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五十年 第414节

  这还是平时的权力,现在乃是战时,他一个人就领了松花江将军、江北将军这两大将军的职差,而且还有临机决断之权,什么叫临机决断?说白了,不就是先斩后奏么?

  也就是说,现在奴儿干都司的大小事务,那就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了!

  封疆大吏,雄踞一方。

  这权力,大的有点儿吓人了。

  第二桩事,则是这些官位摆在这儿了,但是暂且不认命,等打完仗再说。

  对于这一点,大伙儿还是很认同的,毕竟千里当官儿只为财,不为财的也是为了名,个别是为了百姓的,但是总之是没有一个为了死的。这会儿兵荒马乱的,真要是走马上任,怕真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了。而且等一段时间的话,还更有利于他们暗中使劲儿,反正在大伙儿看来,这白莲教匪患,不过尔尔,多则一年,少则几个月,总是能平定的。

  大可以等得。

  正德皇帝扫了群臣一眼,道:“诸位臣工可都听了?若是无有补充,则着司礼监用印,内阁用印,圣旨和兵部文书一起发往东北。并写入邸报,传行天下。”

  在下面,孙言之深深的吸了口气。

  他不甘心,他心里极度的不甘心,他不甘心自己给连子宁安排的死路就这么断绝,更是因为连子宁此次的升迁而心中妒火熊熊,难以抑制。

  他本来已经绝望,但是当他听完了这一道命令之后,却是猛然间发现,那其中的一线生机。他立刻知道了,自己还有机会,而这个机会若是用的好了的话,则可以一举翻盘,让那连子宁,吃尽苦头!

  是以正德皇帝话音刚落,他便是出列,一抖袖子:“陛下,臣有本奏。”

  戴章浦微微眯起了眼睛。

  正德皇帝一怔,然后道:“讲。”

  孙言之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内阁诸位大人和吏部、兵部诸位大人所递上来的折子,其中并无任何不妥,只是有一点,怕是考虑的欠周全了。”

  “哦?”正德皇帝现在对他乃是非常之信重的,身子微微上前倾了倾:“你讲!”

  “臣遵旨。”孙言之微微一笑,道:“臣方才细细听了,与奴儿干都司之下,设立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行太仆寺、苑马寺等等,可说是将所有权力,包括原先直属于中枢朝廷的衙门,全都集中在都司手中。大权独揽,莫过于此。而且武毅伯连子宁,身兼都指挥使,还领两大将军之职差,在奴儿干都司,根本乃是无人克制。臣说句诛心的话。”

  孙言之四下看了一圈儿,淡淡道:“怕是周之诸侯国,汉之同性王,唐之节度使,都没有这般大的权势吧?”

  大殿中瞬间寂静,不少人都是瞧着孙言之,眼光有些怪异。

  这番话,还真是够诛心的啊!

  这孙言之,怎地什么话都敢说?

  周之诸侯国,后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割据天下,以至于最后灭了周室;汉之同姓王,起兵谋反,祸乱中原;唐之节度使,那就更甭说了,一个个手握大权,不听中央号令,互相征伐,导致大唐灭亡,五代十国割据,流毒天下百年!

  你何必拐弯抹角的,直接就说那连子宁要造反不就得了?

  不过众人转念一想,其实孙言之这话还真是说的颇有道理的。

  毕竟连子宁这么大的权势,手底下又有了这许多兵,要说起异心,也不是没有可能。

  杨慎瞧了孙言之一眼,沉默不语。

  戴安澜冷笑一声,便是当着这群臣之面淡淡道:“小人!”

  孙言之脸色先是涨的通红,然后又是雪白,接着却是恢复了正常,他心中已经是恨极,却是不露怒容,只是微微撩了撩眼皮,淡淡道:“陛下明鉴,臣,实是为了我大明天下!”

