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从吹牛开始 第136节

  他很想问一下王不饿昨晚同样干活了,为啥他的腿就不软?

  难道是自己的身体不正常?

  但这种隐私的事情,张不衣还是忍住了,不能问,绝对不能问,我没病,我真的没病……

  说是上朝,其实也就是三个人做在一起开个小会。

  以前是四个人,王不饿、张良、陈平、张不衣。

  现在陈平去了信都,所以就剩下他们三个了,还有张不衣这个混子。

  “张相,孤欲设立新的官职制度。”王不饿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的制度不是挺好的吗?”张良愣了下。

  官职制度的设立不是说来就来的,秦始皇也是费了老大的力气才制定出来的这套制度,虽然有一定的隐患,但修修补补的也就可以了,在张良看来,另设置一套新的制度,似乎有些太过于浪费了。

  况且,现在的中枢,都还没有填满坑位呢。

  要不然的话,现在也不会是张良一个人坐在这里跟汉王开会了。

  “非也,秦之官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确保皇帝的话语权,但此举也给国家带来了不稳定性,大汉虽然是继承了秦的大部分东西,但我们也要认真的去研读秦亡之路……”王不饿开始巴拉巴拉的讲着秦朝为什么会灭亡。

  张良满脸认真的听着,这个问题他也一直在考虑,大多数时候还是认为秦二世昏庸,太过于信任手下的奸臣所导致的。

  “王上想从制度上来杜绝类似二世这种情况?”张良很快便抓住了王不饿的用意。

  “不错!”王不饿点头道:“再精明的君主,也会有昏庸的时候,谁也不可能一辈子都保证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就算孤能,孤的后代们能吗?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从制度上来弥补这个缺陷。”

  张良认真的点着头,这个说法是没错的,是人就可能出错。

  王上和皇帝不会出错,为了保证王权和皇权,所以他们的错误有人去背锅。

  “孤认真的思考了秦亡之路,发现不论始皇帝时期,还是二世时期,他们的决策总是能被执行下去,不论对的错的,没有任何的阻拦。”

  “所以孤简略的想了下,觉得可以从制度上下手,例如说设立负责决策的中书省,负责审议的门下省,以及负责执行的尚书省……”王不饿说着。

  张良心中大惊,连忙说道:“王上,这样做的话,岂不是分散了您的权力吗?”

  “若能为天下万民带来福音,些许的权力没了又如何?”王不饿微微一笑。

  “这……”张良有些无语了。

  文化人的事情,直来直去的那就不叫文化人了。

  设立三省,虽然表面上看的确是削弱了皇权。

  可实际上呢?

  他削的是相权,反而是加强了皇权。

  原本一个丞相就能做的事情,现在要分散到三省去做,相权一分为三,相互之间有了牵制,这不是加强皇权是什么?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相权一分为三,的确更容易避免错误的发生。

  因为三个人在一个问题上同时犯错的可能不太大。

  “王上,臣觉得这是好事!”想通了其中的关键,张良直接表示同意。

  他本就对权力没有太多的奢望,原本最大的理想就是让韩国复辟,但现实告诉他不可能,一个决定,让他帮助了另一个‘韩国’崛起了。

  虽然汉国不是韩国,但这个国家也是故韩人建立起来的,张良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嗯,孤决定给三省的长官上一道保险,让他们可以不受影响的去完成自己的职能。”王不饿接着说道。

  “保险?”张良愣了下,这又是什么玩意儿?

  “嗯!”

  秦始皇时期的问题在于皇帝说一不二,丞相不敢违抗。

  秦二世时期的问题在于,丞相一家独大,皇帝贪图享乐,所以赵高才有机会杀死秦二世,甚至最后在咸阳城闹了那么一出。

  虽然是自己派人去引诱的,但他既然能够做到,那就说明了还是因为相权太大了。

  所以,两者综合,加上自己的一些考虑,王不饿还是决定上个保险稳定一下人心。

  若是人人都不敢说自己的见解,那自己跟独裁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就好比写书,没有人骂的书,他一定是不火的。

  “三高官官,每次任期五年,任期途中,非是重大失职及案件牵扯之外,不能将其撤职,任期到后,可继续担任,也可换人……”

  

第211章 孤有个愿望

  

  越是聪明人,心里面又有逼数。

  保险是给了,但若是有人敢滥用的话,那就只能呵呵了。

  皇权之所以是皇权,那就跟游戏里面的GM是一样的。

  人家是老大,所以游戏规则人家说的算。

  不能撤职,那只是正常情况下,但谁若是惹了皇帝不高兴,那你自己还能安稳的坐在这个位置上吗?

  虽然这种制度也有一定的弊端,但是比起丞相一家独大来说,弊端则相对减少了不少。

  三省过后又是六部,这些对于王不饿来说早已是轻车熟路了。

  虽然已经在这个时代生活了两年,可王不饿还是更习惯三省六部这种制度。

  坦白的讲,现在就连王不饿,有时候都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官职,有多少部门,哪个部门又是干什么的?

  当然,王不饿没打算只设置六部,远远不够。

  “与三省同级设御史台,负责巡查,弹劾百官。御史可闻风上奏,所言善恶,皆不获罪!”

