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让孙祥为难了,他说道:“陛下,找蹇大人的有不少,只是……辅政学士中没有,六部尚书也没有。”
朱瞻基气急,指着外面喝道:“滚!”
孙祥灰溜溜的走了,回到东厂,他叫来了安纶。
“公公,这是为何?”
安纶看到孙祥面色灰败,以为他是生病了,就想去找郎中。
孙祥摆摆手,欣慰的道:“你倒是个重情的,咱家没病,只是……陛下越发的看咱家不顺眼了,你多留意,若是咱家被赶出去,你……要多看看。”
这几乎是在暗示安纶赶紧去跑官!
安纶心中一惊,说道:“公公,您可没有结党啊!”
锦衣卫指挥使为何会死的多?不外乎就是结党谋私。
而孙祥外号孙佛,在东厂内也不管具体的事务,结党和他根本不沾边。
孙祥拨动着手中的佛珠,渐渐平静下来。
“这不是结党不结党的事,而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孙祥心中有些悲凉,他指指宫中说道:“你的对手不在东厂,而在宫中,近日有机会你就进宫,多在陛下的面前露露面。”
安纶心中不安,回到自己的地方后,就找了个番子问话。
“礼部如今是胡大人当政,闫大人可有怨言?”
东厂承担着窥探百官的重任,安纶这个问题再正常不过了。
番子说道:“公公,开始下面的兄弟就说闫大建会有怨言,可后来观察了一段时日,这人还是笑眯眯的,和胡大人相处的也不错。”
安纶点点头,欣慰的道:“这就好啊!不过文官大多是笑面虎,所以还得要盯着他。”
第1853章 臣想封到海外去
闫大建是一个看着很可亲的人,从福建调到京城,担任礼部左侍郎之后,大家都认为他将是吕震之后,礼部尚书的不二人选。
可等吕震去后,胡濙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却突然冒头,被朱瞻基指定为礼部尚书。
若是旁人的话,那么不少人要为闫大建抱不平。可胡濙却不同。
从胡濙的仕途走向可以看出,这人纯粹就是文皇帝朱棣的私人顾问,不时游走于大明各处,至于是去干嘛,无人敢问。
胡濙上位,闫大建顿时就成了最尴尬的那个。
有人说,早知道这样的话,他当初还不如留在福建,现在少说也是布政使,一方大吏,岂不快哉!
面对这些议论,闫大建只是微笑着,并全力配合胡濙的工作。
没用多少时间,他的姿态就赢得了上下的赞誉,连胡濙都在朱瞻基的面前说闫大建有大臣风范。
可朱瞻基对此只是微笑,他牢牢的记得当年朱棣说过的话。
把自己的儿子也弄去一地做官,这人的心思怕是有些沉。
所以朱瞻基准备再观察观察,若是这人能持之以恒,那么以后他自然会考虑让他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
清晨,闫大建骑马缓缓往礼部去,一路微笑着。
在朱棣时期,不会骑马,只想坐轿子的官员必然是要倒霉的。所以不管大小官员,买得起马的就骑马,买不起的就步行。
闫大建的马术不错,他信马由缰,呼吸着秋季的空气,看样子颇为畅快。
一阵马蹄声从前方传来,有些急促。
闫大建皱眉看着远处,心想这里是京城,岂能奔马?
马蹄声渐渐逼近,晨曦中,一队骑士现身。闫大建看到为首的人之后,就垂眸闪避。
朱高煦带着人打马从他的身边冲过,秋风中传来了他那不屑的声音。
“都是没用的蠢货!”
闫大建微微一笑,策马而去。
而朱高煦却一路来到了方家庄,意气风发的进了大门。
“殿下,您这是……”
方杰伦指指朱高煦手中拎着的一串东西问道。
朱高煦面色红润,大笑道:“给你家小姐磨牙用的,快叫方醒出来。”
方醒刚吃完早餐,两个儿子一擦嘴,背上书包喊一声去书院了,一溜烟就跑了出去。两条大狗跟着送了出去。它们将会一直把两位小主人送到书院,然后自己回来。
方醒在院子里散步,思索着那些学生的安排。
蹇义会为难,甚至是搁置,这个他是预料到了,可目前不适宜暴起,所以他还在观察。
至于那些学生,他们在外辛苦奔波了许久,这段时间就当是给他们放假。
无忧跟在他的身后,背负着双手,小眉头皱着,一步一弯腰。
父女俩大清早的这副模样让见到的人都在笑着,直至木花进来禀告。
“老爷,汉王殿下来了,还说要让小姐过去。”
方醒一怔,怒道:“那厮又在想什么?”
回身看着板着小脸蛋的无忧,方醒暗自下定决心,要把那些觊觎自家闺女的全都赶走。
等他牵着无忧到了前院时,朱高煦早就在那里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