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醒大步进来,躬身后说道:“陛下,臣方才去了工坊那边,朱芳跟臣抱怨,说是地盘小了,人手也不够,工部给的铁料也差……呃!怎么都这眼神?”
方醒看到大家都古怪的看着自己,就纳闷的问道。
朱瞻基却岔开话说道:“那边确实是不方便,离城太近,周围弄的乌烟瘴气,有时候刮风朕都能闻到味道……诸卿看看此事如何处置?”
皇帝岔开了话头,群臣大多遗憾,杨荣说道:“陛下,那个工坊臣知道,只是它归属于谁?”
朱瞻基一怔,工部尚书吴中纠结了一下,可别人都在为工部出头,他再不出来,以后谁会为他说话?
“陛下,按理……那个工坊是要纳入工部管辖……”
吴中的话进可攻,退可守,堪称是官场老手的修炼成果。
吕震今日难得在朝,他出班微笑道:“陛下,那个工坊臣记得以前是兴和伯家的,那个朱芳好像也是兴和伯的家人,后来就弄了火铳和火炮,还炼了不少钢铁……”
吕震这段时间忙的不行,人也瘦了不少,三缕胡须微动,看着竟有些仙风道骨的出尘。
说完他归班,还对着方醒微微一笑。
金幼孜出班道:“陛下,这等工坊堪称是要害,臣请放到工部管辖。”
张本脱离苦海,随口道:“陛下,这工坊如今越发的大了,军中的火铳和火炮不少都出自他们那里,还有那个轨道,如今各处矿山大多用了,没有说不好的。”
他本是想弥补一下先前那话的负面影响,却不小心给金幼孜提供了炮弹。
“陛下,火铳和火炮乃是军国重器,岂可置于私人之手?”
“咳咳!”
吴中突然干咳了两声,金幼孜一怔,就看了他一眼。
吴中尴尬的冲他拱拱手,然后垂眸。
金幼孜心中一凛,就赶紧回班。
朱瞻基目光淡漠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京郊以后必然会慢慢的被侵占,到时候多有不便,那就在靠近西山那边找个地方,再造一个工坊。”
方醒拱手道:“是,那边地方多,随便圈一块地就成,只是人手却要工部那边调剂一二,还有就是那些工匠就在工坊中不得外出,终究有碍人伦,臣请在边上修建眷村。”
君臣的话有些坦然,边上的人心中渐渐的有些猜测。
那个工坊莫不是皇帝的?
想起书院的旧事,大家看向方醒的眼神就有些不对了。
这人莫不是从那时就开始谋划了这些?
书院教授科学子弟,与儒家争锋。
工坊打造利器,攻伐海外。
这是奔着文武双全去的啊!
而且他莫不是……皇帝的总管?
有人恶毒的在腹诽着。
进宫当大太监吧!
第1803章 西南战略的争论(为盟主‘如今已释然’贺,加更!)
若说书院是笔,那么工坊就是刀。
知行书院培养出的几批学生目前大多在各地奔波,都在默默的传授着科学。
而工坊却是一个研究基地,朱瞻基曾经去看过一次库房,里面性能不同的各种钢铁样品让他眼花缭乱,心中振奋。
这就是耗费了无数钱财和材料折腾出来的成绩,一旦以后需要某种材质的钢铁,只需到这里来寻就是了。
那就是一个宝库啊!
朱瞻基知道材料的难得,否则工部以前也不会步履维艰。在得到了火铳和火炮的制法之后就开始了疯狂发展,后来更是拿到了轨道钢的材料和制法。如今工部下面的各处工坊都已经排满了工期。外面等着拉货的牛马车每日络绎不绝。
他也想过把朱芳的工坊归于工部,却遇到了难题。
书院!
方醒说书院的学生应当要学以致用,而工坊就是他们致用的地方。
若是工坊归于工部,书院的学生们大抵就只能纸上谈兵了。
还有……
朱瞻基说道:“工坊是基于书院打造出了那些东西,若是归于工部,工部想要什么?朱芳?还是谁?”
这话有些尖刻,吴中尴尬的道:“臣……臣惭愧。”
朱瞻基皱眉道:“朱芳原先不过是一个工匠罢了,这些东西都是书院的师生和他慢慢的琢磨出来的,工部管着那么多的工坊,为何没有寸进?”
皇帝转手就把炮火对准了工部,不管这是否是试探,他必须要还击!
吴中免冠,口称有罪。
这是新帝登基之后的第一次!
急了呀!
方醒觉得这个立威急切了些,就说道:“那其实算不得普通的工坊,更多的是在探究一些物性,在火铳和火炮打造方法教给工部之后,工坊的产量一直在降低。工坊并无威胁,就像是诸位在家中探究学问一般的简单。嗯,并无威胁,方某也未曾在家中装备这些东西,诸位多心了。”
啪啪啪!
把朱芳和群臣并列,这耳光打的啪啪响,可却找不到驳斥的理由,让人难受之极。
朱瞻基缓缓看向群臣,看到有人满面涨红,有人双拳握紧,显然都被方醒把自己和朱芳并列激怒了。
而吴中跪在那里有些无所适从,朱瞻基说道:“工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