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从吹牛开始 第409节

  都说距离产生美,可自己这倒是好,因为距离太远,美反倒是没了,就剩下忌惮了。

  他现在能够看的出来,母亲也不敢在自己面前拿出一副母亲的姿态的。

  也许这就是一个一直生活在基层,没什么文化,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的女人心态。

  也许,是因为她成立了新的家庭,有了新的孩子……

  没错,王不饿还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和同母异父的妹妹,俩人现在大的已经十二岁了,小的也九岁了。

  老娘生他俩的时候,也就三十四五岁左右。

  算时间的话,小的那个差不多就是自己刚开始创业没多久生下的。

  失落肯定是有的,但撕心裂肺还不至于。

  王不饿跟母亲的亲情,更多的是存在于这具身体上面的。

  从灵魂来说,是完全没有任何关联的,所以这件事情王不饿倒是也能看的开。

  接下来该有的关注和照顾,还是会有的,但是其他的,王不饿也决定算了。

  翻整个这次见面,比起几年前的那次见面,母亲给他的感觉是更加陌生了,好似自己不是亲生的似的。

  坦白的讲,本来选择住在这里是为了尽一下孝道的。

  但是现在,住在这里似乎是煎熬,是痛苦。

  “朕听说这些年你收养了不少的孤儿?”王不饿没有纠结其他的问题,事已至此,住一夜,明天就走就是了,但是孤儿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

  “是,臣也是看他们可怜,加上夫人的劝说,所以臣就收养了一些,人数不多,有六七十人左右……”杨雨心惊胆战的点着头。

  “今天朕也在县里面转了转,百姓对你的评价很高,也很认可你为他们做的事情,你虽然是侯爵,但自身没什么俸禄,就靠着那点食邑过日子呢,平日里支援乡里就不容易了,再去供养着这么多孤儿,也实在是难为你了,这事儿还是交给朝廷来做吧,再说这本来也是朝廷的事情,怎么能让你自掏腰包去做呢?”说到这里王不饿顿了下,又说道:“这些年他们的花费你让人统计一下,随后朕会派人来跟你交接,你花了多少钱粮,朕算上利息一块给你。”

  “陛下,臣还是养的起这些孩子的……”杨雨犹豫了下。

  “朕当然知道你养的起,但他们成为孤儿,或多或少都跟朝廷有一定关系的,阵亡将士的家属朝廷都养了,再多一些孩子又算什么?这些年朝廷每年都在发愁那么多粮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消耗一批再说,这事儿就这么定了!”王不饿直接决定道。

  从对话中王不饿还是能感受到,杨雨其实还是个老实人,肚子里没那么多花花肠子。

  正如他所说的,可能就是因为发家以后,看着那些孩子可怜,加上自己母亲的劝说,所以就收养了他们。

  所以刚才王不饿才没有把话说的那么直白难听。

  所以刚才王不饿才会用这种方式,给杨雨留下尊重,而不是让他满脸的惭愧和恐惧。

  但是现在这么个情况,王不饿是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的。

  阻止权贵以收养孤儿的名义私下里培养死忠也好,其他的什么也罢。

  对于朝廷来说,收养了这批孤儿,其实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虽然人数很多,全国加起来可能会有数万,数十万人那么多。

  但又如王不饿所说的那样,现在全国各地的粮仓都是爆满的,甚至还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只能屯放到军营,就当提前发放军粮了。

  也不说让全国各地一起来养,就是三川郡的粮食都足够用了。

  这些孤儿让权贵们养大,将来他们忠诚的对象是权贵,但若是皇帝养大的呢?

  解决问题不能只从表面上去解决,而是要从根本上去解决。

  你不让权贵养了,地方官府会认真负责的抚养他们吗?

