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道统之争,在现实的面前都是渣渣!
两人寒暄几句,看到方醒老神在在的模样,周扬青就把自己那套老狐狸的招数收了,
“兴和伯,各地的矿山码头都疯了似的要轨道和马车,下官直说了吧,工部拿了制作之法,可半年之内都无法大量供应。”
方醒没反应。
周扬青苦笑道:“兴和伯,铁轨推广于您有利,说实话,于下官也有利,咱们合则两利,可好?”
这话差不多赤果果的把他和宋礼之间的矛盾曝光了,而且野心勃勃,目标直指工部尚书的位子。
这是想寻求同盟?
方醒淡淡的道:“周大人,铁轨制造需要的是工匠,熟练的工匠,这样吧,本伯让朱芳去指点一二。”
那么好说话?
周扬青大喜过望,起来拱手道:“兴和伯果然是大公无私,下官多谢了。”
方醒说道:“户部给了钱,我这边必然是要包教包会的,周大人无需多想。”
周扬青眨眨眼睛,堆笑道:“下官懂,下官懂,兴和伯且放心,以后朝堂之中,下官还得要向您请教呢!”
这人一脑子的官场思维,不过方醒也不准备纠正,就把他送到了大门处。
“让朱芳去一趟工部,不过工部的效率要高,若是拖拖拉拉的,就让他回来。”
方醒要是敢拖着工部不派师傅,夏元吉就敢来方家堵门。
至于周扬青想结盟的事儿,方醒并未往心上去。
所以他把此事撂在了脑后,直至听说宋礼的‘病’好了。
“宋礼也不知道用了什么东西,那脸色看着黄黄的,然后说自家已经好了,可那身体还在有些摇摇晃晃,陛下说不想让臣子累死,就让他回家继续养着,等好了再来。”
黄钟在忍笑,而方醒已经忍不住笑了。
“宋礼是搬起砖头砸自己的脚,陛下可不是昏君,他那点手段哪能瞒得过。”
黄钟笑道:“伯爷,那宋礼估摸着也没想瞒过陛下,不过这等官场手段,大家都用过,君臣之间该有默契才是。谁曾想陛下一棍子就把他给抽晕了。”
方醒觉得宋礼高估了自己在朱棣心中的地位,若是夏元吉敢弄这等手段,朱棣多半会把他喷成狗。
可对于宋礼,朱棣只是淡淡的让他回家休养。
区别对待啊!
“也不知道宋礼吐血了没有……”
……
宋礼没吐血,不过家里人去请了郎中——没请御医。
第1232章 南洋
“方醒居然派人去工部指点了?”
黄俨觉得这是开年来最大的笑话。
“那方醒难道不想看工部的笑话?或是拿捏一把?”
这真特么的是见鬼了!
来禀告的太监低眉顺眼的道:“公公,那周扬青在方家不过是呆了一刻钟的时间就出来了,然后那个朱芳就去了工部。”
黄俨不敢相信的道:“他和宋礼……哦不,是周扬青什么时候交好了?”
别说是黄俨,连朱棣都犯嘀咕。
“那竖子何时那么好说话了?”
杨荣很无语,方醒的举措让他们把他排挤出武学的举动显得格外的狭隘。
“陛下,兴和伯还是……一心为公的。”
杨荣违心的夸赞了方醒,只觉得嘴里发苦。现在他巴不得方醒把科学放弃了,那就是妥妥的在往权臣的大道上狂奔。
朱棣点点头道:“那竖子顽劣,不过公心还是有的。”
金幼孜闻言面色轻松,公心啊!这是一把双刃剑。
“他想闲着啊!这不好。”
朱棣沉吟道:“年前旧港那边不是说逼迫过甚吗?让他去看看。免得他整日在朕的耳朵边说些什么纵横四海的事,朕是烦不胜烦啊!”
这话看似不爽,可杨荣等人却听出了类似于对待自己子侄的味道,顿时心中酸作一团。
不过方醒要走了,这可是大好事啊!
这起码得一年多吧?弄不好两年都回不来。
如果遇到风暴……
杨士奇想了想就问道:“陛下,如果兴和伯去了,肯定是用郑和的船队,那……”
难道要把方醒培养成郑和的接班人?
可他的家伙事还在啊!
喜事来的太突然,以至于几位辅臣的脑子都有些不大灵光了。
朱棣目光一转,说道:“他此次去用不着那么多船,瞻基也去。”
“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
杨士奇第一个出头,杨荣和金幼孜犹豫了一下,也跟着说此举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