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吹过,让人迷醉。
“大明万胜!”
当杨熊那巨大的长刀再次举起时,已经跟随着他策马掉转头来的麾下齐声高呼起来。
“撤退!”
联军将领咬牙切齿的下达了命令,然后骂道:“他居然隐藏了自己的旗帜,那头熊居然学会了欺骗,变成了狐狸!”
联军开始向远方奔逃,而后面追击的明军也打出了旗帜。
“是那头熊!”
亦力把里的城头,全程观战的那些人都在看着那面不断移动着的旗帜。
“那头熊来了,派人出城,送三十……不,五十头羊!”
头领咬牙切齿的吩咐道,却不是仇恨,而是不舍。
几千人的小部族,五十头羊就是一笔巨款了。
于是当明军追杀回来时,一群白云般的羊就拦住了去路。
“见过尊敬的大人,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来‘送礼’的牧人战战兢兢的看着浑身浴血的杨熊,生怕他一怒之下就让麾下把自己踩成肉泥。
杨熊的眼睛微微眯着,问道:“可是下了毒?”
“救命……”
那牧人懂的大明话,所以才被派出来。
见他一下就趴在地上叫救命,杨熊反而释疑了,说道:“全军下马吃饭。”
那牧人面朝下趴在草地上瑟瑟发抖,渐渐的周围多了说话的声音,还有羊的惨叫。
他悄悄的抬起头,就见到杨熊正在和人说话。
“斥候盯住他们,两日的路程折返回报,然后咱们回哈密修整,等下次再来。”
杨熊吩咐完后,不爽的道:“这批联军士气不高,竟然一冲即溃,难道他们没人了吗?”
第2482章 会师,击溃追兵
战场上,明军在清理有用的东西,顺带解决那些没死的敌人。
补刀需谨慎,这是千百年传下来的规矩。
一人突前,一人在侧面戒备。
“啊……”
一个侥幸逃过马蹄践踏的联军军士突然暴起,正面的明军冷静退后,躲开了攻击。
侧面长刀一闪而过,两个明军继续相互掩护着向前清理战场。
杨熊带着一队骑兵冲向了城门,顿时城门处一阵兵荒马乱,但却没人敢关门。
可人都跑光了,就剩下一个身着缁衣的尼姑。
从大明立国开始,和草原上就没断过兵戈,也就是建文年间短暂的消停了,但是等朱棣一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北望草原。
兵荒马乱的年代,依旧有虔诚的方外人在四处奔走,为人们带去心灵的安静。
这个尼姑看着才十多岁,大抵是跟着师长一起来的。
她在颤抖着,跟随着马蹄声的节奏,身体微微摇晃。
马蹄声渐渐减缓,然后止住。
杨熊抬头看着城头上的几个头领,问道:“可有哈烈人和肉迷人?”
城头上有人翻译了他的话,几个头领慌作一团,“没有,没有。”
杨熊冷冷的道:“本官的人要进去查!”
无人敢阻拦,骑兵们从尼姑的身边冲进城中,那娇小的身躯恍如暴风雨中的小鸟,瑟瑟发抖。
杨熊就在城门外盯着里面,他早就想弄掉亦力把里,然后大军直接入驻,逼迫联军做出反应。
那尼姑一直在颤抖,等不见有人对自己动手,这才敢抬起头来。
“你……你不要杀人了。”
字正腔圆的大明话让杨熊微微低头看着她,皱眉问道:“为何到了这里?”
小尼姑怯怯的看着他道:“爹娘以前就在这边。”
“爹娘呢?”
小尼姑摇摇头,茫然的道:“不在了。”
杨熊厮杀多年,早就把一颗心炼成了铁石,可此刻却莫名其妙的说道:“此处混乱,去哈密!”
小尼姑摇摇头:“不去。”
杨熊冷冷的道:“由不得你!还有会大明话的吗?没有就是你了。”
小尼姑以为他是只想找会大明话的方外人,想起自己的那些师姐们,就鼓起勇气道:“就我会。”
杨熊默然,等里面的麾下出来说没找到敌人时,他指指小尼姑说道:“给她马,带走。”
杀气腾腾的军士让小尼姑变成了呆子,等她被卷着去了明军那边后,城里才出来一群尼姑。
她们庆幸着自己躲过一劫,然后觉得这里不是好地方,准备去撒马尔罕,看看能否找到贵人为她们修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