  戴章浦沉声道:“孙大人,我大明,可不是那安史乱后的衰微之唐。”

  这话也挺狠的,分明就是说孙言之影射朝廷。

  孙言之也不示弱,正要反唇相讥。

  群臣都是兴奋起来,都是摩拳擦掌的打算看热闹。

  “好了,诸位,都莫要说这些气话了。”眼瞅着这朝堂之上一场大争端立刻就要起来,正德便出来打圆场,他脸上露出凝重之色,显然乃是听进去了这番话,毕竟当皇帝的,基本上都是素性多疑。

  要说怀疑连子宁那不至于,不过多少是起了防备之心的。

  便问道:“那依卿看来,理当如何?”

  孙言之一听有门儿,心下大喜,赶紧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不若派一员朝中重臣,充当监军,随时跟随连子宁左右,暗查之,监视之。若是那连子宁心向朝廷,光风霁月,自然一切安好。若是不染,也好有个防范之心。”

  这话,说的也是在理,大明朝自从永乐帝开始,便是有往军中派驻监军的习惯,等到正统年以后,武将地位降低,以至于每每大军出征,都要派驻监军,而监军,成事的少,坏事的多。监军有的时候是太监,有时候文官,目的自然是为了盯住统兵的大将了。

  戴章浦一听心中便是暗道不妙,他知道连子宁那儿,有太多秘密是见不得光的了。

  正要出言反对,但是一想到自己乃是连子宁岳丈的身份,不由得便是顿了顿,而正德皇帝已经是道:“好,就依卿所言。”

  然后扫视了一下下面的诸人,道:“列位臣工,谁人愿往?”

  戴章浦叹了口气,暗道罢了罢了,便是要找人毛遂自荐。无论如何也要为连子宁免去这一次祸患。

  正德皇帝这一问,众人尽皆沉默,低头不语。

  开玩笑,谁他妈愿意去?那边儿兵荒马乱的,这可是送死的差事啊!而且就算是不死,你领了这差事,得得罪多少人?但凡是跟连子宁亲善的,都得恨你不行!

  又得罪人又危险性高,谁去谁有病!

  正德皇帝脸色微微一沉,便看向了孙言之,孙言之也知道自己既然说了这话,那就非得顶上去不可了!

  他深深吸了口气,正要说话,却是忽然听到一个清越的声音响起:“父皇,儿臣愿往!”

  “父皇,儿臣愿往!”

  朝堂之上顿时是一阵静谧,不少人都是愣了,循着声音看去,然后便是看到皇二十六子梁王越众而出,向正德皇帝抱拳道。

  “梁王?”

  “梁王?”

  所有人的脑海中都是闪过一个问号,梁王这是要做什么?

  您老人家难道不知道那东北多危险?那些白莲教的逆贼可不是好惹的,他们可不管你是谁,只要是朝廷的人,去了之后连骨头可是都回不来!您可是亲王之尊啊!怎么要去那边凑热闹?

  绝大多数人这会儿第一个便是想到了年轻气盛,想要建功立业,心中很是不以为然,但是却是只有一个人心里一惊。

  自然是戴章浦。

  他深深的瞧了一眼梁王,心中暗道,自己还是小瞧了他。这位梁王去往东北,怕是根本不是因为什么年轻气盛,而是所谋甚大啊!

  这位梁王,心机深沉,手腕高超,竟然胆气也是这般强盛,竟然敢以身赴险!

  正德也是一愣。

  他瞧着梁王,这个自己的第二十六个儿子,心里忽然是升起了一股荒谬的陌生感。

  这是我的儿子吧?

  在这些儿子中,梁王不算是最不受宠的,但是也差不多了,几乎跟正德皇帝一个月才能见一次面,而且就算是见了面,也不过是淡淡的说几句话便即退下了,正德对他,根本是缺少任何的关注,以至于现在,忽然感觉的他的脸,他的人,都是很陌生,就跟几年未见了也似。

  皇家之中,父子亲情本就是淡漠的几乎没有,就更别说像是梁王这种边缘人物了,但是当看到群臣退缩,而自己的儿子却是毫不畏惧的站出来慨然说道‘儿臣愿往’的时候,正德心中还是一阵由衷的高兴。

  他终究是我的儿子,身体中流动着我的血啊!