  “三省之下设部,吏部主管五品以下官员升迁选拔,考核、任用,户部主管户籍、财经,礼部主管礼仪、邦交,兵部主管武官选用,兵籍、军械等军事,刑部主管刑罚律法,工部主管各种与工事有关事宜,学部主管学社建造,教材编造一事,商部主管商业诸事。”王不饿一口气提出了八个部。

  张良则是紧紧的皱着眉头,这是对相权的进一步的削弱。

  虽然名义上他们还能管到,但实际上各部都有各部的主事人,他们直接负责的对象是皇帝。

  跟之前的相权相比,这一套制度下来,丞相几乎等于是被架空了。

  “王上,学部和商部是不是有些不妥当?”权力不权力的张良似乎也不在意了,反正他不贪权。

  既然屁股能坐正,那就认认真真的去考虑这些事情。

  “学部既然要编造教材,可教材从何而来呢?”张良紧接着提出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你想搞教育可以,没问题。

  但问题是,你有这么多教材吗?

  书籍在这个年代就是贵族的命,想让他们把书拿出来贡献给你?想都别想。

  “教材有的是,孤在咸阳那边发现了数十万卷呢,挑选一些合适的整理造册一下就行了,到时候令人抄阅几份送去各个学社,让学生们自行抄录便是了。”王不饿微微一笑,早在咸阳发现那几十万卷书的时候,他就有了这个想法。

  想培养学生,最大的问题当然在于教材的内容,先前王不饿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

  但是现在具备了,秦宫的存储,六国旧贵旧居搜刮出来的,不论有用没用的,加起来足有上百万卷之多。

  你们那些贵族不是不愿意拿出来吗?

  没关系,孤自己有,孤拿自己的书去培养学生。

  “王上,这会引起贵族强烈反弹的……”张良细极思恐的看着王不饿,然后这话说不下去了。

  王不饿巴不得他们反弹呢……

  对于一个开国皇帝来说,下不去刀那可还行?

  至于说没有这些人国家怎么治理?

  瞅瞅现在就知道了。

  按照王不饿新提出的想法,别说是八部了,就连三省都塞不满,国家不照样在正常的运行着呢?

  “那商部呢?这个问题可大了……”张良继续问道。

  商人,自古以来就是最低级的存在,他的地位甚至跟奴隶差不多,随便一个人都能鄙视他们。

  而王不饿直接设立了商部,其寓意已经不言而喻了。

  这是要强行提高商人的阶级,这种事情,搞不好的话是真会出大问题的。

  “非也!商部若是运转的顺利,对于国家的稳定来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的。”王不饿轻轻的摇着头。

  不知道为啥古人一直看不起商人,一直打压商业的发展。

  但是另一边,那些商业活动搞得比较大的,又都是权贵们自己搞的。

  可能就是担心彻底放开,提高他们的地位之后,会在商业上对他们造成巨大的冲击吧……

  但是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商业王不饿是一定要搞的。

  作为一个穿越者,若是连他都要服从时代跟着去打压商业,那可就太愚蠢了。

  “从民间来说,商业的运行离不开人,假设一家店铺卖布,他就需要雇佣五个人来帮忙售卖,而布不可能自己来到店铺,他又需要十个人来帮忙运输过来,同时还需要两三个人到处去收布,百姓可以织布卖给他们换钱,而有了钱之后,肯定又要用到别的地方,单单只是这一个布店,便可带来百人劳作赚钱的机会,天下又何止一个布店呢?”

  “而这只不过是初步效应罢了,当街上的布店多了,那么价格与质量便成了商业竞争的重点,如何在降低价格的同时,又能保证自己的利润呢?只有从成本上面下功夫了,若是收来的布匹成本太高,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自己雇佣一批人,让他们来帮忙织布呢?”

  “对于百姓来说,收入或许会比自己在家织布要低一些,但却更稳定了,每个月都能获得固定的收入,如此一来,成本降低了,质量得以保证,市场竞争力自然也就提上来了。”

  “一家用了这种方式,其他家很快也会跟上,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之前一样的情况,如何继续降低自己的成本呢?压缩雇佣百姓的工钱,前期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一旦能够赚钱的机会多了,这种情况就不存在了,甚至精明的人会主动涨工钱来保证自己的产量,以此来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

  “但成本总不能居高不下吧?既然不能在人身上动手脚,那便在工具身上下功夫吧,先前的直犁与现在的斜犁,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所带来的好处,大家总不能看不到吧?”

  “所以,不要小看了一家布店的作用,当十家,百家,千家布店出来的时候,他所带动的,会是数万,数十万户家庭的收入。”说到这里,王不饿忍不住的又想装个逼了。

  不是上瘾,而是自然而然的。

  自己这套理论在后世自然不算什么,几乎人人都懂的道理。

  但是放在现在,这却是全方位的降维打击。

  至于难度?

  刀在手,民意在心,谁敢说难?

  这种事要干就放在现在这个时期干,越晚越难干。

  “商人赚的钱越多,国家的税收就越多,这件事情孤已经考虑十多年了,今日咱们君臣二人在这里,孤就与汝交个底,孤想在有生之年,取消施加在百姓身上的赋税……”

  

第212章 这次真有了

  

  张良又是一脸懵逼的看着王不饿。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的很想说一句,你特娘的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今年也就才二十一岁吧?

首节上一节136/5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