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一个太监,监军太监。
他并无后世描述的那般阴险狡猾,有点儿喜欢斤斤计较,吃不得亏,爱报复。
可他并无坏心,相反,许多时候就和孩子似的,和吴跃他们混作一团,每天为些鸡毛蒜皮的事能斗半天嘴……
“若是要学,改日就去我那拿一套精装的寄回去。”
市面上的科学书籍纸质不大好,方醒手中有些手抄本,装饰精美。
王贺拱手道:“那便多谢兴和伯了,咱家改日就去。”
方醒点点头道:“营中就劳烦你多盯着,有何异常就遣人去叫我。”
王贺说道:“邢庸那厮肯定是进宫告状去了,兴和伯,羽林卫的前车之鉴啊!”
羽林两卫都倒霉了,就是因为闹事,要是邢庸去朱棣面前告一状,说是聚宝山卫上下都不配合,还起哄……他这个兴和伯还当帮凶。
“嗯,我进宫去请罪。”
方醒打定主意,咱主动点,免得老朱觉得面子被扫了发飙。
一路慢悠悠的进了宫,在宫外被人带了进去。
老朱的心情不大好,那眼睛眯着,隐含煞气。
方醒进去时邢庸已经没在了,也不知道是啥处置结果。
朱棣冷冰冰的看着他不说话。
“呃……陛下,臣只是见不惯他耍官威,又怕他激怒了那些将士,就劝了一下…….”
在老朱的逼视下,方醒讪讪的道:“他一去就当着两千多人的面威胁,若是有错也罢,可也没错啊!就听着他在上面喊叫,那些将士们都是百战余生,就轰了他一下,他就火了,冲着林群安他们发火,若是臣没去的话,今日肯定要发生冲突。”
方醒没有回避自己压下了冲突,这让朱棣的面色稍霁。
“此次三卫人马一起动作,不可偏漏,回去让他们好好的配合,再闹腾,就和羽林卫一般处置!”
老朱这是各打五十大板,不过邢庸吃了亏。
方醒赶紧应了,绝口不提关于羽林卫的事。
“羽林卫的事,可见军户心中不稳,聚宝山卫的那种方式不可能模仿,这一批都是回去种地……”
老朱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方醒要是再装傻,今儿保证要挨一镇纸。
“陛下,渠道不够。”
方醒直白的道:“若是大明的工坊到处都是,朝中能出面保证做工百姓的利益,陛下,那就是现成的安置法子啊!”
“那么多工坊,卖给谁?”
朱棣终究对这一块不是很清楚。
方醒胸有成竹的道:“这个首先就得要让百姓的手头有余钱,有了余钱,大明上下安稳,他们才敢花费,而花费会带来赋税,会带给商家和工坊红利,很快就会有人效仿,这就是以利驱之。”
“大明那么多人口,若是手头都有余钱,陛下,想想都觉得不得了啊!”
大明的内需一旦被激发起来,那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直接碾压一切。
朱棣沉吟道:“到了那时,商贾四处奔走,车水马龙,人心却变了……”
第1186章 武勋胆怯了
“孟瑛后悔了。”
张辅来到方家,云淡风轻的说了孟瑛的情况。
“他执掌五军都督府,本就该是陛下的心腹,可却在此事上犹豫不决,犯了大忌。金忠很乐呵,大中午的就敢在兵部喝酒,还叫嚣着活该,鼠目寸光之辈,不足以托大事。”
张辅的脸上浮起一抹苦涩,“陛下对武勋不满已经很久了,他想让武勋去和文官形成一个均衡,可……”
“可你们却认为,以后肯定会是文官的天下,所以就不知不觉的软化了立场!”
方醒觉得张辅真是错估了朱棣,更是错估了朱高炽。
“太子对武勋不会如陛下这般,你们自己先软了,那就是天赐良机,人家不打压你们打压谁?”
方醒说道:“温文尔雅,大哥觉得这是武人吗?在我的心中,武人就该是豪迈的,就算是计谋百出的武将,也该是雷厉风行,而不是温文尔雅,那是在羡慕文人!”
文武合流只是个梦,而且多半会是噩梦!
只要武人开始向文官靠拢,以后就别想翻身!
张辅无奈的道:“可武人也不能不学无术吧?想学些东西,除去儒学还有什么?”
得!这位瞬间就把科学给忘记了。
不过这很正常,朝中不少人当初对科学颇为厌恶,可到了现在,人家都把科学给忘记了。
方醒觉得这就是成功,在他的规划中,书院只是个领头羊,而更重要的就是那些自学者。
“勋戚就是这般一代代的传下去,谁知道下一代是好是歹?若是没出息,到时候手中无权,那就是个空头爵位,还比不得一个五品官。”
“所以学习儒学,改变家风,不过是大家的未雨绸缪罢了。”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嘿!”
方醒嘿然道:“我看大家都是在盯着陛下,陛下隔几年就印一批儒学的书,于是人人对此趋之若鹜,毕竟陛下老了嘛!后面还得要看太子的。”
这话诛心,张辅却没有反驳,默认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朱棣六十出头了,在这个普遍寿数不高的年代,几乎就是寿星。
可寿星终究会归于尘土,下一代的君王却是个喜爱儒学,喜爱文官的。
武勋们着急了,从内到外都在急,于是不管懂不懂,大家都捧着本书,整日之乎者也,倒也是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