  正德本就好武勇,年轻的时候也是胆大包天之辈,这会儿看到梁王站出来,心里竟是有着隐隐的骄傲。

  他捋了捋胡子,脸上露出笑意。

  福王雍王几个看到正德脸上的表情,心中暗自后悔,心道这次却是让他抢了风头。有心想要抢回来,但是一想到去北地要面临的风险,顿时这股胆子又是泄了。

  “好,不愧是朕的皇子。”正德哈哈一笑,道:“那朕就派你去东北走一遭!”

  “陛下,不可呀!”正德话音刚落,孙言之便是面色一变,疾声道:“梁王殿下乃是皇子之尊,兹事体大,岂可以身犯险?再者说了,国朝之中,素来都是派文官与内臣担当监军,却是从未有过皇子监军的成例啊!”

  “孙大人此言差矣。”戴章浦出列道:“想当年今上方自登基,未及弱冠之年而巡视宣府大同边境,当时的瓦剌小王子,火筛、黄台吉等部,就在宣大以北不过百里之处,今上还不是面无惧色?白莲教逆贼能和瓦剌骑兵相提并论么?再者说了,武毅军号为天下强军,殿下身在军中,又能有什么危险?再说惯例之事,永乐朝之前,还不是不派监军,后来为何又派了?派驻监军的目的,乃是直通朝廷,传达盛意,为朝廷之耳目也!只须一个忠字即可,梁王身为皇子,试问普天之下,还有谁人比他更为合适?”

  他已经是铁了心思要让梁王去往东北。

  戴章浦这番话,可说是颠倒黑白,若是在正德朝初年的朝堂上这般说,可说是定然惹得一片骂声。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当初正德去巡视宣大那一段儿,也是不怎么光彩的,不过那一段儿乃是正德很得意的一段经历,是以现在戴章浦拿出来一说,心下便有些得意。

  孙言之还要再说,正德已经是面色一沉,道:“孙卿无需多言,朕意已决。”

  他沉声道:“拟旨,着封皇二十六子梁王为钦差天使,代朕巡行奴儿干都司,督促奴儿干都指挥使连子宁,即刻镇压白莲教逆贼起事。钦此!”

  马永成自是应了。

  到此为止,这一次的大朝会,便是结束了。

  本来是宣扬天朝国威,震慑蛮夷的一次大朝会,结果却是让辽北将军的一封紧急军报给搅了局,颇有些虎头蛇尾的意思,也是让正德心中郁郁,很是不快。

  不过当着外人的面,却也是不好摆脸色。

  

  第六一九章 长歌当哭

  

  此次朝会完毕之后,便是在后面的大殿之中摆下宴席,宴请金国使节及东北诸部汗王,正德只是喝了杯酒坐了坐便是离开,福王替他款待,长袖善舞,应付自如,倒也是宾主尽欢。

  在离岳南三十里,大致就是离岳通向京城北门那条直线的中点位置,有一个小镇。

  镇子就在官道边儿上不远处,规模不大,历史也很短,乃是开始兴建离岳之后才发达起来的。离岳兴建,征发民夫一百二十万,每日从这官道上走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而这里正是中点位置,走到这儿也累了,想要歇脚了。

  一开始这里乃是一个茶棚子,后来成了一条街,再后来,就成了一个镇子。

  官道修起来之后,这儿的官道通达四方,往东北通山海关,往北通密云蓟镇,往西北过居庸关通宣大,是以过路的商贾也是很不少,于是便兴起了这么个镇子。不少商贾都是选择在此歇脚吃饭,慢慢的,也是繁华了起来。

