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从吹牛开始 第351节

  问的多了还让人觉得咱没那个本事呢。

  人选确实有,而且还不少。

  就算不考虑曹参的话,灌婴,张苍,王陵,王离,这些都是他的备用选择。

  若是范围在广泛一些,还可以加上更多的人。

  就是从资历和帝王心术这两个方面来说,这四个人最合适而已。

  而个人方面,王不饿更加倾向于灌婴。

  他已经担任了四年兵部尚书了,这个时间是一点也不短了。

  而且还是自己的铁杆心腹,打出道就跟着自己混的小老弟,忠诚方面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现在还面临着一个问题。

  把灌婴调走倒是容易,可是谁来接任?

  据了解,兵部的两个侍郎,目前也不具备接任的能力。

  而各部尚书这个位置,看似并不重要,实际上还是很重要的。

  在挑选人员之前,王不饿比较在意的是这个人有没有过独自掌管一方的资历。

  这个位置更需要的是眼光,而不是说我熟悉这里的环境,我知道他的工作流程我就能胜任的。

  而现在大汉的底子还很薄,虽然看似人才济济。

  但那只是顶端的人才,调走每一个人,都要多方考虑的,不然万一调走了他,这个窟窿补不上去,那就会形成一连串的后遗症。

  比如说曹参和张苍,这俩人调走任何一个,吏部或者户部谁来掌管?

  但是调走灌婴的话,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可以让王离来接任。

  而王离离开南郡兵营以后,可以让周勃接任王离的位置。

  至于英布会不会服气,不重要,给他一个新的机会就是了。

  对,就这么干!

  三天后的内阁会议上,王不饿直接提出了新的人事变动。

  这一提案,大家当然是毫无疑问的选择通过。

  皇帝想要任免官员,谁敢有啥想法?

  况且这个任命也并不是胡来的,大家在新的人员安排上面,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于是,散会后便拟了几份调令。

  调灌婴任中书省令。

  调王离任兵部尚书。

  调周勃任南郡兵营大将军。

  调卢绾任渔阳将军。

  调英布任蜀中兵营大将军。

  陈铁山则是在将蜀中兵营移交给英布之后,便返回关中,改任关中大将军。

  这又是一个新的职位,他跟地方上的职责并不一样。

  但是朝中的人都知道,陈铁山这个关中大将军,其实是在为武威郡保驾护航的。

  虽然没有设立兵营,但大将军的名号是给了。

  现在整个大汉头顶上挂着大将军称号的只有四个人。

  南郡兵营大将军周勃,蜀中兵营大将军英布,云中兵营大将军韩信,以及关中大将军陈铁山。

  将领来回的调动虽然看似很折腾人,但是怎么说呢,这同样也是帝王心术的一种手段。

  一个将领,是不能长期在一个地方任职的。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蒙恬,蒙恬死后,身为他的副手,王离就很难立即接手军队。

  哪怕有朝廷的任命,军队也依旧认可已经死了的蒙恬,而不认可正儿八经朝廷任命的王离。

  虽然这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恩怨情仇,但是作为国家,作为皇帝,这个军营离了你他就不转了,那就是朝廷的失败,就是皇帝的失败。

  所以,汉军现在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五百主以上的军官升迁,必然会被调到其他的军营任职。

  而校尉级别的军官,基本上三年一小换,五年一大换。

  而汉军现在基本都是模块化的训练,根据兵种的不同,各自兵种的训练标准和要求都是一样的。

  超纲的内容是军官自己的加餐,但不管你超纲多少,基本的训练要求是要完成的。

  这也就保证了汉军的下限,一个军官不管被调到哪去任职,起码你能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带的军队是什么水平的。

  而为了防止军官担心三年后就走,到时候便宜了其他人,从而不认真训练。

  兵部在这方面也是做出了一些应对措施的,军队战斗力上升,有奖,你接手后军队战斗力下降了,那么抱歉,你的能力是有问题的。

  当然,这种调动也只是本兵种内部的调动,而且通常也不会太折腾人。

  比如韩信的云中兵营,军官调动基本上就限制在云中兵营内部,最多就是调少量的人去渔阳兵营。

  其他军营也是同样的操作模式,基本上来说,除了高级将领以外,很少出现跨兵种的调动。

  而周勃在成为骑兵之前,他就是南郡兵营的将领。

  目前东方没有大的战事,也有足够的时间给卢绾去适应,这也是为了增加帝国高级将领的储备规模。

  会议的最后,王不饿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二十天前的内阁会议上曹参曾经提了一句,然后就没了下文。

  最近因为中书令调动这事让王不饿又想起了这件事情,隐隐之间的也有些期待。

  不由得好奇道:“吏部那边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洛阳书院那边又是什么情况?”

