在做无用功吗?

  当然不是,因为早晚会用到,而我现在除了这个又没有别的项目去搞,与其闲着,还不如自己慢慢的去搞一搞。

  “老师,陛下怎么说?”下朝之后,刘集慌里慌张的回到了科学院,然后静静的等着自己的老师归来。

  王忌当时也是在朝上的,对于王不饿的回应也很清楚。

  当时甚至还给了刘集一个眼神,让他不要慌。

  显然是王忌也搞不清楚,为什么陛下会突然将这个项目列为三等项目?

  难道让大汉所有的耕地都增产,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还是说,皇帝在忌惮什么事情?

  “陛下说江夏和蜀郡那边的东西可能是一样的,应该都跟矿有关系,而江夏那边的河水不能喝,则证明有毒,很有可能是矿石被水浸泡冲刷之后带出来的,若是用于加工,则必须要进行粉碎处理,这必然会有尘烟荡起,若是人吸入了这些尘烟,也会有死亡危险的。”

  “在一个就是开发成本太大,需要用到大量的人力,从矿石到提炼,再到最后的运输,这都需要大量的人和钱,最终卖到百姓手中的价格,肯定要比一石粮食的价格还要贵,虽然产量能够提升,但是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投入和收入是不成正比的,所以大力开发的价值不高。”

  “不过陛下也说了,现在不需要不代表以后不需要,项目该做继续做,只是人员减少一些就行了,等到将来有一天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了,直接拿出技术来生产就行了……”

  

第579章 我要研究这个

  

  道理虽然是那个道理,但是对于刘集来说,打击还是挺大的。

首节上一节439/5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