  本来这镇子连个名字都没有,不过后来镇子上来了一个王大少爷,听说祖上本来乃是天津卫人氏,后来去了辽地,世代经商,走的乃是辽地——北京城这条线儿。靠着贩卖人参山货赚了不少钱财。王大少爷乃是家中的老三,还是个偏房出的,在家里生受不得那等腌臜窝囊气,便管家里拿了一笔银子,出来闯荡。后来眼见这儿能起来,便在这儿落住了脚,开了一家极大的客栈。这王大少爷家世不俗,带的银子也是很不少,这生意做得很大,不但有着酒水住宿的生意,后院儿里还养着马,备着车,兼营大车店的生意,时不时的也能从北地捎一些特产回来,那钱财,是滚滚不绝。

  作为一个外来人,也不是没人打过他们的主意,不过这王大少可不是自个儿,身边还呆了十来个孔武有力的家丁,都是能打的,有几个泼皮无赖汉子不开眼,去上门生事,结果一人给打断一条腿扔了出来,后来就都知道厉害,也无人敢招惹了。

  不过好在那王大少倒不是个纨绔子弟,为人也是和善。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于是过路的商贾就管这儿叫王家屯子,慢慢的也就叫开了,都这般叫。

  这会儿正是中午时分,正是王大户的‘王记客栈’上人的时候,里里外外,川流不息,小二在门口笑意盈盈的招呼着客人。这儿伺候的也周全,人进去吃饭,自有小二把马车牵到后院,卸了辔头,给马喝水进食。

  店里一层乃是吃饭的所在,摆满了大桌子,座无虚席,众人喝酒吃肉,吵吵嚷嚷的,很是热闹。

  二楼则是有雅间,有客房,这会儿在最上等的一件雅间之内,几个人正自坐着,吃着酒菜,言笑晏晏。

  为首的乃是一个青衫公子,年不过弱冠,面如冠玉,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却自有一股上位者的威严。

  赫然正是连子宁,而其它几人,却是刘良臣、王泼三、王霸,而那位王大少,则是正恭恭敬敬的站在一边,跟个下人也似。

  他年纪不大,长的也不难看,只是脸上带着一股子玩世不恭的痞子气,也因此,被李铁选中,以军情六处小旗的身份,来到这里开了这间店。

  连子宁虽然时不时的说笑几句,看似悠然,但是眉宇间,却是带着掩不住的焦急。

  布局良久,今日就要毕其功于一役,要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好在就在这时,小镇进口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待透过窗户看清了那马上骑士的面容,连子宁豁然站起身来,然后又是缓缓坐下。

  王泼三会意,摆摆手道:“小王,去迎一下。”

  “是!”王大少很干脆的应了一声,连多余的一个字都没有,便是下去。

  少顷,王大少领着一个高壮汉子进来,然后便是悄悄的退了下去。

  见到这高壮汉子进来,除了连子宁之外,其余三个人都是站起身来,王泼三和王霸行了军礼,道:“参见石镇抚!”

  刘良臣则是哈哈一笑:“老石,许久不见呐!”

  进来的却是石大柱,他作为保护的武毅军军官一起进入了离岳,当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给连子宁探听消息,消息一得,立刻便是快马加鞭赶过来了。

  石大柱向他笑了笑,然后便是走到连子宁面前,忽然跪下,磕了个头,沉声道:“标下叩见都指挥使大人!”

  “什么?都指挥使?”连子宁先是一怔,然后便是大喜,豁然站起身来,一把将石大柱拽起来,盯着他道,声音颤抖道:“成了?”

  “成了!”

  石大柱哈哈大笑,然后刻意的压低了声音道:“标下恭喜大人,朝议,废止奴儿干总督衙署,设立奴儿干都司,下辖五大将军辖区,除了原先四个之外,新增江北将军辖区。皇帝亲口下旨,封您为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总揽奴儿干军政大权,兼领江北将军、松花江将军,节制其它三位将军。”

  他顿了顿,深深的吸了口气,语气肃然道:“这东北,从此之后,就是您的了!”

  其它三人听了,先是一惊,然后便是大喜,齐齐跪下道:“标下,恭喜大人!”

首节上一节414/5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