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倭国有银山之后,好多百姓都在问能否移民过去,不过说来好笑,朝中有律法,银山可不许私人去挖。”
“一千多皇族,啧啧!这季节没啥瓜果,那些百姓就准备了些鸡屎狗屎什么的,最过分的就是人屎。可他们没想到有那么多皇族,都傻眼了,奴婢看到一女子,好家伙,当即让她的孩子拉,拉了一大坨,然后用油纸抱着扔过去,哎哟哟!那一下炸开之后,也不知道那孩子昨日吃的啥,臭都臭死了!”
“那屎……呃!殿下,奴婢有罪!”
朱高炽紧紧的抿着嘴,咽喉在上下涌动着。
南方的百姓就没有不恨倭寇的,金陵虽然没遭遇过倭寇,可唇亡齿寒之下,对那些皇族可不会客气。
朱高炽把正在看的书合上,艰难的起身道:“取回了多少财物?”
梁中看看左右,舔舔嘴唇道:“殿下,太孙殿下使人告诉奴婢,说是倭国的府库,还搜刮了那些贵族和大名,估摸着能有三百多万两金银,此次带回来的四十多万两银子,都是刚从银山挖出来的。”
“那么多?”
朱高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旋即反应过来。
他闭上眼睛,心中纠结。
朱瞻基令人来提前告诉他,无外乎就是想让他不要站错队而已。
这几年大明年年对外开战,早就有人在嘀咕着穷兵黩武了。而这次单挑倭国,想起那些倭寇的凶狠,文官们终于火力全开,借着弹劾方醒和张辅的机会,在暗示朱棣。
——陛下,大明虽大,好战必危啊!
……
当朱瞻基那清朗的声音回荡在大殿内时,文武百官都沉默了。
“……朝鲜郑氏勾结倭寇,里应外合,火烧王宫,致使李氏一脉断绝……”
杨士奇的眼皮跳了一下,而金忠却面带喜色。
什么郑氏勾结倭寇?
那些武勋都知道,战时重点地方的保护绝不能出错。
就凭着郑氏那一干人,怎么可能突入王宫?甚至还能点起一把让整个王宫化为灰烬的大火。
至于勾结倭寇更是好笑,若是几万大军在汉城,还能让倭寇潜入城中,那领军的张辅和方醒都可以去自裁谢罪了。
所以朝鲜王一家的死因在上层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猜到了幕后的手段。
只是这事是谁主使操作的呢?
一时间,群臣的目光都在方醒的身上停驻。
朱瞻基不会!
张辅的行事手法不合!
特么的!
好狠的方醒啊!居然一把火就把朝鲜王的一脉全灭了!
方醒仿佛没察觉到自己成了焦点人物,依然老神在在的站着。
“……一战击溃足利义持的大军,并生擒之。”
朱瞻基欣喜的道:“皇爷爷,聚宝山卫加上朱雀卫,以一敌十,不但挡住了敌军,而且还能反攻,这就是新式火器的作用啊!”
朱棣也欣慰的道:“此战两卫不惧敌军势大,都有功,等稍后计算出来,朕一一封赏。”
封个屁!
在场的人都知道,这爷孙俩在唱双簧,目的不过是军制改革,以及扩大火器卫所的规模。
朱瞻基继续说道:“我部稍后在若狭湾登陆,一战溃敌,兵临京都城,令满城惶恐,第二日就破城而入,俘获皇族多人。”
这话说着轻巧,孟瑛的目光有些复杂,在五军都督府,他和那些武勋都模拟过登陆倭国的路线和后续策略。
在朝鲜从若狭湾偷袭倭国失败后,这个登陆点就被放弃了,甚至没人提及过。
可等朱瞻基说出他们登陆的地点后,武勋这边明显的有些躁动。
张辅是怎么搞的?居然任由太孙和方醒乱来!
至于朱瞻基说什么一战溃敌,这些武勋是不相信的。
尼玛!说不定死伤有多惨重呢!
不过只要打下了倭国,伤亡真的不算事,至少在这些武勋的眼中不算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个道理可是他们从小就学的!
太在意伤亡的将领成就不大!
“……其后各地大名作乱,我部分兵剿杀,在孙儿回来前,大规模的逆贼已经没了,英国公留在瀛洲,那些宵小必然时日不久!”
朱瞻基昂首而立,骄傲的道:“稍后孙儿令人清理府库,又清查了皇族等私藏,计得金银三百多万两,还有银山,此次发现好几座大银山,孙儿令俘虏前去开挖,短短时日,就冶炼了四十多万两,此刻就在户部点收。”
第853章 请乞骸骨,坏银
朝堂上一阵死寂,群臣都死死的盯住了朱瞻基,哪怕他是太孙也无所顾忌。
那可是三百多万两金银啊!
大明一年的岁入能有多少?而且大部分都是实物,金银少的可怜。
连同那四十多万两,户部!户部!
夏元吉要疯了吧?
肯定疯了!