  

第465章 我太难了

  

  洛阳书院是早就开始修建了的,其校址位于西北城。

  也就是官署区。

  单从这个名字上就看看出一二,这是大汉等级最高的书院。

  整个大汉,就此一座。

  就目前而言,大汉的教育制度是分为三级教育的。

  位于各县的基础教育,主要就是用于启蒙,扫盲。

  位于各郡的中级教育,前面两年用于普及一些基础的知识,后面三年则用于进行专科的基础教育。

  一般来说,启蒙三年起,尔后考入郡学,经过五年的学习,然后在考入洛阳书院进行五年的学习。

  这三级教育制度,基本上就是小学,初高中,大学。

  而在这一套教育制度下,王不饿特意进行了分科。

  一些经典学说,自然是要学的,但他在大汉的地位,远远没有历史上的那么重要。

  能做好一篇文章就能当官的事情,在这里是不可能发生的。

  当然,历史上的古代,也是不太可能会发生的。

  很多人其实对于科举制根本就不是太了解,总觉得成败就在一篇文章上面。

  其实并不是。

  文章考的是考生的思维,看你考虑问题的切入点角度是如何的。

  而过了这一关之后,后面还有策论,这个才是真正决定你能不能当官的关键。

  而所谓的策论,就是拿出一些政事来考验你,看你会做出怎样的应对方案。

  对于古代来说,这种方式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王不饿却远远不满足于此,时代要发展,科技要进步,靠那些文学典故,之乎者也是做不到的。

  所以,郡学的前两年,要学那些文学典故之类的,陶冶一下情操,灌输一下忠君爱国的思想。

  后面三年,这些学科就逐渐的淡化了,在考试的过程中,也只是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内容。

  当然,现在的教育制度只不过是刚开始,还有很多的不全面。

  所以整个教育体系,分为工科和文科两个类别。

  而洛阳书院的第一批学生,若是走正常渠道,最快也要十年后才能出道。

  但是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王不饿还是打算给他们一些甜头的。

  制度什么的还需要时间去完善,而朝廷总不能等十三年后再去搞科举。

  没错,王不饿要搞的,就是科举。

  虽然有人反对,但面对王不饿,反对的声音并不能叫的太响亮,加上王不饿适当的做出了让步,所以这件事情便这么定了下来。

  听到王不饿问起了这件事情,曹参有些忧虑道:“陛下,整体而言水平并不高,符合要求者寥寥无几,臣还是建议推后一年在举行科举……”

  洛阳书院的学制是五年制,现在第一批学生不过才快要念完了第三年,距离毕业还有两年呢。

  时间还早着呢,而且后续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进入。

  今年若是让他们科举走了,那么接下来两年还搞啥?

  “陛下,洛阳书院文工偏科严重,短时间内这个问题怕是很难解决,即便是郡学,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真正想要解决的话,恐怕还需要很多年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萧何对于这件事情也了解过。

  第一批进入洛阳书院的都是一些大佬们加狗大户的后代,他们的基础知识本来就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是现在实行的是文工分科,而且每一个科目下面还有一些更细腻的划分。

  让人专攻一个类别虽然是好事,但这些类别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所以学习的进度很慢。

  也就是说,你让一个只会只会读圣贤书的书生,去搞算术,他能搞的来吗?

  搞不来,没那个能力你知道吗?

  而对于偏科,谁也没办法。

  现在的情况是学生少,缺口大,所以学生完全可以自己随意去选择。

  人家梦想是坐办公室,坐在衙门掌管一方,你现在让人家去研究图纸,干一些木匠或者铁匠的活,人家愿意来吗?

  所以,虽然当初在这么设立的时候,王不饿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并且言明等将来学生多了,就设置每个科目的名额,以此来引导更多的人进入工科学习。

  但是现在,一切都是白搭,甚至十年内都不太可能。

首节上一节351/5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