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自己的谋略一定能轻松完成此次抢掠行动,可没想到的是,这次行动从头到尾都在明人的掌握之中。
就是眼前的这个明人吗?
花右卫门看着负手而立的方醒,问道:“是谁背叛了我?”
方醒根本没搭理他,盯着张全大道:“你就是张全大?”
“是又如何?”
张全大自知必死,所以不屑的道。
方醒也不以为忤,笑道:“你父子本是大明人,可却勾结倭寇,为祸一方,今日也算是天道好还了。”
“来人。”
张全大的脸色一白,腿一软,要不是有两名军士在提着他,估摸着就得成一团烂泥。
“凡倭寇伤重者,一律补刀。”
方醒仿佛不知道他的这道命令会导致多少人死亡,继续命令道:“剩下的都看押起来,等候处理,有异动者,杀无赦!”
回过头,方醒对王亮说道:“本伯要去府城一行,你也得去。”
……
夕阳照在了府城的城墙上。
元朝时,蒙元人摧毁天下城墙,可这里却因为可以防汛而保留了下来,此时正沐浴在一片金黄之中。
城墙下,紧闭的大门里面,一场争吵在激烈的进行着。
“王贺,本官不管其它,只知道台州府无恙,必须打开城门!”
一个看着风尘仆仆,身穿三品文官补服的男子正指着王贺喝道。
王贺却不肯答应,只是坚持道:“兴和伯有陛下的密旨,如何封不得!”
“密旨在哪?”男子喝问道:“你若是不开城门,信不信本官一封书信寄出去,就能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王贺嘀咕道:“你俞萍水不过是仗着有永平公主撑腰子,牛笔什么!”
俞萍水听到了,周围的人都听到了,特别是那个左脸有颗大痣的男子也听到了。
“开门!”
俞萍水摆出官架子喝道。
此时还未到关闭城门的时间,而对方又是浙jiang布政司的左参议,所以在他的逼迫下,守门军士也只得缓缓的打开了城门。
边上的十多个官吏看到有人开城门,都纷纷拱手道:“下官等恭送俞大人!”
俞萍水上了马车,看了一眼里面的东西后,回头道:“你等好生做事,当记住一句话。”
那些官吏都躬身受教。
俞萍水抚须,一脸正色的道:“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凡事当以社稷百姓为重,切记切记。”
“我等谨受教!”
那些官吏齐声应道,然后满脸喜色的看着那渐渐打开的城门。
俞萍水回过头,瞟了王贺一眼,冷道:“你等在地方作威作福,本官回去定要与布政使大人商议上奏折,且等着陛下的处分吧!哼!走,我们回去。”
“怎地还不走?”
俞萍水看着车厢里堆积的账册,感觉马车未动,就探出头去呵斥道。
“大人,您看……”
车夫指着城外说道。
俞萍水缓缓抬眼,就看到了沐浴在夕阳下的一队骑兵,为的那个年轻人正眯眼看着被染成金黄的城墙。
第405章 兴和伯,看在勋戚一脉的份上……
“兴和伯,下官并未认为您的那些学识是杂学。”
在堵住了俞萍水后,王亮心中一松,再也憋不住忍了许久的话。
方醒的目光离开城墙,看了目瞪口呆的俞萍水一眼,点头道:“我知道,我知道大部分的读书人都不会认为我的学识是杂学,反对我的人,不过是反对我的身份罢了。”
“原来您知道啊!”
方醒当然知道,从华夏的历史来看,精英的那一群人从未摒弃过吸收新知识,而且还会谦逊的为此请教。
目前文官们反对方醒的数学和其它学识,只不过是争夺国本罢了!
若是方醒没有朱瞻基老师的那个身份,和朱瞻基的关系不是那么密切,那么这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可我怎么会让你们如意呢!
抛开这些念头,方醒对着俞萍水微微一笑,“可是方某挡住了这位大人出去的路吗?”
俞萍水下意识的点头,然后猛地一震,从马车上下来,躬身道:“见过兴和伯。”
“兴和伯……”
噗通一声,刚才欢送俞萍水的那些官吏跌坐了好几个。
“兴和伯,您要是再不来,咱家可得被这些人欺负死了!”
王贺看到俞萍水等人的丑态,不禁委屈的说道。
方醒没理会这些人,他对那千户赵国安说道:“此次你应变果断,及时擒获了那些假冒倭寇,加上配合王监军清查官吏一事,本伯的奏折上不会忘却你的功劳。”
赵国安躬身道:“多谢伯爷,下官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