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时辰后,方醒带着御医来了。
御医被带进内院有些慌,就说道:“兴和伯,不方便吧?”
方醒只是摇头,等到了卧室后,小白已经叫人拉起了帐子,朦朦胧胧的看不清里面的人。
方醒皱眉道:“要看面色,甚至要看舌苔才能确诊,拉开。”
那御医低头道:“下官能悬脉。”
“悬个屁!要不要本伯给你找根线?”
御医被方醒顶的尴尬,方醒见状就说道:“那是哄人的,医者父母心,再说只是看看罢了。”
御医心中感慨,拱手道:“悬脉确实是……不大准,可下官有时候出入宫禁,还有那些富贵的地方,不如此不行啊!”
帐子已经被掀开了,张淑慧低着头坐在那里,小白弄了张薄薄的帕子放在她的脉搏上。
御医飞快的看了张淑慧的脸色,然后偏头拿脉。
方醒在边上说道:“摸着额头有些发热,打喷嚏,舌苔……淑慧张嘴我看看。”
方醒也觉得御医看舌苔不妥,就自己看了看。
这人太急了啊!
御医苦笑着收敛心神,仔细感受着脉动。
稍后他叫换了只手,等两只手都把脉后,就笃定的道:“兴和伯,尊夫人这是风寒,下官开个方子,吃两日就罢了。只是要注意别再受寒,出汗时不许贪凉。”
这是个靠谱的御医!
方醒送他出去写方子,然后叫人去买药。
御医见他客气,就交代的更细致了些。
等走的时候,方醒送他到了门外,从家丁手中接过一个包袱递给他。
御医背着药箱子,看了外面的马车一眼,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下官只是本分罢了。”
方醒笑道:“快到年底了,只是一些家里卤的牛肉,从塞外来的新鲜牛肉,回去尝尝。”
御医觉得方醒真是客气,在勋戚和权贵中算得上是没有架子,所以回去就难免说了些方醒的好话。
可市面上却有些关于方醒的坏话在流传着。
——泰西人沿途搜刮抢夺了许多金银珍宝,相当一部分被方醒给贪了。
俘虏还在路上,没到京城,所以这些话很快就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让人不得不信。
方醒也知道了,但他现在就顾着照顾生病的张淑慧,没搭理。
第2339章 士绅的报复
土豆很内疚,他觉得是自己不懂事,不争气,把张淑慧给气病了。
于是他就在书院里请了假,汉王那里自然也不去了,每日在家侍奉母亲汤药。
方醒对此乐见其成,只是想起张淑慧才三十多点就被儿子当成了老太君,就忍不住要笑。
他牵着无忧站在外面,稍后土豆端着空碗出来。
“你来。”
方醒见他面色凝重,虽然也想借机敲打儿子,可终究还是不忍。
土豆把碗交给了丫鬟,然后走了过来。
方醒松开手,对无忧说道:“去陪你娘吧。”
等无忧进去后,方醒指指前方,父子俩就在院子里散步。
“爹,孩儿不孝。”
土豆很沉痛的模样让方醒暗自点头,觉得自己的儿子至少不是那等纨绔。
“知道汉王为何要把你带到府里去操练吗?”
土豆说道:“知道,陛下有意在年前年后检阅勋戚和勋戚子弟,殿下是好心,想让孩儿不掉队。”
方醒点点头,沉吟了一下,决定把另一层意思告诉他。
“这只是一个原因,我方家一脉从不以个人武力彰显于当世……汉王把你带过去,和为父在南边弄的那件事有关。”
“爹,是清理南方的田亩吗?”
土豆马上就反应过来了,然后面色有些悻悻然,大抵是觉得自己被轻视了。
方醒点点头道:“为父临行前去过汉王府,请他必要时看住你们。”
这是从未有过的慎重。
土豆难以置信的道:“爹,这是京城,天子脚下呢!”
方醒笑道:“是啊!可为父在南方却是在挖墙脚,挖断了无数人家的墙角。那些人和京城的不少人都很亲密,造反都有几百起……”
见土豆在沉思,方醒说道:“你想想,他们连造反都敢,敢不敢对你下手?”
张淑慧和小白在方醒走后不大出门,最多就是和无忧进宫,可那是有侍卫一路保护,安全无虞。
而平安大多在书院,只有土豆作为长子要时常出去,代替方醒应酬某些事情。
“爹,那姨娘和欢欢那边呢?”
“那边为父也托付给了锦衣卫。”
土豆眨巴着眼睛,恍然大悟道:“爹,您不让锦衣卫来保护我,是担心孩儿的名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