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人居然就这么直挺挺的走了,仿佛刚才那把火不是他的手下烧的。
匆匆赶来的军士和衙役们都在前方止步,他们看着方醒负手走在两堆人的中间,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
“这些读书人发起脾气,连常大人都只能躲,这位要是被围殴了,这事可就收不了场了。”
一个小吏有些担忧的说道,边上的人都纷纷点头。
“那个千户所刚进城,人人都是火器,还有拉着的火炮,而且兴和伯可是……魔神,不过那是对外,在大明内部,还没听闻他对百姓下手过。”
“可这群蠢货要是发疯,那可由不得他。”
“是啊!他来这边就是为了弄这些读书人,要是被打了,他还有何面目留在这里?”
“所以他走得慢,也不知道是为了防备,还是引诱这些读书人出手……”
方醒走的很慢,他甚至还有闲暇看着两边那些读书人的神色。
家丁们就跟在他的身后,手握刀柄,目光凶狠的盯着这些人。
没人敢出手!
方醒有些失望,他在期待着这些人动手,这样他就有理由还击。
那些闪烁的眼神渐渐的低垂下去,方醒渐渐的走到了前方。
“兴和伯,为何要挑衅我们?”
一声嘶喊打破了寂静,方醒缓缓回身,他没有去寻找刚才说话的人。
“什么是挑衅?”
方醒变成了在家丁们的身后,他看到无人回答自己的问题,就笑道:“有人用祖制来问我,我的回答是……把太祖高皇帝当初优待读书人的话复述一遍,那人无言以对,你们可有话要说?”
太祖高皇帝当年只是优待寒门学子,因为贫困而无法继续学业的学生。
眼前这些穿着体面的读书人,哪个是……
“你们谁是寒门子弟?谁因为家贫而无法读书的?站出来,本伯看看有多少。”
无人回答。
“本伯很失望。”
方醒皱眉道:“你们凭什么能兼并田地?凭什么能免除劳役?凭什么?”
还是无人应声,方醒失望之极。他希望能有人出来反驳自己,这样他才好当众把这事儿一条条的理清,让大家看看读书人的贪婪。
“不能回答吗?”
方醒的话在人群中激荡着,有几人面色涨红,却只是握紧双拳,没敢发声。
“一人独挡,豪气啊!”
一个军士低声赞了一声,小旗官骂道:“别说话,小心那些人弄死你。”
那军士一听就不服气的道:“现在可是要慢慢的解开军户户籍了,谁敢弄死咱们?”
小旗官冷笑道:“要是他们说动了上面的人,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弄死你。”
第1962章 志同道不合(为新盟主“墨迹子臣”贺)
大明湖畔没有夏雨荷,也没有什么微服私访。
方醒站在人群中间,从容不迫的说道:“我一直以为,心中没有大明的读书人,那只是蛆虫,造粪的蛆虫!”
这是宣战!
方醒满意的看着这些读书人鼻息咻咻,面红耳赤。
“兴和伯,我等以振兴大明为己任!”
一个声音从人群中传出来,与此同时,吴跃也带着人赶到了边上,辛老七过去拦住他。
方醒哦了一声,诧异的道:“既然以振兴大明为己任,那本伯问一句,你等的优待可是天经地义的?可是那位帝王允许的?”
“偷了大明的赋税还敢说以振兴大明为己任,本伯就问一句,你们的脸皮到底有多厚?”
这话羞辱的以味道太浓,一个读书人不忿的道:“我辈在为大明分忧。”
这话说的是士绅参与管理地方。
方醒淡淡的道:“怕是趁机上下其手吧,好的也有,可坏的也不少!”
这话算是客观,众人面色稍霁,方醒却突然说道:“户部的田税年年见少,你等的私囊却年年见多,科举科举,每出一批人,所谓的才子文曲星,国库就会亏空一批。当国库入不敷出时,谁能当之?唯有层层搜刮,而倒霉的正是百姓,尔等正人君子,自然是坐而论道,侃侃而谈,坐看风起云涌,岂不快哉!”
方醒转身而去,声音却没有中断。
“人性本私,有了好处就想要更多,什么投献诡寄,什么私下经商,外表斯文,内里禽兽,这等人多不胜数,于国何益?只是蛀虫!”
那些读书人面皮微红,被方醒这番话说到了痛处,却没人敢出头驳斥。
“……抱成团,这是你们的习惯,抱成团来闹腾,本伯来了,看看是你们闹腾的厉害,还是本伯的手段厉害,且拭目以待!”
方醒走出了人群,家丁们把马牵来,上马后,他回身道:“谁能以国事为重,谁就是真正的读书人!”
马蹄声远去,现场一阵寂静。
“秀屿兄,你是领头人,刚才你为何不说话?”
人群渐渐闪开,露出了十余人。
这十多号人都面色铁青,一个穿着青衫的男子说道:“此人乃是奉旨行事,无确凿的证据在下怎好说话?”
这人就是带头大哥之一的杨彦,他冲着左边的同伴说道:“荣欣,今日被他这番话一压,我看大家都有些怯意,你们以为如何?”
左边的男子名叫邓珐,他微笑道:“不着急,他若是有把握,就该一到济南就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