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门,望远镜看向了远处。
良久,张辅才把脸上的激动之色隐去,回来问道:“德华,这是谁的明?”
“呵呵!我比较贪玩,所以不小心就弄出了这个东西。!”
方醒毫不犹豫的把这项明给漂没了,脸都没红一下。
张辅抚摸着这个单筒望远镜,缓缓的道:“此物于军中征战有大用,我当为你请功。”
“不敢当。”
方醒不想在朱棣的手下当官,所以就推心置腹的道:“大哥,我可不想进官场。”
张辅诧异的看着方醒,觉得这货真是太高风亮节了,什么魏晋名士的风骨都比不上。甚至于连老陶的‘采菊东篱下’,老李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在境界上都比他差远了。
这个妹夫真是有成为名士的潜质啊!
而方醒正低头想着功勋。
要是能立下功勋,有朱瞻基的帮衬,能否拿到一个爵位呢?
有爵位的好处太多了,所以方醒才会一再强调不担任实职。
有了实职,别人就能找到攻击你的地方。也就是说,你已经被一个规则的牢笼罩住了,生死不由人。
张辅感叹了一番妹夫的高风亮节后,就伸出了魔爪。
“这等利器,我要一百个!”
方醒一听差点就要飙了,不过也跳了起来,满脸的悲愤。
你以为这是大白菜呢!还要一百个,你咋不去抢!
“大哥,此物全靠手工,打造不易,而且一旦泄露了之后,敌人有可能会仿制,到了那时……”
“啧!”
看到张辅不信,方醒就把这个单筒望远镜给拆了,然后指着两个镜片说道:“大哥,水晶片而已,敌人要是拿到了实物,难道不会自己打造吗?”
张辅闭上了眼睛,有些遗憾的道:“我原先是想给斥候配上,可如今看来,却是有些考虑不周了。”
方醒暗自松了一口气,劝解道:“如果能保证在逃不走的情况下破坏掉望远镜,那倒是可以在重要的地方使用。”
张辅沉吟了一下,说道:“我要十只这个望远镜,别说你没有。”
方醒干笑着,他当然有,而且在他的麾下,家丁们都有这玩意儿。
不过方醒交代过,一旦有被干掉的危险,就先把望远镜拆散破坏。
这玩意儿能让大明领先世界许久,特别是用在战争中,先敌现不再是梦想,敌人的部署也瞒不过拥有望远镜的将帅。
张辅念念不舍的把望远镜放在案几上,然后问道:“我来问你,交趾之战你怎么看?”
这是在考察方醒,看看他的眼光如何。
方醒斟酌了一下后,坦然道:“这一仗能大胜,可长治久安的话……”
“很困难!”
第124章 考察方醒的眼光
方醒的话并没有让张辅感到意外,他本身就是交趾反复叛乱的受益者,只不过文官这一块他管不着,所以才看在眼里,却无法解决。
“那你认为要如何才能彻底平定交趾?”
张辅眯眼看着方醒,这才是正真的大考。
方醒回想了一下自己从朱瞻基那里看到的资料,就淡淡的道:“要说征服,就不得不说到文化。”
“我大明为何能一扫蒙元?”
方醒自信的说道:“那就是因为我华夏一族底蕴深厚,哪怕是暂时的沉沦,可因为有这底蕴,又能很快的崛起,这是世上少有的。”
方醒想起了四大文明古国,可最后剩下的却只有华夏。
“如果是高丽,那么我觉得问题不大,最多就是以文化同化之,可交趾不同。”
张辅听着这些话,心中颤动了一下,问道:“交趾有何不同?交趾的文教还比不上高丽。”
“是吗?”
方醒笑的很邪恶。
“文教?那也得看是哪一种!如果是……”
方醒本是习惯性的想给儒家的头上泼点大粪,可看到张辅的脸色有些变了,于是就改口道:
“我们来说交趾。
交趾的文教只是半壶水,可民间却是蛮性十足。
拥有良好教育的人大多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不甘于被我大明统治,所以他们就开始鼓动那些大字不识的农民,而那些不识字的农民,却是我大明最大的敌人!”
张辅想到了交趾反叛军的主力,就点头道:“确实,交趾的农民最易被人蛊惑,然后拿起刀枪,对抗天兵。”
天兵不天兵的方醒没兴趣,他只是对交趾的气候很满意。
“这里气候适宜,一年两熟再轻松不过了。”
方醒终于露出了殖民主义者的獠牙。
“交趾,占城,包括暹罗。如果我大明能拿下这些地方,那我敢担保,只需海船北上,我大明的北方就不会缺粮!”
方醒铿锵有力的蛊惑着。
要知道这些地方在以后都是大米的主要出口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