  所以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对于这件事情的安排,王不饿心中就有了一个全面的计划。

  他要把这些孤儿养大,到时候为官也好,从军也罢,或者是去到一个地方扎根生活,养育之恩他们总归是要顾及的,一旦有了事情,他们就是皇帝最忠诚的死忠。

  

第534章 特殊

  

  因为在纶氏侯府上的一些事情,王不饿并没有在纶氏县多待。

  翌日清晨,王不饿随意的在城内转了一圈,又看了下纶氏县的变化,然后便直接离开了纶氏。

  血肉之情未必就是最亲的。

  在纶氏县王不饿感受到了这一点,离开纶氏县二十天后,王不饿在江夏郡的钟武县(信阳东部),又有了同样的感觉。

  匈奴女人现在在大汉并不罕见,但数量毕竟还是稀少的。

  有些县可能有几百个,有些县甚至一个也没有。

  倒不是分配的不够均匀,而是朝廷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分配的。

  虽然有些不太尊重她们,但是没有办法,这就是现在的行情,大环境就是这样的。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融合,都不会是风平浪静的一个过程。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永远都充满了血腥与凄惨。

  对于这些生长在草原,却又不得不来到汉国生活的匈奴女人来说,未来虽然有了一些期盼,也不用再去过那种漂泊的生活了。

  可是待在这里,依旧让他们心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

  生活习俗的不同,思想认知的不同,语言的不通,让她们很难快速的融入到各地。

  看着一名打扮明显与汉人女子不同装扮的女人,手中提着一只篮子,身后跟着一名小男孩,走到田间地头,热情的招待着几个汉子。

  看模样,那可真的是老汉子了,其中几人甚至头发都有些花白了。

  “他们这是什么情况?”王不饿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眼前的这一幕,总让他觉得有些不太和谐。

  真要论起来的话,感觉就像是他们所在的区域,似乎是被隔离开的。

  虽然没有任何人站岗,也没有任何的界限,但是周围的百姓似乎都不太愿意接近他们。

  “陛下,这群人的组成有些特殊,那些男人大多是从岭南回来的,家里面老人大多数不在了,妻儿要么是不知去向,要么是改嫁了,家里其他人就算收留他们,也都是一大家子的,各有各的难处,但是这些人年纪也有些大了,自己也不想在折腾了,所以县里边便找了块地给他们安置下来,算是有个生活的地方吧。”钟武县斥候校尉连忙解释道。

  打离开纶氏之后,王不饿每到一地,便通知了斥候校尉前来陪伴。

  很多事情王不饿自身是不了解的,就算有些事情斥候上报了,他们也不可能每一件事都送到自己面前。

  要说对地方上的了解程度,斥候敢说第二,那绝对没人敢说第一。

  岭南军团虽然回来了一大部分,但历史遗留问题也还是有的。

  毕竟一走就是一二十年,加上先前的动乱时期,一个女人,是很难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的。

  不是说不够忠贞什么的,若是三五年的就改嫁,或许有点浮夸了。

  但这可是一二十年的时间,哪怕走的时候只是一个二十岁的壮小伙,再回来也已经是四十岁的老爷爷了。

  没错,这年代四十岁是可以称之为老人的,若是家里面富裕一些的,再过几年都能见到玄孙了。

  怎么说呢?

  反正王不饿是感觉他们挺惨的。

  抛开那些意外的因素,他们出征岭南,也是因为奉了朝廷的命令,算是为国开拓荒地的,正儿八经的为国效力。

  虽然中间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曲折,但谁又能想到,回到家以后,竟然只能落得孤身一人孤独的度日?

  父母不在了,兄弟年纪也大了,或者干脆就找不到了,妻儿也成了别人的。

  最终陪伴着他们的,也只能是同县一起出征的老弟兄了。

  “那个女人身份有点特殊,只知道是从渔阳郡被送回来的,丈夫是钟武县人,在前线服役,具体什么情况属下也不知道,上面交代过要照看好她们。”斥候钟武县校尉说道。

  “你就这么照顾的?”王不饿不由得看了眼这名校尉。

  校尉双腿猛一哆嗦,瞬间吓的小心肝都要跳出来了,连忙解释道:“陛下,这里面的情况很复杂的……”

  “属下手下那些人,大多都是隐藏在暗中的,所以没办法直接明着出来帮他们,就算是属下也不好直接出面的,所以还是委托县尉帮忙出面,我们斥候这边负责提供一些物资什么的。”

  “就说她吧,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不知道她叫啥,问她也不肯说,汉话倒是会说一些,现在基本上已经交流没什么问题了,可是她的那个男人,家里面也是有妻儿的,属下查了下记录,今年已经是离家的第六年了,他的妻儿一直守着空房不肯改嫁,县里边因为没有接到他男人战死的通报,所以也不敢随意给她重新婚配。”

  “谁知道前年突然就把她给送来了,按理说家里面多了个孙子,老人应该是高兴的,但谁知道他们母子刚一进门,原配妻子还没说话呢,就被老人给轰出来了,后来打听了下才知道,老人只认他现在的儿媳妇和孙子。”

  “这种事情我们也不好插手啊,所以只能让县尉去调解一下,不过没有任何效果,县令县丞什么的都去了,这家人就是油盐不进,村里的其他百姓也对他们母子指指点点的,暗中说了不少风凉话。”

  “属下觉得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所以便在县里给他们安排了一座院子,每月给他们粮食和生活所需。”

  “几个月前第一批岭南的弟兄回来,遇上了这么个情况,她知道了县里打算给他们安排个地方建房子生活,就也跟着来了。”

  “县里给他们母子也划了地,不过她不怎么会种地,一个女人也干不了那么多活,所以就跟这些老弟兄们搭伙了,平日里帮着他们做饭洗衣什么的,他们也就帮着把地里的活还有其他什么体力活都给干了。”

  “不过陛下放心,属下一直派人盯着呢,他们都规矩的很,那些老弟兄也知道她男人还在前线呢,所以平日里也对她颇为照顾。”

  王不饿轻轻的点着头。

  有血肉之亲的祖父祖母,将自己的孙子赶出了家门,还对他们指指点点的。

  也不能说他们完全做错了,毕竟人家原配没做错什么,而且这一走这么多年,还一直独守空房,孝敬老人。

  但这个女人做错了吗?

  也没有,说来说去,真要是找错,那还得找到朝廷身上。

  虽然地方上不知道她男人的身份,但王不饿听到是从渔阳回来的,心里面就有数了。

  不过说来也是嘲讽。

  在这大汉的领土上,对她们母子没有任何异常眼光,没有任何风言风语,反倒悉心照料的,偏偏是跟他们有差不多同样遭遇的岭南军团回来的老人。

  其实并不需要王不饿多说,斥候校尉这边基本上也猜出了七七八八的。

  因为他本身就是斥候,而且还是一个县的斥候长官,接触的东西多了,了解的事情也多了。

  如果他男人不是斥候的话,为什么斥候本部会下令要让他们特别关注,特别是不要让他们被人欺负了?

  县尉那边也同样接到过郡尉的通知,不然又为什么会去协调县令等官员去说和调解?

  从渔阳回来,还说带着的孩子是血亲,而孩子的年龄,显然要比打仗的时间更靠前。

  而孩子如今已经快七岁了,出生的日子比帝国建立的时间还早。

  这又能说明什么?

  

第535章 论劝人朕还没怂过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会儿就算是王不饿也没了办法。

  他连自己的家务事都还整不明白呢,又怎么去管别人的家务事?

  前线的斥候想要在匈奴扎根,打听到有用的情报,就必须深入的融合进去。

  就好比张骞的匈奴妻子,俩人有没有孩子不知道,但张骞走的时候,是带着他的匈奴妻子一起走的。

  这足以证明两人的感情。

  但是现在问题来了,前线没有传来阵亡的消息,县里面不能按照规矩给她的原配进行婚配。

  而他的原配又一直在等着他,替他尽孝。

首节上一节409/5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